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58篇
神经病学   16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7篇
  7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胫骨上段开放性骨折合并胭动脉损伤是小腿的严重损伤,属Gustilo ⅢC型骨折,常合并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损伤及小腿肌肉的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33.
睡眠习惯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  沈扬  樊东升  傅瑜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8):6018-6019
目的:研究发现具有异常睡眠持续时间的个体有更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探讨中国人群睡眠习惯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和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病房收治的247例脑梗死、225例脑出血及286例非脑血管病对照的睡眠习惯,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经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文化程度、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体育锻炼等混杂因素后可见:①睡眠时间&;gt;8h致脑梗死发病危险性显著增加(OR=3.78,95%CI:2.35—6.10);而与脑出血无显著相关。②失眠及午睡情况与脑梗死和脑出血均无显著相关。③睡眠时间与高血压对脑梗死和脑出血发病的影响均存在交互作用。结论:睡眠时间延长与中国人群脑梗死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分布规律。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技术 ,对 2 5 2名中国汉族正常人的VEGF基因SNPs进行检测 ,并与文献报道的欧洲白人数据进行比较。结果VEGF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位点C2 5 78A的基因型频率分布中 ,CC为 48 8%、CA为 46 0 %、AA为 5 2 % ;C等位基因频率为71 8% ,A等位基因频率为 2 8 2 %。与欧洲白人相比较 ,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中国汉族人群VEGF基因SNPs与欧洲白人显著不同 ,中国人低VEGF表达的 2 5 78A/A纯合子明显少于欧洲白人。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比较一次性持续鼻饲和间断鼻饲对脑卒中后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9/2005-0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需鼻饲的患者68例,按照来诊日期分为2组:①持续鼻饲组(n=31):采用肠内营养乳液1000mL及温水1000mL混合后缓慢胃管内滴注,约5~7h滴完。②间断鼻饲组(n=37):采用肠内营养乳液250mL每6h1次及温水250mL每6h1次间断鼻饲,鼻饲时采用注射器胃管内推注,约15~20min推完。所有患者每12h均予雷尼替丁100mg静脉注射预防应激性溃疡。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总的消化道出血率及严重消化道出血率。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68例进入结果分析。①总的消化道出血率:持续鼻饲组高于间断鼻饲组(26%,5%,P<0.05)。②严重消化道出血率:持续鼻饲组高于间断鼻饲组(16%,0,P<0.05)。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持续鼻饲组和间断鼻饲组无差异(8.06±1.88,8.27±1.95,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需鼻饲的患者,持续鼻饲比间断鼻饲更易造成应激性消化道出血。虽然持续鼻饲可节约人力成本,但易对患者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36.
目的:对健康个体进行经颅电刺激咀嚼肌诱发电位的研究,建立评估皮质脑干束的检查方法。方法:对56名健康志愿者进行经颅电刺激,在双侧咀嚼肌同时接受,分别记录同侧的根运动诱发电位(root motor evoked potential,R-MEP)和对侧的皮层运动诱发电位(cortical motor evoked potential,C-MEP)的潜伏期、波幅。结果:R-MEP的潜伏期为(3.55&;#177;0.44)ms,波幅为(3.49&;#177;2.73)mV;C-MEP的潜期为(5.83&;#177;1.40)ms.波幅为(563.84&;#177;525.07)μV.C-MEP的潜伏期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gt;0.1)。结论:C-MEP是一种非创伤性评估皮质脑干束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对健康个体进行经颅电刺激咀嚼肌诱发电位的研究,建立评估皮质脑干束的检查方法.方法对56名健康志愿者进行经颅电刺激,在双侧咀嚼肌同时接受,分别记录同侧的根运动诱发电位(root motor evoked potentia1,R-MEP)和对侧的皮层运动诱发电位(cortical motor evoked potential,C-MEP)的潜伏期、波幅.结果R-MEP的潜伏期为(3.55±0.44)ms,波幅为(3.49±2.73)mV;C-MEP的潜期为(5.83±1.40)ms,波幅为(563.84±525.07)μV.C-MEP的潜伏期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1).结论C-MEP是一种非创伤性评估皮质脑干束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讨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与觉醒型卒中(wake-up stroke,WU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资料,患者均接受夜间睡眠监测检查,分为WUS组和非WUS组,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睡眠呼吸参数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共入组96例患者,其中WUS组22例,非WUS组74例,WUS组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P=0.030)、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P=0.001)、血氧饱和度下降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ODI)(P=0.001)均显著高于非WUS组,平均血氧饱和度(P=0.002)显著低于非WUS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HI增高[比值比(odds ratio,OR)1.16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7~1.341]是WU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BMI、AHI、ODI和平均血氧饱和度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发生WUS有关,其中AHI是WU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9.
背景:运动神经元病的最早及好发部位为颈膨大,随病情发展,最早累及邻近的上部颈段及延髓区,三叉神经-颈反射受累较早。目的:建立三叉神经-颈反射的肌电检测方法,分析三叉神经-颈反射对运动神经元病球部损害的诊断价值。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电生理检查室。对象: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2/2005就诊的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主要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30例及健康志愿者70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符合西班牙ElEscorial会议诊断标准。方法:受检测者取仰卧位,头部轻度抬高。使胸锁乳突肌轻度收缩。刺激一侧眶下神经,于双侧胸锁乳突肌记录峰潜伏期和波幅。所用检测仪器为Keypoint肌电图仪。所用电极均为Ag/Agcl表面电极。主要观察指标:正/负波潜伏期(P20/N30),波幅比率的平方根,即A值。结果:刺激对照者一侧的眶下神经,可于双侧胸锁乳突肌引出正/负波。运动神经元病组7例正常(23.3%),8例未引出(26.7%),11例潜伏期延长(36.7%),4例双侧反射超常不对称(13.3%)。运动神经元病组三叉神经-颈反射正波/负波的峰潜伏期(P20/N3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波幅比的平方根(峰值与刺激前波幅比值的平方根即A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三叉神经-颈反射能够可靠测定,可作为颈-球区病变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有助于运动神经元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0.
肌病患者膈肌肌电图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膈肌肌电图(DEMG)在肌病患者的应用及特点。方法:以同心圆针电极用肋间隙进针法分别记录屏气,平静吸气和深吸气时30例肌病患者和13例22块健康对照者的膈肌肌电活动。19例患者同时接受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VC)测定。结果:所有受检者均无任何并发症。与对照者相比,肌病患者屏气时可见纤颤电位及正锐波等自发电位;平静吸气时膈肌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时限和去多相时限均缩短,面积对数减少,波幅对数,多相波和卫星电位无明显变化,自发电位与临床呼吸困难和%FVC相关,去多相时限异常率高于临床呼吸困难出现率,结论:针极DEMG能从电生理角度评价肌病患者呼吸功能;时限和自发电位是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