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6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92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114篇
综合类   230篇
预防医学   1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研究Narcotrend(NT)麻醉深度监测仪与闭环肌松注射系统(Close-Loop Muscle Relaxant Injection System,CLMRIS)联合应用于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352例择期全身麻醉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经验组(E组即对照组),NT组(N组),CLMRIS组(C组),NT与CLMRIS联合组(NC组),每组88例。E组依据麻醉医师临床经验判断实施麻醉;N组依据NT监测指导实施麻醉;C组依据CLMRIS指导肌松药使用;NC组联合使用NT及CLMRIS指导实施麻醉及肌松药使用。以入室(T0)、诱导即刻(T1)、插管(T2)、切皮(T3)、进腹(T4)、探查(T5)、关腹(T6)、缝皮(T7)、意识恢复(T8)、气管拨管(T9)、出室(T10)等11个时间点,观察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NT分级(NTS)、NT指数(NTI)、肌松计数、TOF值、麻醉用药总量、插管时间(T2~T1)、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插管评级、出室时镇静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4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均较平稳;NC组MAP、HR变化更为平稳(P<0.05);E组T8~T10各时点RR、SpO2较低(P>0.05)。NC组NTS、NTI处于麻醉目标者较多(P<0.05);C、NC组肌松计数、TOF值于T3~T8时较低(P<0.05),T9~T11时较高(P>0.05)。诱导期药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主要产生于维持阶段。维持期NC组麻醉用药最小,E组最大(P<0.05);C组肌松及N组镇静镇痛药与N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NC组插管时间最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最短、Copper评级、Ramsay评分最适宜(P<0.05)。4组术中知晓无差异(P>0.05),NC组无不良反应。结论 NT麻醉深度监测仪与闭环肌松注射系统联合应用于全身麻醉,提高了全身麻醉的安全性。麻醉可控性强,诱导维持平稳,苏醒彻底及时,使用较少的麻醉药物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并可降低全身麻醉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总结采用可旋转绞链膝假体二期翻修方法 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感染的体会.方法 对1999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的12例(14膝)TKA术后感染患者,采用一期清创加自制含抗生索骨水泥植入,可旋转绞链膝假体二期翻修方法 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获6~3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其中10例12膝治愈,1例再次行二期置换后治愈,1例因软组织条件太差致感染无法控制截肢.结论 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采用二期翻修方法 治疗,效果确切,采用可旋转绞链膝假体翻修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肾移植术后合并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4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41.7岁,肾移植后使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和糖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其中1例于术后第2天采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PRES的起病时间为术后4~17 d,平均为10 d,患者均于起病后2 d内进行MRI检查.结果 MRI结果提示,PRES病变累及顶叶4例,枕叶3例,额叶2例,小脑2例,桥脑1例,基底节区1例,病变占位效应均不明显.顶枕叶、额叶病变位于皮层下白质,其中1例累及皮质,为双侧大致对称性分布的斑片状影.病变区T1WI呈低、等信号,T2WI及冠状位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像呈高信号.3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呈等信号,1例呈略低信号;4例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均表现为高信号,其中1例病变周边DWI表现为高信号,ADC图为等信号.结论 肾移植术后合并RPES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特别是DWI及ADC图,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4.
分光光度法测定咳特灵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化  陈竹  梁斌  冯子坤  赵俊 《中国药师》2009,12(11):1535-1536
目的:建立咳特灵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510nm。结果:芦丁在0.0387~0.1160mg&#183;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n=5);回收率为99.98%,RSD为2.05%(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凯纷)与芬太尼配伍及单纯芬太尼用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70例择期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芬太尼20μg/kg(A组),凯纷50mg+芬太尼10μg/kg(B组)分别于术后6、12、24、48h记录生命体征、VAS评分、自控静脉镇痛按压次数、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结果:术后两组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显著性;VAS评分、自控静脉镇痛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等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凯纷与芬太尼联合用于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6.
董吴平  吴刚  梁斌 《中国热带医学》2009,9(7):1312-1312,1377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临床特征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脊柱结核患者抗痨加手术治疗,治愈36例,治愈率达94.7%,1例胸椎结核并不全瘫患者大部分恢复,扶拐行走,1例颈椎结核并全瘫患者未恢复。结论应该强调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早期积极抗痨加手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7.
股骨干骨折在儿童骨折中最常见,临床治疗方法多样。现将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2月间收治并随访的157例儿童股骨干骨折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钛合金锁骨钩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疗效,并对术式、操作技术和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探讨.方法 对52例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行锁骨钩板治疗,喙锁韧带不予探查和修复.结果 获得随访的32例患者中,手术疗效优25例,良6例,差1例.疗效差的1例4周后钩端滑脱,复位部分丢失,15周后取出.其余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患肩主观感受良好,X线表现总体良好.结论 锁骨钩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安全有效,严格的术中操作和恰当的术后处理对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9.
输入袢梗阻是胃大部切除毕Ⅱ式重建术后的少见并发症,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的输入袢梗阻更罕见。现将我们遇到的2例病例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最佳方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期分别行颈胸部、脊柱、上腹部、下腹部和四肢等四个部位手术患者400例实施术后静脉镇痛,每部位患者100例。每部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镇痛泵配制方案Ⅰ组:芬太尼20μg/kg;Ⅱ组:芬太尼10μg/kg+氟比洛芬酯0.8-1mg/kg;Ⅲ组:芬太尼10ng/kg+氟比洛芬酯1.6~2mg/kg;Ⅳ组:芬太尼10μg/kg+氟比洛芬酯0.8~1mg/kg,并于麻醉前静注氟比洛芬酯0.8~1mg/kg。各组镇痛泵均以0.9%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镇痛期间观察患者48小时内镇痛效果(VAS法)、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四个手术部位患者各组在术后镇痛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明显差异;各手术部位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第Ⅲ、Ⅳ组均明显优于第Ⅰ、Ⅱ组(P〈0.01),且下腹部和四肢部位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第Ⅳ组明显优于第Ⅲ组(P〈0.05);各手术部位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第Ⅱ、Ⅲ、Ⅳ组均明显低于第1组(P〈0.05)。结论:①氟比洛芬酯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可明显增加镇痛效果,降低芬太尼用量,减少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②氟比洛芬酯剂量增加可明显增加各部位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⑧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以明显增强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等)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