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20篇 |
免费 | 360篇 |
国内免费 | 27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4篇 |
儿科学 | 92篇 |
妇产科学 | 44篇 |
基础医学 | 223篇 |
口腔科学 | 251篇 |
临床医学 | 915篇 |
内科学 | 485篇 |
皮肤病学 | 80篇 |
神经病学 | 153篇 |
特种医学 | 275篇 |
外科学 | 658篇 |
综合类 | 1971篇 |
预防医学 | 629篇 |
眼科学 | 64篇 |
药学 | 738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849篇 |
肿瘤学 | 3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156篇 |
2022年 | 158篇 |
2021年 | 200篇 |
2020年 | 143篇 |
2019年 | 162篇 |
2018年 | 175篇 |
2017年 | 95篇 |
2016年 | 145篇 |
2015年 | 146篇 |
2014年 | 340篇 |
2013年 | 306篇 |
2012年 | 367篇 |
2011年 | 379篇 |
2010年 | 368篇 |
2009年 | 369篇 |
2008年 | 361篇 |
2007年 | 342篇 |
2006年 | 326篇 |
2005年 | 357篇 |
2004年 | 275篇 |
2003年 | 261篇 |
2002年 | 221篇 |
2001年 | 231篇 |
2000年 | 218篇 |
1999年 | 201篇 |
1998年 | 148篇 |
1997年 | 136篇 |
1996年 | 175篇 |
1995年 | 127篇 |
1994年 | 127篇 |
1993年 | 92篇 |
1992年 | 70篇 |
1991年 | 83篇 |
1990年 | 73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58篇 |
1987年 | 65篇 |
1986年 | 40篇 |
1985年 | 40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25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3篇 |
1974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硕士生导师董桂英教授善用经方,用柴平汤合小陷胸汤治疗胃痞证,取其和解少阳、清热化痰之功,使少阳枢机流利,脾胃升降有序,脾之运化得权,临床疗效颇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3.
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壁疝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腹腔镜腹壁疝修补术(LVHR)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无张力修补术的68例腹壁疝病人(缺损长径≤20c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VHR 31例,开放式腹壁疝修补术(OVHR)37例。随访时间1~21个月(中位时间11个月)。LVHR与OVHR在年龄、性别比、BMI和疝缺损大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HR与OVHR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0.5±17.7)min和(75.5±30.3)min(P=0.017),平均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6.2±2.5)d和(9.6±8.0)d(P=0.026),术后2周内恢复非限制性活动人数分别为96.8%和78.4%(P=0.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第1天的疼痛评分VAS分别为5.6±1.2和6.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术后1周和1个月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2,P=0.056)。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4%和24.3%(P =0.623),复发率分别为3.2%和5.6%(P =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住院总费用分别为(18334±5336)元和(9508±922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结论 LVHR对于缺损长径<20cm的腹壁疝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比较寰枢关节前、后路侧块螺钉固定的效果,并测定其双侧、单侧侧块螺钉固定的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5具新鲜冷冻人体颈椎标本C1~C5,用牙托粉和螺钉固定C1和C2-C5,保留C1-C2之间的活动.切断寰椎横韧带和齿状突,造成寰枢关节不稳定,每个标本依次行前路单侧、前路双侧、Margel单侧、Margel双侧侧块螺钉固定: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应用位移控制法测定6种状态下的稳定性,前屈和侧屈的位移定值为1mm.旋转角度为3°。测定完好标本、损伤后及各种内固定下在前屈、双侧侧屈和旋转状态下的刚度.比较其稳定性。结果:所有内固定组的刚度均明显高于损伤组及完好组的刚度,前路双侧侧块螺钉和后路双侧侧块螺钉固定的稳定性无明显差异。前路双侧侧块螺钉固定在前屈、左侧屈、右侧屈、旋转时的稳定性高于前、后路单侧侧块螺钉:前路单侧侧块螺钉与后路单侧侧块螺钉固定的稳定性无明显差异。结论:前、后路双侧侧块螺钉固定效果好,可单独应用于临床;而单侧侧块螺钉稳定性不足,术后需加用外固定。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后发生低钠血症的相关因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2007年3月收治的急性颈脊髓损伤后低钠血症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血钠〈130mmol/L,尿钠36~79mmol/L,尿渗透压390~910mmol/L,均采用3%高渗盐水静脉滴注。结果16例患者中,1例术后3天因呼吸功能衰竭死亡,2例失访,其余13例经限水、适当补钠治疗后血钠恢复正常。结论低钠血症的发生与颈脊髓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限水、适当补钠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6.
老年人ERC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中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应用情况,分析和探讨ERCP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2月,本中心进行ERCP操作的患者301例,按年龄分组,其中≥70岁的患者(老年组)102例,〈70岁的患者(年轻组)199例。记录患者ASA分级、基础疾病、ERCP操作以及并发症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1例患者进行了313次ERCP操作。老年组患者ASA分级比年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患者临床症状中黄疸和胆道感染占30.4%.年轻组患者非特异症状占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生化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CP操作成功率为96.7%(96.1%vs97.0%),取石成功率94.6%(94.8%vs94.4%),结石取尽率94.9%(94.5%vs95.1%).41例患者采用了预切开术(12.7%vs1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CP结果显示,胆总管结石是最常见的诊断(56.9%vs54.3%),恶性肿瘤(20.6%)和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37.3%)多见于老年患者。并发症14例,老年组5例(4.9%),年轻组9例(4.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进行ERCP操作能够取得和年轻人一样的疗效.尽管老年人ASA分级较高,但ERCP并发症并不高于年轻人。ERCP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7.
128.
目的根据枢椎椎弓根影像学测量数据探讨实施经皮穿刺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测量40名正常成人中立位寰枢椎二维CT水平位及矢状位断层图像上枢椎椎弓根螺钉经皮置人的标准角度及置钉角度的安全范围,皮肤穿刺点与水平位上颈后中线距离和矢状位上枢椎基底前缘顶点皮肤投影点的标准距离及其安全范围等影像学参数。结果(1)水平位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标准角度为42.34±2.95度.其安全范围为13.68±2.17度;(2)矢状位上椎弓根螺钉置钉的标准角度为27.94±3.98度,安全范围为19.39±2.19度;(3)水平位上皮肤穿刺点与颈后中线标准距离为57.39±7.47mm.安全范围为19.46±3.48mm;(4)矢状位上皮肤穿刺点与枢椎基底前缘顶点皮肤投影点的标准距离为36.50±4.62mm.其安全范围为37.35±4.96mm。结论枢椎椎弓根螺钉经皮置人的标准角度及距离个体差异较大,但在水平面和矢状面上均有一定的安全范围.该手术在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情况下具有一定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9.
Ⅲ型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早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Ⅲ型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早期处理方法。方法Ⅲ型胫骨开放性骨折168例177个肢体,骨折予清创、软组织修复,骨折复位及各种固定等。结果截肢39个肢体,髓内钉内固定18个肢体,其余120个肢体均予以外固定架固定,同时对软组织予以修复。疗效满意。结论对于Ⅲ型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术前应仔细检查,严格按Gustilo分型对其进行评估,做出相应的处理,对于ⅢC型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应慎用保肢术。 相似文献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