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7篇
基础医学   13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6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1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Bcl-2反义核酸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利用转染Bd-2反义核酸的胃癌细胞antibcl-27901与SGC-7901细胞比较,MTT方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转导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结果转染Bcl-2反义核酸使胃癌细胞增殖受抑,细胞周期未受影响.结论Bd-2反义核酸对胃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抑瘤效应.  相似文献   
52.
经皮左锁骨下动脉化疗药盒植入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左锁骨下动脉植入化疗药盒对不能手术切除胰腺癌的治疗价值,方法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145例,随机分为2组。介入化疗组:73例,经皮左锁骨下动脉植入化疗药盒,将导管前端置于肝总动脉,经药盒介入化疗。全身化疗组:72例,静脉给药全身化疗。采用FAM方案,7d为一疗程,间隔1~2个月重复下一疗程。结果介入化疗组行2~10次化疗,平均7.6次。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49例,有效率(CR+PR)为60.2%;生存期3~3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3.5个月。全身化疗组行1~7次化疗,平均3.8次。无CR病例,PR25例,有效率为34.7%;生存期1~13个月,中位生存期6.2个月,2组有效率和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症状方面,介入化疗组中56例患者有顽固性疼痛,化疗2~3周后27例疼痛完全消失,22例不同程度缓解,占87.5%。全身化疗组有疼痛54例,化疗后疼痛完全消失11例,缓解14例,占46.3%。介入化疗组治疗过程中无严重的肝、肾、心脏和骨髓损害,25例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和白细胞降低,占34.3%,均不影响继续化疗。全身化疗组3例出现严重骨髓抑制,1例死亡,肝、肾功能也有不同程度损害,发生胃肠道反应和白细胞降低67例,占90.3%,2组不良反应无论在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化疗药盒行局部规律性介入化疗治疗胰腺癌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是值得选择的较好疗法  相似文献   
53.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在大网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在大网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63例腹胀和(或)腹水原因待查患者,超声显示大网膜增厚,用BARD自动活检枪和18G活检针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结果大网膜病变穿刺活检成功率100%,取材满意率92.1%。60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包括结核病变21例,转移性腺癌31例,恶性间皮瘤3例,腹膜假性黏液瘤4例,原发渗出性淋巴瘤1例;3例因组织标本量少未提示病理诊断。本组诊断准确性95.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大网膜病变活检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诊断准确性高的方法,可使一些不明原因的腹胀腹水患者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球囊扩张合并支架置入治疗单纯肝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BCS)的疗效.方法 2001年7月至2006年9月采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肝静脉并肝静脉造影术、经颈静脉行肝静脉成形术、肝静脉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治疗肝静脉阻塞型BCS患者43例.结果 术前43例肝静脉平均压力为32.5 cm H2O(1 cm H2O=0.098 kPa),支架置入后立刻下降为20 cm H2O(t=11.5,P<0.01),再次肝静脉造影显示肝静脉支架通畅,肝内肝静脉侧支消失.其中38例症状立刻消失,5例部分好转.术后43例随访期间(1~62个月,平均31.5个月),1例出院后1个月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其余42例症状体征均无再发,术后多普勒超声检查肝静脉均通畅.治疗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肝静脉和经颈静脉途径开通肝静脉,球囊扩张成形及支架置入治疗单纯肝静脉阻塞型BC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5.
