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50篇
肿瘤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HCC患者血清AFP、ICAM-1、乙肝标志物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ELISA法分别检测120例HCC患者(HCC组)、加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血清AFP、ICAM-1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其五项HBV血清标志物水平。结果HCC组中107例HBV五项标志阳性,HBV总感染率为89.2%,以HBsAg、抗-HBe和抗-HBc-IgG阳性模式多见,占44.9%。HCC组AFP、I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AFP与ICAM-1水平呈正相关(r=0.627,P=0.0081)。结论HBV感染是HCC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AFP、ICAM-1联合检测有助于HC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2.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病理分级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临床病理分型在外科治疗HCC合并PVTT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 42例HCC合并PVTT病人,按门静脉主干及其一级分支受累情况、以及有无肝外淋巴结转移将PVTT分为Ⅴ级:Ⅰ级为门静脉一级分支,即门静脉左或右干(LPV、RPV)有瘤栓;Ⅱ级LPV或RPV加门静脉主干(TPV)被侵犯;Ⅲ级LPV、RPV和TPV均受累;Ⅳ级为Ⅲ级加脾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被累及;Ⅴ级为Ⅰ~Ⅳ任何级加肝外组织或淋巴结转移。外科治疗包括肝叶切除加癌栓清除(33例)、门静脉主干切开取栓(9例)等。病理上对30例癌栓行组织学分型,并对其影像学、大体解剖特征和临床经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癌栓分级Ⅰ到Ⅴ级的例数分别为14、12、11、2和3例,术后中位存活时间分别是28、17.5、7、6、6个月。30例PVTT病理分型增殖型50%、坏死型36.7%、机化型13.3%。4例机化型癌栓手术无法彻底清除,预后不良。结论 本项研究的结果提示:(1)HCC合并PVTT临床病理分型有助于判断预后,Ⅲ级以上病人预后不良,尤其是机化型PVYY。(2)合理选择外科治疗方法,Ⅰ、Ⅱ级宜外科手术,Ⅲ级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者,可行主干切开取栓术。其余应以综合治疗为主,一般不宜手术治疗。此外,机化型PVTT、在Ⅱ级以上不宜切除治疗。(3)PVTT的外科治疗要强调无瘤原则,尽量避免癌栓术中扩散。  相似文献   
73.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CAM-1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理灵  廖维甲  梅铭惠 《华夏医学》2007,20(6):1228-1229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乙型肝炎肝细胞免疫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CAM-1及ALT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CAM-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献血员(P<0.05或P<0.01)。结论:血清ICAM-1在乙型肝炎肝细胞内表达与肝细胞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4.
肝细胞肝癌细胞间粘附分子-1 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寻找甲胎蛋白(AFP)以外更新、更敏感的血清标记物是肝癌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近年有关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肝细胞肝癌(HCC)的研究提示,ICAM-1在HCC病人组织及血清中(cICAM-1)呈高水平表达^〔1,3〕。本研究通过检测HCC组织中ICAM-1信使核糖核酸(ICAM-1mRNA)的表达,探讨血清中高水平ICAM-1与HCC组织中ICAM-1mRNA的相互关系,为cICAM-测定在HCC早期诊断及术后复发监测中的作用寻找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高尔基体膜蛋白-73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住院患者221例中原发性肝癌44例,其他肝恶性肿瘤14例,肝良性疾病74例,非肝脏疾病49例及健康献血者4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血清中高尔基体膜蛋白-73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用荧光ELISA测定各组血清中甲胎蛋白含量。结果甲胎蛋白、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高尔基体膜蛋白-73联合检测可使原发性肝癌的检出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86%和93%,高于其中任一单项检测,可明显提高HCC患者的阳性率。结论 3项联合检测对诊断HCC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研究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在肝细胞肝癌 (HCC)复发前后的变化 ,探讨其在复发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测定 41例HCC术后复发患者sICAM 1水平 ,并与血清甲种胎儿球蛋白 (AFP)进行同步分析。结果 确诊肝癌复发时 ,所有患者sICAM 1水平均较复发前升高 ,其均值为 (12 89± 317) μg/L。其中 73.2 %的患者sICAM 1>10 0 0 μg/L ,而血清AFP阳性者仅占 6 0 .0 % ,6例AFP阴性复发者sICAM 1较复发前升高 2~ 4倍 ,持续 1~ 4个月后 ,影像学检查才发现肝占位性病变。结论 HCC术后血清sICAM 1水平变化对预测肿瘤复发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尤其对AFP阴性的患者。  相似文献   
77.
目的总结本院13年中解剖性肝切除治疗巨大肝血管瘤15例的外科手术经验,探索最适合巨大肝血管瘤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2011年解剖性肝切除治疗巨大肝血管瘤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均行解剖性肝切除术,包括右半肝切除术3例,左半肝切除术1例,右半肝切除及右侧尾状叶切除术1例,S6、7切除术4例,S7、8切除术1例,S4、7、8、1a切除术1例,S8切除术1例,S5、8切除术1例,S5、6切除术1例,S4、5、8切除术1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500~5 000 mL,术后1例出现伤口感染,1例出现胸腔积液,经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于占据肝叶及多个肝段的巨大血管瘤,尤其是紧邻下腔静脉,选择解剖性肝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78.
目的比较12种常用抗肿瘤药物对原发性肝癌(HCC)药敏试验结果,探索肝癌化疗的合理用药。方法取95例HCC患者术中活体肝癌组织癌细胞与12种常用抗肿瘤药物共同培养:紫杉醇(FIX)49例,阿霉素(ADM)50例,平阳霉素(BLM)50例,环磷酰胺(CTX)59例,甲胺喋呤(MTX)16例,5-Fu95例,表阿霉素(ADM)90例,顺铂(DDP)90例,丝裂霉素(MMC)57例,吉西他宾(GEM)88例,奥沙利铂(OXA)58例,羟基喜树碱(HCPT)51例。以MTr法检测各种药物对HCC细胞抑制率,〈30%为不敏感,30%~60%为低度敏感,61%~90%为中度敏感,〉90%为高度敏感。结果不敏感药物有紫杉醇、阿霉素、平阳霉素、环磷酰胺、甲胺喋呤;低度敏感有5-Fu;中度敏感有丝裂霉素、奥沙利铂、羟基喜树碱、吉西他宾、表阿霉素、顺铂;高度敏感0。各组之间敏感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试验结果提示5-Fu为低度敏感药物,不宜作为常规用药,可选择敏感度较高的丝裂霉素、奥沙利铂。肝癌化疗药物最好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  相似文献   
79.
术中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肝恶性肿瘤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目的评价术中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中晚期肝恶性肿瘤及预防肝癌局部复发的作用。方法根据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采用^125I粒子术中植入不可切除的肝肿瘤或肿瘤切除后的切缘组织,对肿瘤及癌旁组织持续、精确、适形的放射治疗。结果本组15例中14例为肿瘤切除后切缘肝组织预防性粒子植入,1例为肿瘤未切除行瘤体内粒子植入。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随访2~12个月,全部存活,未见肿瘤局部复发。瘤体内粒子植入者,术后随访2月,瘤体缩小。结论术中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具有创伤小,安全,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等优点,对无法切除或行姑息行切除者,可降低术后复发、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0.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逐年增加,胆囊结石已成为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广泛应用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胰腺炎及肝硬化等疾病,增加了手术风险.合理地围手术期处理,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我院从2000年对58例老年胆囊良性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