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3种显露喉返神经方法(入喉点入路、气管食管旁沟入路、甲状腺下动脉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收治的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病人286例,术前通过细针穿刺明确或超声检查高度怀疑甲状腺恶性疾病、累及双侧腺叶的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及Graves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病人分为A组(入喉点入路,97例)、B组(气管食管旁沟入路,96例)、C组(甲状腺下动脉入路,93例)。比较3组病人术后疗效。结果 3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A组 vs. B组vs. C组:1.0% vs. 2.1% vs. 5.4%(下同),P=0.158]及术后住院时间[(2.6±0.5)d vs. (2.5±0.7)d vs. (2.6±0.5)d,F=0.724,P=0.4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出血量方面,A、B组少于C组[(10.1±7.2)mL vs.(12.0±10.0)mL vs.(8.3±7.5)mL],其中B、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A、B组均短于C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7.5±16.6)min vs.(93.2±13.3)min vs.(103.9±15.0)min,P<0.05]。 结论 入喉点入路、气管食管旁沟入路、甲状腺下动脉入路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相近,但气管食管旁沟入路在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上均存在优势,可优先考虑选择。  相似文献   
42.
背景:微囊化移植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各种实验,成为解决甲状旁腺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热点领域,但最佳移植部位及其移植失效机制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的:观察微囊化异种甲状旁腺组织移植对Wistar大鼠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最佳移植部位及其失效机制。 方法:制备甲状旁腺功能低下Wistar大鼠模型,建模4周后随机分为肾包囊组、胸锁乳突肌组,空囊组,肾包囊组、胸锁乳突肌组分别将微囊包裹兔甲状旁腺移入鼠肾包囊和胸锁乳突肌,空囊组仅于肾包囊移植空囊。移植后每隔2周取血测血钙,移植后第16周取移植物进行透射电镜检查。 结果与结论:肾包囊组、胸锁乳突肌组16周内血钙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16~20周胸锁乳突肌组血钙呈下降趋势。胸锁乳突肌组微囊周围有大量纤维包裹。提示海藻酸-钡交联微囊可对甲状旁腺组织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使甲状旁腺组织较长时间存活并发挥正常功能。肾包囊是较佳移植部位。  相似文献   
43.
患者男 ,5 9岁。持续性右上腹痛两周 ,与进食油腻食物有关 ,向肩背部放散。无黄疸 ,无恶心呕吐 ,无腹泻。入院查体 :皮肤及巩膜无黄染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未及 ,右上腹压痛 ,无肌紧张、反跳痛 ,全腹未触及肿块 ,Murphy征阴性 ,未及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 :WBC 1 4 0  相似文献   
44.
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应用多电极射频消融技术治疗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48个病灶)。其中26个病灶应用经皮经肝射频消融技术治疗;22个病灶开腹射频消融技术治疗。结果示治疗后病灶完全坏死的有32个(66.7%),90%~99%坏死的有10个(20.8%), 50%~89%坏死的有6个(12.5%)。病灶直径<3cm和3~5cm者其治疗效果优于直径>5cm者。开腹射频消融治疗组较之经皮经肝治疗组完全坏死者明显增多。治疗中4例发生并发症,分别为肝脓肿、自限性出血、胆囊炎和轻度皮肤烧伤,无与本技术相关的死亡。严重的并发症肝脓肿似乎不完全由射频消融治疗引起,主要可能与无菌操作不严有关。提示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来说,射频消融技术是一种相对简单、安全、高效和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5.
肝癌切除术中肝血流阻断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癌切除术中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的合理选择.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24例肝癌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血流阻断方法分为:A组(51例),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B组(38例),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法;C组(24例),选择性出、人肝血流阻断法;D组(11例),半肝血流完全阻断法.比较四组患者手术时间、肝脏缺血时间、术中出血及输血量、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指标. 结果 术前基本情况比较四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C组和D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少于A组和B组(P<0.05).四组在肝缺血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A组术后谷氨酸转氨酶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A组术后总胆红素恢复情况与B组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肝切除术中每一种肝血流阻断方法都有其应用价值.阻断方法的合理选择由肿瘤大小、位置、术前肝功能状况、潜在肝病、心脑血管状态等因素综合决定,其中最重要的是术者手术经验及权衡利弊的能力.  相似文献   
46.
患者,女.56岁.于1998年3月因渐进性乏力、消瘦、食欲减退入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普外科。有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病史32年,曾发生上消化道出血3次,均应用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成功。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差,慢性贫血貌.结膜轻度黄染,锁骨上淋巴结束及肿大,心肺无明显变化,腹部稍膨隆,未见肠型和蠕动波,可见腹壁浅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47.
我们自1980年至1988年间,共诊治胆囊隆起性病变52例,其中哈医大二院28例,一院24例,现讨论如下。临床资料52例中男20例,女32例,年龄16~69岁,平均46岁。病程最短者3~4天,最长13年,平均病程为12个月.早期最主要的症状为右上腹部疼痛(100%),呈隐痛、胀痛、钝痛或绞痛。具有急慢性胆囊炎之特点,恶心呕吐或食欲不振(51.92%),发热(21.15%),黄疸(7.63%),右上腹部包块或胆囊肿大(28.84%)。经B超诊断者36  相似文献   
48.
老年人阑尾炎临床表现轻、病理变化重,易穿孔。诊断靠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49.
背景:微囊化移植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各种实验,成为解决甲状旁腺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热点领域,但最佳移植部位及其移植失效机制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观察微囊化异种甲状旁腺组织移植对Wistar大鼠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最佳移植部位及其失效机制。方法:制备甲状旁腺功能低下Wistar大鼠模型,建模4周后随机分为肾包囊组、胸锁乳突肌组,空囊组,肾包囊组、胸锁乳突肌组分别将微囊包裹兔甲状旁腺移入鼠肾包囊和胸锁乳突肌,空囊组仅于肾包囊移植空囊。移植后每隔2周取血测血钙,移植后第16周取移植物进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与结论:肾包囊组、胸锁乳突肌组16周内血钙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6~20周胸锁乳突肌组血钙呈下降趋势。胸锁乳突肌组微囊周围有大量纤维包裹。提示海藻酸-钡交联微囊可对甲状旁腺组织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使甲状旁腺组织较长时间存活并发挥正常功能。肾包囊是较佳移植部位。  相似文献   
50.
患者男,76岁。因呕血、黑便7h于2004年3月8日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血压103/72mmHg,心率104次/min。腹平坦,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叩诊呈鼓音,肠鸣音稍亢进。血常规Hb89g/L,RBC2·47×1012/L。胃镜检查示胃体后壁大弯侧多发带蒂肿物,最大者直径超过6cm,其表面有破溃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