DNA损伤诱导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和TRF2表达增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在化疗药引起胃癌细胞DNA损伤过程中端粒酶、TRF1和TRF2的表达.方法:用不同浓度足叶乙甙处理胃癌细胞SGC7901和MKN28,分别在3,6,12,24和36h进行检测.采用实时定量TRAP分析检测端粒酶活性;用实时RT-PCR检测hTERTmRNA表达;用Westernblot和实时RT-PCR检测TRF1和TRF2表达.结果:两种细胞端粒酶活性及TRF2mRNA表达均在药物处理的早期明显增高(P<0.05),且显示明显的药物浓度依赖性(P<0.05);TRF1表达稍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hTERT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TRF2表达在蛋白和mRNA水平均增高(P<0.05).结论:端粒酶和TRF2参与化疗药引起的胃癌细胞DNA损伤反应.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奥替溴铵、比特诺尔和地芬诺酯对IBS的治疗作用及副作用。方法 201例IBS腹泻型和腹痛型患者按照双讯随机对照观察分为A组(奥替溴铵)、B组(比特诺尔)和C组(地芬诺酯)。所有患者均需进行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疗效判断标准为:显著、中度、轻度缓解和无效。结果 三组治疗后症状平均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48)。A组和C组中度以上缓解率(69.4%和72.1%)显著高于B组(50.75,p=0.029,0.01)。A组治疗后腹痛、腹胀、排便异常感和腹部触痛积分均性减低(P=0.000-0.039),B组和C组治疗后腹痛、排便异常(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黏液便)和腹部触痛积分和组内平均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47)。A组副作用发生率(8.1%)显著低于B组(23.9%,P=0.014)和C组(35.3%,P=0.000),主要由于B组(12.7%)和C组(25.0%)便秘发生增加。结论 上述三种药物对IBS的治疗均有效,其中奥替溴铵选择性作用于腹痛型,比特诺尔和地芬诺酯主要作用于腹泻型。奥替溴铵副作用少,耐比特诺尔和地芬诺酯长期使用易导致便秘。  相似文献   
57.
病人男,66岁。因腹痛、腹泻3h入院。3h前进食后出现脐周疼痛,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呈绞痛状,疼痛无放射。与体位无关,疼痛发作时伴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腹痛时有便意,便后疼痛稍缓解,开始为稀水样便,逐渐出现血水样便,急诊收入院。入院查体:T37.8℃,P90次/min,BP140/9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心率90次/min,律齐,腹软,脐周及左下腹有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既往有冠心病史20余年,糖尿病史2年。  相似文献   
58.
为探讨提高胃癌患者胃液中肿瘤相关抗原的检出率及早期胃癌检测的敏感性,应用以胃癌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的高度敏感性相结合建立的免疫-PCR检测胃液中肿瘤相关抗原MG7Ag。结果胃癌3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4例及消化性溃疡8例,胃液中MG7Ag阳性分别为30例、2例、0例及1例,胃癌患者胃液中MG7Ag的阳性检出率为81.1%。结果提示该方法对诊断胃癌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与胃部疾病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对肝硬化门脉高压与胃部疾病的关系尤其是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与胃部病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0年至1996年6月对446例(含门诊病诊)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其中248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中17...  相似文献   
60.
fas基因与bcl-2反义RNA转导胃癌耐药细胞的药敏上调效应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比较fas基因和bcl-2基因在胃癌耐药细胞与非耐药细胞表达的差异,将fas基因和bcl-2反义核酸导入胃癌耐药细胞,并分析转导前后的细胞在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研究转导株与非转导株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区别.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fas 基因和反义bcl-2片段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BK-CMV和pDOR-SV40的多克隆克隆位点之间,以脂质体介导法将两个重组表达载体分别转染受体细胞SGC7901/ VCR,G418筛选克隆细胞,Northern blot, Western blot检测耐药细胞与非耐药细胞以及转导细胞中fas基因和bcl-2基因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MTT法药敏实验检测转导细胞与非转导细胞对VCR、顺铂、5-FU 的敏感性.结果真核表达载体pBK-fas cDNA和pDOR-bcl-2 cDNA转导胃癌耐药细胞后,分别从2×105细胞中筛选出大约80和120个抗性克隆,转导率各为0.4‰和0.6‰,随机各挑选2个克隆继续筛选与扩增培养,均获得了稳定的抗性细胞,我们将此命名为SGC7901 fas/ VCR cell和SGC7901 anti bcl-2/ VCR cell. 杂交结果表明,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 VCR与非耐药细胞相比,bcl-2基因的表达明显较高,而fas基因表达极其微弱. 转导株SGC7901 fas/ VCR cell的fas mRNA及其蛋白水平的表达显著高于非转导株,SGC7901 anti bcl-2/ VCR cell中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非转导株. 2株转导细胞对VCR、顺铂、5-FU的敏感性明显高于非转导株.结论胃癌耐药细胞与非耐药细胞相比,bcl-2基因处于高表达状态,而fas基因处于极其低弱的表达状态. 通过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有效地阻断了bcl-2蛋白在SGC7901 anti bcl-2/ VCR cell的表达,明显增强了fas mRNA及其蛋白在SGC7901 fas/ VCR cell的表达. bcl-2反义核酸和fas基因转导胃癌耐药细胞后,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