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目的 研究术前超声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的评价效能,为临床乳腺癌患者ALNM的及时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以“乳腺肿物”收住院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术前均接受超声及MRI检查,以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为依据,运用诊断性试验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超声、MRI以及两者联合应用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准确性等诊断效能。结果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诊断ALNM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58.33%(7/12)、70.00%(20/30)、66.67%(28/42)。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MRI诊断ALNM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75.00%(9/12)、66.67%(20/30)、69.05%(29/42)。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或MRI阳性诊断ALNM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75.00%(9/12)、53.33%(16/30)、59.52%(25/42)。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与MRI同时阳性诊断ALNM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58.33%(7/12)、83.33%(25/30)、76...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支架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结果,并将16层CT检查结果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在27例患者的34枚冠状动脉支架中,CT图像能满足支架影像学评价为26枚,占76.47%.在CT图像能满足支架影像学评价的26枚冠状动脉支架中,16层CT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再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94.12%和85.71%、84.21%,若将CT图像不能满足支架影像学评价的8枚冠状动脉支架中1枚中度再狭窄包括在内,其敏感度为60%.16层CT显示高度再狭窄(≥75%)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0%、95.24%和66.67%、90.91%.结论:16层CT在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中、高度狭窄的初步诊断及筛查方面,可部分取代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CT与病理对照研究探讨CT诊断节细胞神经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8例均为巨大实性椭圆形肿块,肿块包膜均完整、边缘光滑清晰;8例肿块分别位于右后中下、左后中下和右后下纵隔,均沿脊柱生长,无椎间孔扩大,向下伸入膈脚后;8例肿块密度均欠均匀,3例肿块伴有一砂粒状钙化影,平扫时CT值为23~33Hu;动态增强扫描时动脉期8例肿块均呈无强化或强化不明显,静脉期8例肿块内均见有一条线形强化。结论节细胞神经瘤有一些特征性的CT表现,有助于提高节细胞神经瘤诊断的准确性;多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血管及邻近结构的关系,可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壁内血肿临床患者病例34例,对其采取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组患者经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均得到明确诊断,其中A型者6例,B型者28例;壁内钙化内移者24例;主动脉壁内血肿厚度(8.79±3.21)mm,受累主动脉管径(32.62±6.63) mm;合并主动脉溃疡者6例.结论 经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对主动脉壁内血肿进行明确诊断,准确性高,影像学特点明显,值得临床对其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分析技术在输尿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或膀胱镜证实的输尿管狭窄16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并经16层螺旋CT血管分析技术显示的检查结果,且与手术或膀胱镜结果及静脉尿路造影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6层螺旋CT血管分析技术能清晰直观显示狭窄段输尿管的管壁和管腔内的直接CT征象,并可拉直准确测量狭窄段输尿管的长度,诊断符合率为95.24%。诊断静脉尿路造影阳性结石伴输尿管炎性狭窄24例,诊断符合率为91.67%;诊断静脉尿路造影阴性结百伴输尿管炎性狭窄11例,诊断符合率为90.91%;诊断输尿管炎性狭窄10例,诊断符合率为90.00%;诊断输尿管癌性狭窄8例,诊断符合率为75.00%;在诊断输尿管狭窄的病因及测量狭窄段输尿管的长度方面明显优于静脉尿路造影。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分析技术是在其尿路成像基础上的一种分析技术,可极大地提高对输尿管狭窄的诊断准确率,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心率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和最佳重建相位窗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患者16层螺旋CT心电门控条件下冠状动脉造影图像。按心率分成≤60次/min、61~70次/min、71~80次/min和≥81次/min分成第1~4组,将冠状动脉图像按伪影多少及血管连续性分为1~3分,评价心率与图像质量的关系,并优选出各组显示冠状动脉的最佳相位窗。结果对每位患者4条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及图像质量进行研究。心率≤60次/min,可用于分析的图像占86.7%;心率61~70次/min,可用于分析的图像占62.5%;心率71~80次/min,可用于分析的图像占40%;心率≥81次/min,可用于分析的图像占12.5%。第1、2组与第3、4组间冠脉总的检查成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1组所有冠状动脉节段以75%相位窗为最佳;第2组冠状动脉节段以75%为最佳相位窗占89.5%,第3组左右冠状动脉以45%和75%为最佳相位窗分别占45%和55%,第4组全部冠状动脉节段以45%为最佳相位窗。结论心率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有重要影响;心率70次/min以下冠状动脉最佳相位窗通常为75%,心率71次/min以上时,应该以30%~90%多相位重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