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婴儿腹腔实体肿瘤临床病理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儿腹腔实体肿瘤的临床病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上海儿童医学中心1998年4月-2007年2月及上海新华医院2001年1月-2007年2月住院的52例1d~1岁腹部肿瘤患儿临床资料。患儿病史资料通过病史采集方式获得。病理类型通过复查病理切片和病理报告核对。随访采用电话和信访方式及患儿来院复诊记录。随访时间5个月~8a。结果52例中年龄1d~1个月7例,≥1个月~1岁45例。其中畸胎瘤23例(44.23%),神经母细胞瘤9例(17.31%),肾母细胞瘤6例(11.54%),肝母细胞瘤5例(9.62%),肝血管内皮瘤、先天性中胚层肾瘤各3例(5.77%),胰头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瘤、肝错构瘤、后腹膜小细胞恶性肿瘤各1例(1.92%)。良性肿瘤:恶性肿瘤=1:1,良性肿瘤中男:女=1:1,恶性肿瘤中男:女=2.33:1.0。患儿均手术切除肿瘤,恶性肿瘤辅以化疗。良性肿瘤均无复发;恶性肿瘤中复发或转移2例,其中1例死亡。失访4例。结论婴儿腹腔实体肿瘤以畸胎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居多。良性肿瘤数量与恶性肿瘤相当。良性发病无性别差异,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恶性肿瘤中,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女性,完整手术切除配合术后化疗,复发少,病死率低。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其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2.
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已被确立为是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是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的重要危险因素。Hp的致病性与毒力有关,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和空泡毒素(VcaA)是Hp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该研究通过了解Hp菌株类型与儿童胃十二指肠疾病类型及胃窦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关系,探讨Hp感染的分型诊断是否有助于判断儿童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严重程度。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115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儿进行Hp的血清学分型,并行胃镜检查,观察胃十二指肠疾病类型。取胃窦黏膜经Harris配方苏木精染色观察胃窦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亚甲基蓝染色观察Hp感染情况。结果:115例患儿中检出Hp Ⅰ型菌株84例(73.0%),中间型菌株21例(18.3%),Ⅱ型菌株10例(8.7%);Ⅰ型菌株引起胃窦黏膜中、重度炎症分别为83例、1例;中间型菌株引起胃窦黏膜中度炎症21例;Ⅱ型菌株引起胃窦黏膜轻度炎症2例,中度炎症8例,经统计学处理,各型菌株在引起胃窦黏膜炎症程度上差异有显著性(χ2=15.444,P<0.01),Ⅰ型菌株感染引起胃窦黏膜炎症程度最重,Ⅱ型菌株感染引起胃窦黏膜炎症程度最轻;而在活动性、萎缩的发生率上,各型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淋巴滤泡形成的发生率上,各型差异有显著性(χ2=10.171,P<0.01)。各型菌株引起胃镜下胃、十二指肠疾病类型的构成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该地区儿童Hp感染以Ⅰ型菌株最为多见。各型菌株100%存在胃窦黏膜组织学改变。Ⅰ型菌株感染所致胃窦黏膜炎症程度最重,且引起淋巴滤泡形成的发生率最高。Hp感染的分型诊断无助于对儿童胃、十二指肠疾病类型的判断,但有助于对儿童胃、十二指肠疾病病情的判断,Ⅰ型菌株感染者需要更为积极的治疗,对于Hp感染的儿童无论其血清分型如何,均应引起重视,并长期随访。[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3):201-204]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于胃、小肠、结直肠、肠系膜、大网膜的病例分别为65、25、2、2、1例;肿瘤直径1~10cm;其中恶性者47例,良性者48例;行根治性切除62例,行切除术31例,2例广泛转移者行肝结节活检。17例术后发生伤口感染,免疫组化指标:CD117、CD34、CK、EMA、S-100及Desmin阳性率分别为89.5%、86.3%、5.3%、0、9.5%及8.4%。随访80例,2例胃间质瘤广泛转移者分别于术后4月、6月死亡,17例术后5~25月死于其他疾病,余者均无瘤生存,5年生存率43.7%。结论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认识,强化术中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确定良恶性及恶性程度,采取合理规范的手术方式,对预后及防止复发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4.
