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41.
6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疗效分析武忠内蒙古医院(010017)一般资料:本组66例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者55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67岁;病程最长18年.最短5年,平均病程11年。并发肺部感染者28例,合并肺心病者12例,明显呼...  相似文献   
42.
刘畅  骆璇  武忠  周庆 《现代保健》2009,(32):94-95
目的总结15例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肌停搏液体外循环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改善心肌保护的方法。方法15例夹层动脉瘤手术中,9例升主动脉+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术,4例Bentall+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术,2例Bentall+二尖瓣置换或成形。均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肌停搏液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无手术死亡,复跳顺利,脱机顺利,术后1例出现肾功能不全,1例出现低心排出量,经矫正后恢复,均顺利康复。结论对复杂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采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肌停搏液进行心肌保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面罩无创正压通气在老年病人冠脉搭桥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8例≥70岁的老年冠心病人冠脉搭桥术后拔除气管插管给予面罩无创正压通气,观察各种检查结果及呼吸参数的变化。结果面罩无创正压通气后呼吸相关生理参数明显好转,34例病人顺利脱机。结论面罩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呼吸状态,促进呼吸、循环系统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4.
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7例,现总结其手术方法及临床经验,以期提高该类病人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5.
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尿微量蛋白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尿微量蛋白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40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按疾病种类不同分为两组,组1: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n=20);组Ⅱ: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n=20)。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于术前1天,手术结束时,术后1天,术后3天和术后5天测定微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G和α1-微球蛋白浓度变化。结果 两组术后微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G和α1-微球蛋  相似文献   
46.
患者男,41岁。2006年在外院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口服华法林3 mg qd抗凝,近1年未复查凝血酶原时间(PT)。2011年12月18日起出现左膝关节疼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热,对症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12月20日左下肢疼痛加剧,以左腹股沟处明显,屈髋时疼痛减轻。到原手术医院进一步就诊,行血管超声检查提示,左下肢腘以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经右腋下小切口行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1年12月经右腋下5~10 cm小切口行二尖瓣成形术68例的资料。二尖瓣成形方法包括瓣叶裂隙修补6例,瓣叶部分切除28例,交界成形12例,双孔成形10例,人工腱索6例,腱索缩短3例,瓣叶心包补片修补3例;68例中人工瓣环植入38例。结果 6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术后1周复查超声心动图,二尖瓣无明显反流或仅微量反流52例,轻度反流16例。随访65例,随访时间3个月~8年,其中〉3年32例,2例复发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经胸骨正中切口行二尖瓣置换手术。其余患者二尖瓣反流均在中度以下。结论右腋下小切口二尖瓣成形术创伤小,出血少,临床效果良好,并且切口位置隐蔽,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48.
  目的  通过耐力运动训练兔动物模型探索运动相关性心房颤动(AF)的发生机制。  方法  36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对照组、中强度耐力训练组、高强度耐力训练组(每组12只):对照组不做任何耐力训练处理;耐力运动训练组每周训练5 d,每天1 h或一次性力竭(不足1 h),共持续16 周(中强度耐力训练组:坡度0度,速度15 m/min;高强度耐力训练组:坡度0度,速度30 m/min)。训练完成后,各组随机各取6只,共18只兔采用离体心脏Langendorff系统进行灌流,将1 μmol/L乙酰胆碱(Ach)+不同浓度的氯化钡(BaCl2)溶液(0、0.1、0.5、1、3、6 μmol/L)灌入冠脉内,开始持续给药过程中电生理指标的测定及记录。在左心耳置入的电极分别记录相应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及90%动作电位时程(APD90)、并给予心脏期前程序刺激(S1S2)诱发房颤,记录并计算房颤发生率。灌流完后剪取兔左心房,经实时荧光定量(qRT)-PCR 技术检测心房肌组织内向整流钾电流/通道(IK1)kir2.1、kir2.2、胶原蛋白Ⅰ和胶原蛋白Ⅲ的mRNA表达量。取各组剩余6只实验兔,共18只取左心房组织标本, 应用Masson 染色进行组织学检查,测定心肌组织胶原容积分数。  结果  长期高强度的运动训练16周后,不同组间,Ach背景相同,BaCl2剂量相同作用下,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APD90、AERP相应缩短, 房颤发生率增加,BaCl2 取0~6 μmol/L时,高强度耐力训练组与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其余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组内,Ach背景相同,随着BaCl2剂量的增加,APD90、AERP相应延长,房颤发生率降低,3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运动量的增加,兔左心房kir2.1、kir2.2、胶原蛋白Ⅰ和胶原蛋白Ⅲ的 mRNA表达量均增加,胶原容积分数增加,高强度耐力训练组>中强度耐力训练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长期的高强度耐力运动训练可通过增加实验兔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心肌细胞IK1数量和(或)功能,改变心电传导,促使实验兔房颤发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保留瓣下结构对二尖瓣置换术后室壁运动的影响。方法 对 73例二尖瓣狭窄为主的患者施行二尖瓣置换术 ,根据术中对自体瓣膜处理的方式分为全保组 ( 11例 )、全切组 ( 2 5例 )、保前组 ( 14例 )、保后组 ( 2 3例 ) ,另选 2 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组。采用超声心动图彩色室壁动态分析技术 (colorkinesisimages ,CK)对上述各病例组术后患者进行随访 ,以正常人作为对照 ,测量左室壁节段性位移幅度 ,比较各病例组间的差异。结果 各病例组间所有节段的室壁位移幅度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在心尖四腔切面 ,各病例组室间隔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尖段的位移幅度均较正常组差 (P <0 .0 5 ) ;在心尖二腔切面 ,各病例组下壁中间段、尖段的位移幅度均较正常组差 (P <0 .0 5 ) ;在瓣口水平切面 ,各病例组后壁、隔前壁和下壁的位移幅度均较正常组差 (P <0 .0 5 ) ;在乳头肌水平切面 ,各病例组的隔前壁和隔后壁的位移幅度均较正常组差 (P <0 .0 5 )。结论 本研究涉及的各种二尖瓣置换术后中期的室壁运动变化与正常人相比有明显差别 ,效果均不理想。探讨腱索合理牵拉方向和保留腱索的最佳长度可能是设计最佳手术方式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0.
沐舒坦在普胸手术围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沐舒坦在普通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08例患者根据是否使用沐舒坦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387例,围术期用沐舒坦治疗;对照组:42l例,围术期未使用沐舒坦。观察两组术后的住院死亡率、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天数等。结果 治疗组肺部并发症(肺部感染、肺不张)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20,0.034),平均住院天数比对照组少(P=0.020)。结论 沐舒坦可有效地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对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