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8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272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92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223篇
口腔科学   251篇
临床医学   914篇
内科学   484篇
皮肤病学   80篇
神经病学   153篇
特种医学   275篇
外科学   658篇
综合类   1965篇
预防医学   621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736篇
  4篇
中国医学   845篇
肿瘤学   306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366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369篇
  2008年   361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357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急性胆囊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典型表现是进食油腻食物后,右上腹强烈绞痛,阵发性加重,常伴有右肩背部痛、恶心、呕吐、发热寒战等等,严重时还有全身黄疸。检查时右上腹部有压痛,常可以摸到肿大的胆囊,查血常规发现血液中白细胞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12.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并发心室颤动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AG)中发生心室颤动(VF)的发生率及其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800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发生心室颤动病例及其原因。结果1800例(CAG)术发生Vf13例(0.09%),VF均发生于多支血管病变,其中双支血管病变5例,3支血管病变7例,左主干病变1例。发生VF前冠状动脉压力均下降,随即发生VF。结论VF易发生于左主干及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在CAG中要密切注意压力及心电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3.
目的:调查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梧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标准化基线情况和社区卫生诊断情况。方法:选择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梧田街道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所有入选者均询问基本信息和进行相关检查。结果:调查人群中不同性别高血压患病情况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年龄段患病率也有所差异;919例调查对象现场验证高血压与口述高血压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基线调查和社区卫生诊断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最基本又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4.
月经健康女子,一般14岁左右月经来潮,名为“初潮”。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说明女子月经的产生,其先决条件必须是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而后月事才时下。由此可见,“天癸”是促使性机能发育成熟的一种重要物质。而冲任二脉并起于胞中。冲脉与足阳明经合于宗筋,会于气街,与足少阴经相并行。它既受先天肾精之资生,又受后天胃气之充养,十二经气血皆汇于冲,故有“经脉之海”、“血海”之称;任脉主一身之阴,凡精、血、津  相似文献   
115.
患者进展期胃癌主要是指肿瘤组织侵入胃壁肌层或(和)浆膜层的一类胃癌,无论病灶直径大小,或有无转移,均统称之为进展期胃癌。临床上按照肉眼形态的差异分作息肉型、溃疡型和浸润型。胃癌根治术是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的重要手段,但患者因受手术创伤的影响,术后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继而出现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此外,进展期胃癌患者自身存在营养状况的紊乱,手术创伤易导致该营养紊乱状况进一步加剧,最终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预后欠佳。此外,免疫营养物质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肿瘤的生长、增殖起到抑制作用,从而提高临床抗肿瘤治疗效果。随着营养与进展期胃癌临床关系研究的日益深入,营养支持在进展期胃癌临床领域中得到较为广泛应用。然而,差异性营养支持疗法所获得的效果截然不同,寻找一种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疗法是临床共同关注的热点。谷氨酰胺属于T淋巴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一定含量的谷氨酰胺可提高人体内淋巴细胞对植物血凝素的转化率;而精氨酸可提高T淋巴细胞间接免疫反应,并通过不同途径调控T淋巴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两者联合使用可发挥更为理想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作用,调节辅助性和抑制性T细胞比例,以实...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探究艾司氯胺酮与芬太尼在创伤性截肢术后幻肢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上饶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收治84例创伤性截肢术后幻肢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治疗,观察组采用芬太尼+艾司氯胺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疼痛分级指数、睡眠质量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强度评定分数(PP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联合芬太尼治疗创伤性截肢术后幻肢痛患者能有效缓解其疼痛,提高睡眠质量,达到更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7.
目的:建立适宜于房水循环MRI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新西兰白兔12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实验组前房注入Gd-DTPA,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后30s、30min、1h行MRI检查。结果:实验组不同时间点前房信号不同,对照组前房信号无变化。结论:该模型适于MRI对房水循环研究。  相似文献   
118.
目的设计合成一系列4-苯基-2-氨基嘧啶类新型化合物,并测定其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的生长抑制活性。方法以硝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通过嘧啶环合、酰胺缩合、硝基还原、氨基保护及脱保护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测试化合物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法测定化合物对激酶AKT1的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4-苯基-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MS谱确证。化合物9a-1、9a-3、9b-1(5μmol·L-1)对激酶AKT1的抑制率大于60%。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探讨扎鲁司特对哮喘患者外周血IL-10、TNF-α、IL-6及IgE的含量是否有调节作用.方法 支气管哮喘成人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茶碱缓释片、酮替芬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口服扎鲁司特20mg,每天2次,4周为一疗程.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气道反应性基本相当(P>0.05).治疗一疗程后,两组患者气道对组胺的反应阈值Dmin都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或P<0.01),两组患者气道对组胺的反应性Rrsc都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的TNF-α、IL-6、IL-10、IgE含量水平基本一致(均P>0.05).治疗一疗程后,两组患者外周血TNF-α、IL-6、IgE含量水平都明显下降(均P<0.05),IL-10含量水平都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改变更明显(均P<0.05).结论 扎鲁司特不仅通过阻断白三烯与受体结合途径缓解病情,并且还可能通过调节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的TNF-α、IL-6、IL-10、IgE含量水平,来降低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分析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12 h,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将VAS评分≥4分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VAS评分<4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调查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先对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00例四肢骨折患者中,有25例术后发生疼痛,发生率为25.00%(25/1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骨折部位、术前疼痛状况、手术时间、术后镇痛、骨质疏松及二次手术均与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下肢骨折、术前重度疼痛、手术时间≥2 h、无术后镇痛、有二次手术及有骨质疏松均为影响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的风险较高,与年龄、骨折部位、术前疼痛状况、手术时间、术后镇痛、骨质疏松及二次手术均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