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在BCG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介苗 (BCG)由于其广泛应用的安全性和免疫佐剂作用 ,因而近年来以BCG为载体的重组疫苗研究日益受到重视[1] 。环子孢子蛋白 (circumsporozoiteprotein ,CSP)分子量为 4 0~ 6 0kDa,是一种覆盖于子孢子表面的蛋白 ,是目前已鉴定的子孢子特异性抗原分子 ,也是疟疾疫苗候选抗原之一[2 ] 。本研究将克隆有CSP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 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质粒pBCG/CSP通过电穿孔转化法导入BCG ,观察其在BCG中的表达情况。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试剂、载体及宿主菌 丙烯酰胺、N′,N′ 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42.
一种快速简便的卡介苗基因组DNA提纯方法同济医科大学实验医学研究中心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室,武汉430030梁驹卿,周火明,张大军,李东,皇甫永穆关键词卡介苗;基因组DNA;DNA提纯中图法分类号R392-33.Q343.1卡介苗(BCG)除广泛用于预... 相似文献
43.
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亚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不同基因亚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在宫颈病变中作用.方法 对476例患者宫颈分泌物作病毒分型.其中238例在阴道镜下多点取活组织病理检查,根据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三组:(1)正常或炎症组,共43例;(2)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共152例;(3)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组,包括宫颈浸润癌共43例.根据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HPV-DNA)亚型分布,分析HPV感染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中HPV阳性率达90.5%,原位癌及浸润癌达100%,正常或炎症组、LSIL组、HSIL组HPV感染者分别占48.6%、67.7%、90.5%,HSIL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0.001).宫颈病变存在多重HPV感染.结论 宫颈病变患者感染HPV-52、16、51、58、68、CP8304、11型较多见,HPV-16、52、58、31、CP8304、33、18型致癌性较强,多重HPV感染可能促进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44.
45.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裂殖子表面抗原2基因在M.smegmatis mc2155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裂殖子表面抗原2(merozoitesurfaceantigen2,MSA2)基因重组BCG疫苗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电穿孔转化法将重组质粒pBCG/MSA2导入耻垢分枝杆菌(M.smegmatis)mc2155中,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并经PCR鉴定的重组M.smegmatismc2155培养于middlebrook7H9broth(M7H9)培养基,并添加10%M7H9enrichmentADC和0.05%Tween80,48~72?h后于45℃进行30?min的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结果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结果均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31×103的位置上可见明显的蛋白条带,并与MSA2基因编码序列推断的Mr相符.结论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2可在M.smegmatis中表达,这些结果将为恶性疟原虫多价BCG疫苗的研制提供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