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79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31.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诱导的急性氧化应激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形态、生存率及衰老标记蛋白30(senescence marker protein30,SMP30)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过氧化氢(0μmol·L-1、100 μmol·L-1、200 μmol·L-1、300 μmol·L-1)处理人晶状体上皮细胞24 h,建立不同浓度急性氧化应激模型,通过光镜观察、MTT分析细胞形态、生存率,Western blot检测SMP30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过氧化氢处理细胞24 h后,100 μmol·L-1处理组和200 μmol·L-1处理组细胞密度、生长活力下降,细胞形态改变,开始出现变圆变大的细胞,胞体拉长,边界不清;300 μmol·L-1处理组细胞密度明显降低,细胞出现破碎,溃解.随着过氧化氢浓度的增高,细胞生存率逐渐下降,各处理组与对照组(Oμmol·L-)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在对照组及100 μmol·L-1处理组、200 μmol·L-1处理组晶状体上皮细胞SMP30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73±0.055、0.464±0.058、0.442±0.050,100 μmol·L-1处理组、200 μmol·L-处理组SMP30蛋白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100 μmol·L-1处理组和200 μmol·L-1处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氧化应激状态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形态改变,生存率下降,SMP30蛋白表达上调,SMP30蛋白可能参与晶状体上皮细胞急性氧化应激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232.
目的研究去整合素kistrin对兔后发性白内障模型晶状体上皮细胞中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s,FAK)mRNA和其下游因子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kistrin降低兔后发性白内障形成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8只新西兰大白兔均行右眼透明晶状体囊外摘出术(extracapsular lens extraction,ECLE)建立后发性白内障模型。随机将8只术眼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眼),术毕实验组囊袋内注入80μg.L-1kistrin0.2mL,对照组注入等量林格氏液。随机选4眼左眼为空白组。术后14d取残留的晶状体囊袋行RT-PCR检测FAK和ERK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兔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空白组)FAK和ERKmRNA表达量少,分别为1.476±0.802、0.576±0.035。ECLE术后14d对照组FAK和ERK mRNA表达量分别为6.496±1.501、1.158±0.573,实验组分别为6.060±1.512、1.262±0.329,2组表达量均较空白组显著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兔后发性白内障形成的早期,FAK及ERK基因表达上调。应用kistrin未改变此两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  相似文献   
233.
  目的 观察精子蛋白(SP)32/OY-TES-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病理科收检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30例RB患儿的石蜡标本纳入研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15例RB组织、12例非肿瘤病变视网膜组织及22例眼部正常组织中SP32/OY-TES-1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0例RB组织和24例正常视网膜组织中SP32/OY-TES-1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对比分析SP32/OY-TES-1 mRNA和蛋白表达与RB患儿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的相互关系。结果 RB组织、非肿瘤病变视网膜组织、眼部正常组织SP32/OY-TES-1 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86.7%、16.7%和36.4%。不同性别(χ2=0.744)、年龄≤2岁和>2岁(χ2=1.178)、临床分期(χ2=1.188)、肿瘤大小(χ2=0.216)、肿瘤分型(χ2=1.885)之间SP32/OY-TES-1基因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32/OY-TES-1蛋白在RB中的表达率为73.3%,在正常视网膜组织中则不表达。不同性别(χ2=1.000)、年龄≤2岁和>2岁(χχ2=0.403)、不同肿瘤大小(χ2=2.274)、不同肿瘤分型(χ2=0.138)之间SP32/OY-TES-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χ2=6.193)、视神经是否浸润(χ2=4.535)之间SP32/OY-TES-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32/OY-TES-1高表达于RB组织中;SP32/OY-TES-1蛋白在RB组织中的表达率与视神经浸润和临床分期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4.
235.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58例(6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的术前、术中、术后及随访的护理体会。结果术前护理应重视心理护理,术中护理的关键点是消除紧张情绪,配合手术,术后护理主要是观察术眼前房、眼压及滤过泡情况,出院指导应教会患者正确按摩眼球的方法及定期复查。术后随访6~12个月,术后6个月眼压控制率为86.36%。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对保证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36.