本文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胆囊癌、胆囊腺瘤中的表达 ,以探讨其对胆囊癌Nevin分期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从我院 1990年~ 2 0 0 0年 110例胆囊癌和 80例胆囊腺瘤手术病人中随机选择 44例 ,其中胆囊癌 2 4例 (病理检测结果表明 ,13例有远处转移 ,其中 5例转移至肝脏 ,8例淋巴血行转移中 ,4例肝十二指肠韧带、胃右动脉旁和主动脉淋巴结转移 ,4例转移至胰腺 ,一例腹腔广泛转移 ,一例转移至大网膜 ) ,胆囊腺瘤 2 0例 ,根据临床资料 (肿瘤浸润的层次 ,侵犯的范围等 ) ,胆囊癌作Nevin分期 ,Ⅰ、Ⅱ、Ⅲ期 11例 …  相似文献   
75.
小儿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方法 :对 17例外检和尸检小儿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切片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占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的 12 8% ;临床表现主要是外周淋巴结肿大及皮肤损害 ,长期反复发热常见 ;病理特征为淋巴结部分受累 ,成片异形大细胞侵犯淋巴窦及副皮质区 ,免疫组化CD30强阳性 ;预后相对较好。结论 :小儿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并不少见 ,需与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T区或多形T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蕈样霉菌病和转移性癌等鉴别。CD30、CD15、LCA和EMA免疫酶标检查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十分有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罕见的肌纤维肉瘤(MFS)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鉴别诊断.方法 结合文献对肌纤维肉瘤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结果 患儿女性,12个月.肿块组织学显示肌纤维母细胞分化,梭形肿瘤细胞排列成束状,部分车辐状,肿瘤细胞中等核异型.结论 恶性肌纤维肉瘤的肿瘤细胞光镜和免疫组化显示肌纤维母细胞的特征时应诊断为MFS,临床需与良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性疾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及恶性蝾螈瘤相鉴别.局部复发常见,偶有转移,治疗方法 为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77.
θ�������Լ��������ٴ�����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1999年22例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胃部肿瘤14例,小肠肿瘤8例。其中5例高度恶性,17例低度恶性1例广泛转移行肝结节活检,术后4个月死亡、4例行姑息切除,1例复发。其余行根治术,无病生存最长达5年。结论要提高对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认识,加强免疫组化检查,确定良恶性及恶性程度,根治性手术对预后及防止复发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小儿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收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及新华医院收治的19例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特点及随访结果,应用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特点,同时统计临床及随访资料.19例患儿中,男11例,女8例;平均年龄19个月,标准差为22.7个月,中位年龄10个月.14例位于皮肤及皮下软组织,3例原发于盆腔,2例原发于骨.临床上多出现局部肿块,少部分因发生凝血异常症状而就诊.实验室检查,8例血小板明显低于正常,7例凝血时间延长及纤维蛋白原降低.结果 本组病理大体标本为不规则实性肿块,无包膜,最大径0.3~1.5 cm.镜下肿瘤形成小叶状结构,边界不清,浸润性生长,小叶由增生的血管和梭形细胞组成,可见新月形和裂隙状血管腔,部分腔内可见微血栓.19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细胞表达CD31、CD34和D2-40,不表达Glut-1.19例患儿均经手术切除,其中8例伴有血小板减少的病例,经过对症治疗后再手术切除.随访时间3~75个月,18例术后无复发,1例并发致死性消耗性凝血(kasabach-merritt,KM)现象,患儿死亡.结论 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是少见的交界性儿童血管肿瘤,有特殊的组织学特点,因其可合并KM现象,所以明确诊断对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9.
胰母细胞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目的探讨胰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发生在小儿的胰母细胞瘤进行光镜检查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2例患儿均无意中发现腹部肿块。组织学可见肿瘤由上皮细胞及数量不等的间质组成。上皮细胞为比较一致的多角形细胞,形成腺泡状、小管状及片状。排列成腺泡状或小管状的瘤细胞胞质内含有各种酶原颗粒;排列成片状的瘤细胞中可见到特征性的“鳞状上皮岛”。2例抗胰糜蛋白酶AACT、CK、CEA及CHGA、Syn均为( )。结论虽然胰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胰腺外分泌恶性肿瘤,但在儿童胰腺肿瘤中是最常见的一种肿瘤。鳞状上皮岛为其组织学特征性改变,在诊断中应与其他胰腺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80.
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教授巴尔领导的研究小组花了14年时间,研发成功能嗅出病人肿瘤的探测器(Breathotron),可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