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7例,现总结其手术方法及临床经验,以期提高该类病人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2.
人工心脏瓣膜-病人不匹配(prosthesis-patient mismatch,PPM)是指相同瓣环径的人工心脏瓣膜的有效开口面积(EOA)小于正常人体心脏瓣膜,置人人体后仍然存在瓣膜的相对狭窄而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或存在潜在危险的一种情况[1].  相似文献   
13.
以往,胸部大血管手术常选择使用股动脉插管心肺转流下行胸部大血管人工血管置换[1].但股动脉插管常常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下肢缺血、骨筋膜室综合征、神经损伤、夹层的逆行剥离、假腔内血栓的脱落以及因灌注不良引起的终末器官缺血[2-3].有研究认为夹层动脉瘤患者在行股动脉插管灌注时,大部分患者存在灌注不良的风险[4].因此,许多学者推荐胸部大血管手术中常规使用右侧腋动脉插管.2007年1月到2010年12月,我科共手术治疗单纯胸部大血管病变患者4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保留瓣下结构对二尖瓣置换术(MVR)后机械瓣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对100例二尖瓣狭窄为主的患者施行MVR,根据术中对自体瓣膜处理的方式不同分为全部保留瓣下结构组(Ⅰ组、23例),全部切除瓣下结构组(Ⅱ组、27例),保留前瓣组(Ⅲ组、22例),保留后瓣组(Ⅳ组、28例),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均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技术,对各组患者随访,以正常人作为对照,测量二尖瓣口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各组间的差别. 结果Ⅰ~Ⅳ组二尖瓣口血流动力学的各种参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各种参数在Ⅰ~Ⅳ组之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在慢性二尖瓣狭窄为主的患者中,研究涉及的各种保留瓣下结构方法之间,保留与不保留瓣下结构之间,术后中期的机械瓣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7例,现总结其手术方法及临床经验,以期提高该类病人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各组分体外抗糖尿病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清除,AGEs形成抑制,α-糖苷酶抑制,醛糖还原酶抑制,脂肪酶抑制,脂多糖(LPS)诱发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化一氧化氮(NO)释放抑制建立系统的体外抗糖尿病活性评价筛选模型,考察金芪降糖片的4个标准组分芪总黄酮、黄芪总皂苷、金银花总有机酸、黄连总生物碱对以上各模型的作用。结果:黄芪总黄酮、金银花总有机酸、黄连总生物碱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和活性氧自由基活性;各组分对AGEs形成无明显抑制活性;黄芪总黄酮、金银花总有机酸对糖苷酶有抑制活性;黄芪总黄酮、黄芪总皂苷、金银花总有机酸对醛糖还原酶有抑制活性;黄芪总黄酮、黄芪总皂苷、金银花总有机酸对胰脂肪酶具有抑制活性;黄芪总皂苷、黄连总生物碱对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NO有抑制作用。结论:金芪降糖片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协同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涉及抑制α-糖苷酶、抑制脂肪酶、清除自由基、抑制醛糖还原酶、抑制NO释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主动脉瓣置换术(AVR)中预防人工心脏瓣膜-患者不匹配(PPM)现象的措施和效果.方法 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357例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参照人工心脏瓣膜的有效开口面积(EOA)和患者的体表面积计算有效开口面积指数(EOAI),将EOAI >0.85 cm2/m2定义为不存在或仅有轻度的PPM,0.65≤EOAI≤0.85 cm2/m2定义为中度PPM,EOAI<0.65 cm2/m2定义为重度PPM.术中采用“三步法”预防PPM.若患者主动脉瓣环过小,则采用以下3种方法:(1)主动脉瓣置换采用单针单线不带垫片间断缝合技术;(2)应用新型人工心脏瓣膜;(3)主动脉瓣环扩大手术.结果 357例AVR,置换机械瓣272例、生物瓣85例.本组49例AVR采用单针单线间断缝合法.38例应用新型人工心脏瓣膜,11例应用主动脉瓣环扩大手术.357例手术的PPM总发生率为6.4%,但无重度PPM发生.置换机械瓣的PPM发生率为1.8%,而生物瓣为21.2%.结论 AVR术中采取适当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术后PPM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心内直视术中鱼精蛋白毒性反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内直视术鱼精蛋白毒性反应发生情况,以总结临床特点,找出防治对策。方法:近两年连续1105例心内直视手术中,发生鱼精蛋白毒性反应53例,将其分为有反应与无反应组,轻度与中重反应组,并比较其临床特点,结果:鱼精蛋白毒性反应发生率为4.8%,有反应有无反应组,轻度与中重度反应组临床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别,仅中重度反应组的主动脉阻断时间与鱼精蛋白毒性反应持续时间明显较轻度反应组长(P<0.05),中重度反应组死亡率达50%,结论:心内直视术中鱼精蛋白毒性反应发生率高,应引起临床上足够的重视,鱼精蛋白毒性反应的发生难以预测,中重度反应死亡率高,预后差,鱼精蛋白用量应适度,充分认识鱼精蛋白毒性反应的临床特点和及时再转机车不有助于防治此类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7例,现总结其手术方法及临床经验,以期提高该类病人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0.
风湿性联合瓣膜病变中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11月至2004年11月我科对75例风湿性联合瓣膜病变中伴有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TR)的患者行三尖瓣成形术,现总结早、中期结果和临床诊治经验。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共行风湿性心脏瓣膜手术426例,其中75例(17.6%,75/426)因伴有TR需行三尖瓣成形术,其中男32例,女43例;年龄22~76岁(42.0±10.2岁)。彩色超声心动图(UCG)检查提示:中度TR18例,中、重度TR29例,重度TR28例;心功能分级(NYHA)级20例,级38例,级17例;行改良DeVega成形术67例,瓣环植入8例;75例中需行瓣膜融合交界切开28例。1.2手术方法在全身麻醉中度或浅低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