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马兜铃酸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兜铃酸肾病是近些年发现的药物性肾损害疾病 ,主要是指马兜铃酸引起的急、慢性肾小管 间质病变 ,可表现为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本文就该病的由来、临床表现、发病机理、预防与治疗以及相关的中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2.
MAPK信号转导途径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状态下,多种因素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MAPK激活后,使肾脏细胞肥大,细胞外基质积聚,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应用MAPK阻断剂可以有效对抗上述作用,为临床上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3.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TGF-β刺激人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表达Smad的影响。方法以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为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TGF-β1刺激组;缬沙坦组。Western blot检测p-Smad2/3、smad2/3、Smad7以及细胞上清ColⅠ蛋白含量;RT-PCR检测Smad2 mRNA和Smad7 mRNA水平。MTT法检测刺激组及缬沙坦组在不同时间、不同药物浓度对细胞增殖状态的影响。结果①Western blot显示,与TGF-β1刺激组相比,缬沙坦使Smad2/3、p-Smad2/3蛋白的表达下降,ColⅠ分泌显示相同趋势,而Smad7蛋白的表达没有变化。②半定量RT-PCR显示,与TGF-β1刺激组相比,缬沙坦组Smad2 mRNA降低,Smad7 mRNA无变化。③MTT法检测显示不同浓度缬沙坦对TGF-β1刺激所引起的细胞增殖受抑制现象均有改善,并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该作用增强。结论提示缬沙坦的肾脏保护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抑制TGF-β/Smads信号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探讨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功能的保护机制及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对此过程的作用。方法 ♂Wister大鼠行右肾切除术 2wk后 ,随机分为 3组 ,右肾切除对照组、糖尿病组 ,氯沙坦治疗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 ,6 5mg·kg-1)诱发糖尿病模型 ,氯沙坦 4 0mg·kg-1·d-1灌胃。分别于注射STZ后 4wk后各组选取 6只大鼠 ,收集尿液 ,测定尿蛋白(Upro) ,尿肌酐 (Ucr) ;股动脉放血分离血清 ,测定血糖(Glu)、血尿素氮 (BUN) ,血肌酐 (Scr)并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免疫组化检测肾皮质磷酸化p38蛋白激酶 (p p38MAPK)及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p CREB)的表达特征 ,纤维粘连蛋白 (fibronectin ,FN )及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的表达 ,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Westernblot及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 p p38MAPK和 p CREB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4wk时糖尿病模型组肾小球基底膜轻度增厚 ,细胞外基质 (ECM )增多 ,系膜区扩大 ,肾脏肥大指数升高 ,肾功能轻度受损 ,p p38MAPK、p CREB、FN及LN表达明显升高 ;而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 ,氯沙坦组肾脏结构 ,功能及各指标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 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可能是通过调  相似文献   
115.
p53基因突变与贲门癌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p53基因突变在贲门癌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银染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检测贲门癌新鲜冰冻组织中p53基因5-8外显子点突变情况。结果 PCR-SSCP检测p53基因5-8外显子点突变率为52.6%(20/38),以第8外显子出现突变的频率最高。其中有淋巴结转移者的p53基因突变率(70.6%)较无淋巴结转移者的突变率(38.1%)高(P<0.05),除此以外,p53基因突变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及组织类型等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p53基因突变是贲门癌常见的分子事件,并可能是导致贲门癌野生型p53功能丧失的重要遗传改变,p53基因突变与贲门癌淋巴结转移之间有相关性,提示检测p53基因突变对估计该肿瘤的预后可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研究Mdm2基因扩增与贲门癌的关系及其与各种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取新鲜贲门癌组织,用酚氯仿异物醇法提取基因组DNA;用差异聚合酶链反应(differenti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PCR)技术检测mdm2基因扩谱。结果 38例贲门癌组织中7例有mdm2基因扩增(18.2%),高中分化组的mdm2基因扩增阳性率(33.3%)较低分化组(5.0%)高(P<0.05);而mdm2基因扩增与其它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如年龄、性别、组织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等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mdm2基因扩增在贲门癌并非少见,提示mdm2基因扩增可能是导致贲门癌野生型p53功能丧失的重要遗传改变;检测贲门癌mdm2基因扩增对估计该肿瘤的预后可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其受体TOLL样受体(TLR)-4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ELISA检测12例健康对照组、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无肾脏损害(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18例合并肾脏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Lupus nephritis,LN)血清中HMGB1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TLR-4和CD14/TLR-4表达情况;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T-PCR检测HMGB1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血清中HMGB1蛋白在LN组明显高于SLE组和健康对照组,而SLE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N组患者HMGB1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和SLE组患者;流式细胞术显示CD14+的单核细胞表面HMGB1受体TLR4在LN组表达最高(P〈0.05),且与尿蛋白呈正相关(P〈0.01),而CD3+的淋巴细胞表面HMGB1受体TLR4表达率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PBMC能主动合成、分泌HMGB1,使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HMGB1可能部分通过TLR4激活PBMC,介导炎症反应,从而引起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Β(NF-κΒ)/环氧化酶-2(COX-2)信号与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单侧肾切除大鼠ip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模型,16周后切除左肾。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皮质NF-кB和COX-2蛋白的表达;用正常糖和高糖培养基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24、48和72h后收集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CNA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NF-кB和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1)糖尿病模型组肾脏肥大指数增加,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基质增多;(2)糖尿病模型组肾组织中活化的NF-кB和COX-2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两者呈显著正相关;(3)高糖组肾小管上皮细胞PCNA表达强于正常糖组;(4)高糖能够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NF-кB和COX-2蛋白的表达,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同时COX-2蛋白表达与PCNA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活化NF-κB,上调COX-2蛋白表达从而引起肾脏固有细胞的增殖可能是糖尿病肾脏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9.
p16、p21^WAF1/CIP1、CyclinD1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建国  段惠军  王玉珍 《肿瘤》2001,21(3):205-207,F003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分型、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和ER、PR与p16、p2 1WAF1/CIP1和CyclinD1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 5 0例术前均未作放化疗的乳腺癌组织中p16、p2 1WAF/CIP1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 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5 8 0 % (2 9/ 5 0 ) ,在浸润性导管癌Ⅱ级与Ⅲ级之间p16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阳性率分别为 75 0 %、41 7%。p16、p2 1CyclinD1蛋白表达 ,p2 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30 0 % (15 / 5 0 ) ,p2 1表达阳性者与阴性者相比 ,淋巴结转移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CyclinD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32 0 % (16 / 5 0 )。与临床病理特征、ER和PR未见相关 (P >0 0 5 )。结论 p16和p2 1蛋白可作为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参数。  相似文献   
120.
目的观察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素(E-Cadherin)的改变及酪氨酸激酶(JAK)抑制剂AG490对其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系(HKC),分别给予高糖和AG490干预,采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 blot检测JAK2磷酸化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α-SMA、E-cadherin及信号蛋白STAT1、STAT3等的水平;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TGF-β1和Ⅰ型胶原的分泌;RT-PCR检测TGF-β1mRNA表达。结果与低糖组比较,高糖培养HKC中α-SMA、p-JAK2、p-STAT1和p-STAT3表达明显上调,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TGF-β1mRNA表达增加;细胞上清液中TGF-β1、Ⅰ型胶原分泌增加。AG490明显抑制高糖刺激HKC中α-SMA表达的升高,减轻E-Cadherin表达下降程度,降低TGF-β1mRNA表达及TGF-β1、Ⅰ型胶原的分泌。结论JAK/STAT信号途径可能参与高糖诱导的HKC中TGF-β1和细胞外基质的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