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分析中国黏膜和肢端黑色素瘤中ERBB4基因突变、ERBB4蛋白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9例中国黑色素瘤患者(33例黏膜黑色素瘤,26例肢端黑色素瘤)组织标本, 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法检测ERBB4基因第 18~23外显子突变,免疫组化法检测ERBB4蛋白的表达。结果 ERBB4基因在黏膜黑色素瘤患者中突变率为12.1%(4/33),在肢端黑色素瘤中为7.7%(2/26);ERBB4蛋白在黏膜黑色素瘤中阳性率为84.8% (28/33),在肢端黑色素瘤中为76.9%(20/26)。ERBB4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显著长于ERBB4蛋白阴性表达患者(P=0.011)。结论 中国黏膜和肢端黑色素瘤患者的ERBB4基因突变率较高,检测ERBB4蛋白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在舒尼替尼药效学和药代学途径上ABCG2、FLT3、VEGFR2基因多态性与舒尼替尼治疗后血小板减少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82例接受舒尼替尼单药治疗的晚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治疗前进行ABCG2(rs2231137、 rs2231142),FLT3(rs1933437)和VEGFR2(rs2305948)基因多态性检测,记录患者治疗后血小板减少程度,评价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减少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rs2231137、rs2231142、rs1933437和rs2305948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rs2231142的CC基因型和AA/AC基因型3、4级血小板减少分别为25.0%和47.6%,两组血小板减少程度有显著差异(χ2=4.518,P=0.034)。rs1933437的TT基因型和CC/CT基因型3、4级血小板减少分别为48.7%和25.6%,两组血小板减少程度有显著差异(χ2=4.719,P=0.030)。rs2231137或rs2305948不同基因型之间的血小板减少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国晚期肾透明细胞癌人群应用舒尼替尼治疗后,rs2231142的CC基因型患者比AA/AC基因型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性更小,而rs1933437的TT基因型患者比CC/CT基因型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可能性更大,测定基因型有利于选择合适的舒尼替尼治疗人群,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3.
目的:构建EHEC O157∶H7 EDL933wz3672基因缺失突变体。方法:根据已知的O157∶H7 EDL933基因组全序列,采用pKOBEG介导的Red重组系统,筛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替换z3672基因的阳性克隆,然后FLP位点特异性重组去除两端带有FRT位点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最后通过PCR和测序手段证实。结果:获得了z3672基因缺失而且不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EHEC O157∶H7 EDL933w突变菌株。结论:为进一步研究O157∶H7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
丝瓜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葫芦科丝瓜属植物果实、果皮、种子、花和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并简要介绍了其药理和应用等。指出我国丝瓜属植物资源丰富,对其化学成分进一步系统研究,寻找新药、开发医疗、保健产品及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5.
768例住院患者的调查分析梁龙张惠敏黄建平张湖作者对1995年3月1日全部住院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时点调查。共有患者768例,其中男615例,女153例;初入院634例,复入院134例。年龄17~80(平均43.7±11.3)岁。住院时间1天~34(平...  相似文献   
66.
丝瓜叶化学成分研究(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丝瓜叶中分得化合物L-7,经光谱和化学方法测定L-7为L-7a,L-7b两种三萜皂甙构成的混合物,其结构分别为21β-羟基齐墩果酸-3-O-β-D-葡萄吡喃糖甙(L-7a)和常春藤皂甙元-3-O-β-D-葡萄吡喃糖甙(L-7b)。L-7a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丝皂甙P(Lucyoside P)。  相似文献   
67.
我院自1983年~1995年5月在全髋及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特制的“测试假体”测试334例,无并发股骨劈裂及人工关节松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评价基于体素不相干运动(IVIM)模型计算出的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在鉴别头颈部鳞癌(HNSCC)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间HNSCC及良性淋巴结增生(LNH)患者46例临床资料,其中26例确诊HNSCC患者(男18例,女8例,平均年龄48岁)为A组,20例确诊LNH患者(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41岁)为B组.所有患者均进行3.0 T MR扫描,并于MR检查结束后2周通过手术或穿刺取得病理结果.IVIM-DWI采用13个b值.使用Mann-Whitney检验比较两组间D,D*,f和ADC值,用ROC曲线评价ADC、D和D*值的诊断效能.结果 A组共检出33个淋巴结,B组共检出22个淋巴结(最小直径均>5 mm).A组ADC值为(1.08 ±0.26) ×10-3mm2/s,和B组(1.25 ±0.19)×10-3mm2/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5).A组的D值为(0.57 ±0.12)×10-3mm2/s,B组为(0.74±0.21) ×10-3 mm2/s,A组较B组显著降低(P<0.01).A组的f值为0.20 ±0.02,B组为0.32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组D*值为(120.89 ±26.94)×10-3mm2/s,B组为(68.78±17.71)×10-3mm2/s,A组较B组显著增高(P<0.01).D*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2,大于D值(0.78)和ADC值(0.67).结论 IVIM DWI技术在HNSCC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中是可行的,恶性淋巴结中降低的D值反映了高核浆比,而升高的D*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恶性淋巴结增多的新生血管与组织灌注.  相似文献   
69.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理念和技术研究"川芎-延胡索"药对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和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结合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类药性分析,筛选出川芎和延胡索的主要成分、靶点信息,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获取的靶点信息,筛选核心靶点。利用DAVID在线分析工具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从"川芎-延胡索"药对中筛选得到58个主要活性成分相关作用于靶点220个,主要涉及在癌症、信号传导、免疫、细胞通讯及凋亡等生物学过程中的多条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川芎-延胡索"药对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及协同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其药理学作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0.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及切口局部浸润(I-TAP+LA)麻醉用于腹股沟疝手术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股沟疝手术老年患者60例,年龄61~78岁,体质量45~63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蛛网下腔阻滞,观察组予以I-TAP+LA麻醉。评价麻醉效果,统计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于麻醉前、麻醉后10 min、切皮时、缝皮时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心率、平均动脉压)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切皮时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I-TAP+LA麻醉用于腹股沟疝手术老年患者,效果确切,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