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复方血立停在0.21~0.856g/kg剂量下,对慢性醋酸型和无水乙酸型大鼠胃溃疡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39~59%和61~82%(P<0.01),并能促进慢性溃疡愈合;对幽门结扎型大鼠胃溃疡的发生率降低20~70%(p<0.01),大剂量时胃酸分泌减少。结果表明复方血立停具有保护和治疗溃疡作用,其效应与甲氰咪胍相似。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健康家兔晶状体拉曼光谱与晶状体蛋白构象的关系。方法:采用532nm激光激发健康家兔晶状体,测定其拉曼谱峰并计算酪氨酸残基双峰的强度比。结果:归属了家兔晶状体拉曼光谱中出现的谱峰并讨论了晶状体蛋白侧链酪氨酸的微环境。结论:家兔晶状体蛋白二级结构以折叠为主,而酪氨酸残基则大部分暴露在外。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与依达拉奉(ED)联合应用对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率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饥饿、疲劳、高脂饮食等复制大鼠气虚血瘀模型,再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2 h,再灌注治疗72 h后,观察EGb、ED及EGb+ED组对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率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Gb、ED及EGb+ED组均能降低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凋亡细胞数(P<0.01),下调bax基因表达,上调bcl-2基因表达,减轻神经细胞损伤(P<0.01),两药联用变化趋势更明显。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和依达拉奉能降低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增加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的bcl-2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共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4.
在机能实验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模式、加强科研实践、增加设计性实验等是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比较青年猫与老年猫大脑皮层第一躯体感觉区(SI区)髓质中胶质细胞和S100蛋白免疫阳性细胞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阳性细胞的年龄相关性形态学变化, 探讨该变化的原因及其在老年性躯体感觉功能衰退中的意义.方法 选青年猫与老年猫各4只,用改良的Holzer结晶紫染色显示SI区髓质中所有胶质细胞,并用成年动物Golgi法显示其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法)显示S100蛋白免疫阳性(S100-IR)细胞及GFAP免疫阳性(GFAP-IR)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BI-2000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计数SI区髓质中的胶质细胞、S100-IR细胞及GFAP-IR细胞的数量,测定S100及GFAP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和阳性细胞面积比.结果 与青年猫相比,老年猫SI区髓质中胶质细胞、S100-IR细胞及GFAP-IR细胞密度显著增加(P<0.01),S100-IR细胞及GFAP-IR细胞占胶质细胞的比例均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平均吸光度值及阳性细胞面积比也显著增大(P<0.01);星形胶质细胞胞体膨大,突起稠密、粗大.结论 衰老过程中,猫SI区髓质中存在明显的反应性胶质化, 其中星形胶质细胞对衰老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6.
苯巴比妥对ICR小白鼠的急性毒性及药效均呈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差异,夜间用药的毒性高于白昼用药,死亡峰值时在21:29,反之,白昼用药催眠作用起效快,维持时间久,血药浓度高,半衰期短,在较低的血药浓度下仍能维持有效的催眠作用,结果表明苯巴比妥的毒性及药效的昼夜节律性差异并非完全取决于其药物动力学的昼夜差异,而可能是主要依赖于动物的敏感性的昼夜差异。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定量分析醋氨酚、布他比妥和咖啡因联用的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变化,以确定合适的联用比例和联用剂量。方法 采用醉方均匀设计法设置7个水平联用比例和剂量,用小鼠甩尾法作镇痛试验,综合数理分析结果和专业知识,再经确定性试验证实;采用参数法分析的急性毒性数据。结果 (1)醋氨酚40.7mg/kg,布他比妥6.4mg/kg和咖啡因5mg/kg联用效果较好,其联用比例为8.1:1.25:1;(2)3药联用有协同作用;(3)联用的急性毒性未见增强。结论 醋氨酚,布他比妥和因联用(8.1:1.25:1)镇痛效应增强,但毒性未增(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8.
鹞落坪半夏的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植物品种鹞落坪半夏的药理及急性毒性,并与半夏进行对比。方法及结果:鹞落坪半夏煎剂2g/kg在小鼠二氧化硫致咳实验中可使咳嗽潜期延长,咳嗽次数减少(P<0.01),作用与等剂量的半夏差异无显著意义;在家猫喉上神经致咳实验中用药后致咳电阈提高,咳嗽次数减少(P<0.01),止咳强度与等剂量的半夏差异无显著意义,但作用较快;在家猫阿朴吗啡催吐实验中,呈现明显止吐作用,与半夏基本相近;在大鼠痰液分泌实验中未见祛痰作用。小鼠灌服及腹腔注射的最大耐受量为25g/kg。实验表明,鹞落坪半夏有明显止咳、止吐作用。  相似文献   
29.
复方丹参注射液预防大鼠术后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大鼠术后腹腔内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 48只SD大鼠 ,制作一种术后腹腔内粘连的模型。术后随机分为 4组 ,关腹前腹腔灌注大、小剂量的复方丹参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生理盐水注射液 ,术后第 10天进行大体粘连程度分级。结果 两个剂量复方丹参注射液组术后腹腔内粘连的程度均小于地塞米松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有效预防术后腹腔内粘连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丹参葡萄糖注射液对犬急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冠脉结扎法建立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静脉滴注给药前、后各时间段心率、心肌缺血范围和缺血程度及梗塞心肌的比率。结果:丹参葡萄糖注射液(0.8、3.2g/kg)能不同程度减轻心肌缺血程度(∑-ST)和缺血范围(N-ST),显著的缩小心肌梗塞区域。结论:丹参葡萄糖注射液能明显改善心肌缺血。缩小心肌梗塞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