目的比较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intraocu-larlens,MIOL)和单焦点人工晶状体(monofocalintraocularlens,SIOL)植入术后患者远期视觉质量的改善情况,以进一步完善MIOL植入眼远期视功能的研究。方法观察2000~2004年在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共69例98眼,其中双眼MIOL16例,双眼SIOL13例,单眼MIOL20例,单眼SIOL20例,术后随访时间>7月,分别检查术后非矫正近、远视力,矫正近、远视力,屈光,问卷调查术后满意度、视觉症状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0.38%(47/52)的MIOL眼非矫正近视力≥0.4,优于SIOL眼的21.74%(10/46)(χ2=53.174,P<0.01,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植入MIOL眼视近时屈光度明显小于植入SIOL眼(χ2=25.695,P=0.000<0.05,差异具显著性);非矫正远视力、矫正远视力及矫正近视力MIOL眼与SIOL眼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眼植入MIOL组视近使用眼镜频率明显少于其他3组(t=9.774,P=0·000<0·01),双眼植入MIOL者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3组(t=3·637,P=0·001<0·01),双眼植入SIOL、单眼植入SIOL及单眼植入MIOL组之间使用眼镜频率及术后满意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双眼植入MIOL后远期可获得较SIOL更好的视觉质量,但单眼植入MIOL则没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37.
目的了解白内障摘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属光状态。方法我院行白内障摘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的老年性白内障21例(30眼),在术后3月均采用相同的标准,存暗窄用点状检影镜50em距离进行小瞳孔检影验光,并详细记录屈光度及矫正视力。结果近视14眼,其中9眼为单纯近视,5眼为近视散光;远视7眼,均为远视散光;混合性散光2眼;无屈光异常7眼。裸眼视力:远视力达1.0以上者19眼;0.4—0.8者11眼,其矫正视力有10眼达1.0以上,1眼为0.9。结论白内障摘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明显优于只提高远视力的单焦点人工晶状体。  相似文献   
238.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眼早期视觉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比较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IOL)植入术后早期患者的视觉质量改变,评价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从我院住院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选择病例44例(6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MIOL组植入AMOArraySA40N,SIOL组植入Allergan SI40NB.术后1天查远、近视力,3个月对患者进行远、近视力、对比敏感度(CS)、色觉、视野及拟调节力等视功能的检查,问卷调查视物情况及视觉症状.结果MIOL眼具有与SIOL眼一样良好的裸眼远视力,两组分别为1.00±0.27、0.89±0.23(P>0.05),裸眼近视力MIOL眼明显优于SIOL眼,分别为0.86±0.27、0.45±0.14(P<0.05);两组患者的CS在低、中空间频段均位于正常范围内,高空间频段均有部分病例稍下降,异常率两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色觉无异常;自动视野计检查发现MIOL组1例(1只眼)视野缺损,其余患者视野正常;MIOL眼焦深大于SIOL眼,分别为+1.0D~-3.5D、+1.0D~-1.0D;多数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MIOL组近距离作业满意度高于SIOL组(85.71%、34.78%,P<0.05);近用镜脱镜率MIOL组57.14%,SIOL组无人能脱镜;两组患者视觉症状均较少.结论两种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CS改变无差别,但MIOL植入术后近视力更好,焦深更广,减少了患者对近用镜的依赖,患者的满意度高,植入MIOL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39.
不用粘弹剂的连续环形撕前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少健  梁皓  李霞 《眼科新进展》2005,25(3):262-263
目的探讨不用粘弹剂,而通过前房雏持器(anteri-orc hamber maintainer,ACM)用平衡盐溶液(BSS)来维持前房深度,完成连续环形撕前囊(continuous curvilinear anterior capsulorhexis,CCC)的效果。方法将各种白内障患者846例(904眼)随机分成2组进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或超声乳化吸出术,其中ACM组451例489眼,对照组395例415眼。结果ACM组中,430眼能顺利完成CCC,直径约5.5-6.0mm,前囊撕开口光滑;对照组中375眼能顺利完成CCC。两组患者年龄、例数、晶状体核硬度及CCC成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ACM用联BSS来代替粘弹剂作前房填充,能顺利完成连续环形撕前囊,获得与粘弹荆相同的效果,因此在白内障手术中可替代粘弹剂用于CCC,从而减少白内障术中粘弹剂的使用,减少手术费用。  相似文献   
240.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眼对比敏感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对比敏感度的改变情况,并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者进行比较。方法我院住院的老年性白内障44例(60眼),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眼,均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A组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B组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术后1天检查远、近视力,3月进行远、近视力及对比敏感度等视功能的检查,并问卷调查视物情况及视觉症状。结果A组具有与B组一样良好的非矫正远视力(分别为1.00±0.27和0.89±0.23,P>0.05),非矫正近视力A组明显优于B组(分别为0.86±0.27和0.45±0.14,P<0.05);两组患者对比敏感度在低、中空间频段均位于正常范围内,高空间频段则有部分病例稍下降,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A组近距离作业满意度高于B组(85.71%3、4.78%、P<0.05);脱镜两组患者视觉症状均较少(10.00%、3.33%,P>0.05)。结论两种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对比敏感度改变无差别,但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近视力更好,减少了对近用镜的依赖,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