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
Ross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总结主动脉瓣疾病患者行 Ross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 自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2年 8月 ,对12例主动脉瓣疾病患者行 Ross手术 ,其中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病变 11例 ,老年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 1例。术前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 (UCG)检查示主动脉瓣狭窄和 /或关闭不全 (中重度 ) ,均在全身麻醉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 Ross手术。结果 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 ,无并发症 ;术后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在正常范围 ,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 VEDD)明显缩小 (P<0 .0 0 1) ,左心室射血分数 (L VEF) 0 .5 5± 0 .14 ,心功能 (NYHA) 级。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 ,随访 7天~ 8个月 ,心功能 ~ 级 ,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功能良好。 结论 Ross手术是一种临床疗效较好的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型脑钠肽(BNP)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围术期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后心房颤动、拔除气管内插管时间和住ICU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北京安贞医院连续168例冠心病患者行OPCAB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3例,女35例;年龄60.77±9.32岁。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第1 d、第2 d和第3 d测定BNP,记录并分析BNP与使用IABP、预后、拔除气管内插管时间和住ICU时间的关系。结果住院死亡2例,分别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感染和循环衰竭。BNP于手术后即刻开始显著升高,术后第1 d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术前和术后LVEF〈50%患者的BNP均明显高于LVEF≥50%患者(术后第2 d中位数:2 198.20 pg/ml vs.531.65 pg/ml,P〈0.05);使用IABP患者BNP术前、术后均明显高于未使用IABP患者(术后第1 d中位数:5 066.75 pg/ml vs.745.20 pg/ml,P〈0.05),术前BNP预测放置IAB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4;术后有心房颤动患者BNP均明显高于无心房颤动患者(术后第1 d中位数:1 070.60 pg/ml vs.747.80 pg/ml,P〈0.05)。术后BNP与使用IABP(术后第3 d:r=0.437,P〈0.05)、预后(术后第1 d:r=0.224,P〈0.05)、拔除气管内插管时间(术后第3 d:r=0.440,P〈0.05)和住ICU时间(术后第3 d:r=0.477,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 BNP是反映心功能不全的辅助指标之一,术前BNP显著升高是放置IABP、住ICU时间≥3 d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力学与化学因素的耦合在内皮细胞迁移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其中的力学生物学机制。方法 在不同大小剪应力下分别用RTPCR、Western blot以及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内皮细胞CXCR1和CXCR2的表达变化;用antiIL8RA和antiIL8RB拮抗CXCR1和CXCR2,在剪应力作用下观察内皮细胞迁移情况;采用脂质体包绕法分别将Rac1及RhoA的野生型、活化型和抑制型3种质粒转染入内皮细胞,将转染了Rac1的3种质粒的细胞分别施加力学(剪应力)和化学(IL-8)刺激,对转染了RhoA的3种质粒的细胞施加化学刺激,检测以上条件下内皮细胞迁移情况。结果 CXCR1和CXCR2作为新型力学感受器参与调节内皮细胞迁移;Rac1与RhoA的高表达能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反之,内皮细胞迁移被抑制。结论 IL-8Rs (CXCR1、CXCR2)、Rac1、RhoA是将力学、化学信号进行“耦合”的关键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14.
将美国护理专家奥伦(Orem)的自理学说中三种基本护理方法,即支持教育、部分补偿性护理、完全补偿性护理,用于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帮助他们从被动接受治疗、护理转为主动参与治疗、护理,并为他们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序贯衰竭评分系统(SOFA)在心脏手术后的使用价值。方法我们对2007年10月至2008年4月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监护室每日收治的18岁以上心脏手术后的患者采用SOFA评分系统进行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ROC曲线)评定SOFA系统对手术风险判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手术当日的SOFA评分为4.12±1.97,其ROC值为0.736;SOFA评分3d内最大值(Max3dSOFA)为4.45±2.39,其ROC值为0.880;SOFA评分最大值(MaxSOFA)为4.47±2.45,其ROC值为0.891;第3天与第1天SOFA评分差值(ΔSOFA)为0.28±1.15,其ROC值为0.798。结论 SOFA评分系统可以用于心脏手术后风险的评估,尤其是MaxSOFA、Max3dSOFA。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直接损害女性的第二性征,其发病率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7.
动脉瘤192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我院1984-1997年治疗的动脉瘤192例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治疗周围动脉瘤106例和肾下脉主动脉86例的手术方式和疗效。结果本组175例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治愈率91.4%,手术病列死率2.3%,其中腹主动脉瘤3例劲动脉瘤1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6.3%,包括吻合口假性动脉瘤7例,肢体远端有缺血症状4例。  相似文献   
18.
全翔凤  毛斌妹 《华夏医学》2001,14(5):755-756
静脉穿刺是小儿手术前后常见的操作 ,如何保证手术期间液体的及时输入及术后补液、抗生素的输入极为重要。而以往输液多采用普通头皮针 ,有时在穿刺中或术中由于患儿体位变动 ,穿刺部位易出现渗漏、肿胀而影响输液。 2 0 0 0年 3~10月我科使用留置针 15 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使用留置针者共 15 8例 ,其中男 12 6例 ,女 32例 ;1岁以下 42例 ,1~ 3岁 41例 ,3岁以上 75例。1.2 材料使用的留置针由美国 BD公司生产 ,用 vialon材料制成 ,其套管在血温下其柔软度会增大 ,因而对血管内膜的刺激减轻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早期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到2015年5月,连续记录在北京安贞医院完成的1062例OPCABG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体质量正常组(360例),超重组(527例)和肥胖组(175例),比较3组间手术死亡比例,房颤发生比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比例,多器官衰竭评分系统(MODS)、心脏外科术后评分系统(PSCS)和序贯衰竭评分系统(SOFA)以及呼吸指数(PaO2/FiO2),心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pres-sure-adjusted heart rate,PAHR).结果 超重组的手术死亡比例最低,为0.6%,显著低于体质量正常组(2.2%)和肥胖组(1.1%),P〈0.01.肥胖组的房颤发生比例最低,为20.1%,显著低于体质量正常组(22.1%)和超重组(20.7%),P〈0.01.IABP使用比例,体质量正常组最高,为8.1%,其次为超重组(6.0%)和肥胖组(2.9%),P〈0.01.在手术当日和手术后第1天,肥胖组的MODS,SOFA和PSCS评分显著高于体质量正常组,P〈0.01.肥胖组的PaO2/FiO2显著低于体质量正常组,P〈0.01.肥胖组的PAHR显著高于体质量正常组,P〈0.01.结论 随着BMI的增加,肥胖组OPCABG术后死亡比例、房颤发生比例和IABP使用比例低于BMI正常组,其中超重组的死亡比例最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闭合式开窗导萌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含牙囊肿的效果。方法: 收集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2016年收治的19例儿童及青少年期含牙囊肿,采取闭合式开窗导萌术治疗。术中开窗并去除部分囊壁,充分暴露粘接牙面,粘接正畸牵引附件,将黏膜瓣复位缝合,待1~2个月后开始正畸牵引助萌。结果: 19例患者经治疗后囊腔均逐渐减小直至消失,愈合良好。牙成功达到正常咬合位置;所有萌出牙均牙周健康,牙髓活力正常,牙根形态满意。结论: 使用闭合式开窗导萌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含牙囊肿,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