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08篇 |
免费 | 113篇 |
国内免费 | 5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3篇 |
儿科学 | 6篇 |
妇产科学 | 9篇 |
基础医学 | 114篇 |
口腔科学 | 20篇 |
临床医学 | 256篇 |
内科学 | 92篇 |
皮肤病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35篇 |
特种医学 | 123篇 |
外科学 | 316篇 |
综合类 | 600篇 |
预防医学 | 259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249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288篇 |
肿瘤学 | 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73篇 |
2020年 | 56篇 |
2019年 | 48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99篇 |
2013年 | 100篇 |
2012年 | 126篇 |
2011年 | 107篇 |
2010年 | 119篇 |
2009年 | 151篇 |
2008年 | 130篇 |
2007年 | 113篇 |
2006年 | 101篇 |
2005年 | 95篇 |
2004年 | 90篇 |
2003年 | 80篇 |
2002年 | 75篇 |
2001年 | 83篇 |
2000年 | 46篇 |
1999年 | 47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38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1974年 | 2篇 |
1961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41.
目的探讨[足母]甲瓣切取术后供区修复的方法,减少供区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足母]甲瓣切取术后25例[足母]趾创面,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处理,其中采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9例,采用足背或足底局部带蒂皮瓣修复12例,采用第二足趾皮甲瓣修复4例。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其中2例游离皮瓣在术后6个月进行二期削薄,外观和功能满意。第二趾皮甲瓣修复后的功能在3种方法中效果最好。结论根据[足母]甲瓣供区的缺损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即时修复,能最大限度减少供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供区覆盖的新方法,以减少供区并发症。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12月,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肢体创伤的同时,采用逆转腹壁浅动脉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8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部位:手背侧损伤伴肌腱缺损骨外露2例,足部开放性骨折伴皮肤缺损2例,小腿Gustilo Ⅲ型开放性骨折伴皮肤缺损3例,前臂掌侧皮肤缺损伴肌腱外露1例。腹壁供区伤口直接缝合。结果移植股前外侧皮瓣全部成活。逆转腹壁浅动脉皮瓣完全成活7例,1例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股前外侧皮瓣供区伤口平均15d愈合,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股前外侧皮瓣供区愈合平整,色泽均衡,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完全正常。腹壁伤口仅留线状瘢痕。结论应用逆转腹壁浅动脉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是一种实用而又有创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
骨间前血管前臂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目的:报道改进前臂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腕背以远的皮肤缺损创面,设计以骨间前血管腕背支为血管蒂,沿前臂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轴切取皮瓣逆向转位修复。结果:临床应用8例,皮瓣全部皮活。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该皮瓣切取方便,血供可靠,不累及前臂主要血管,适于修复虎口、腕背及手背等处较大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手部皮肤撕脱伤的原位修复的具体方法及相关治疗结果,并评价该方法的实用性.方法 通过吻合血管对手部皮肤撕脱伤进行原位修复共21例.①清创后皮肤静脉与基部断端吻合,适用于撕脱皮肤中含有静脉者,本组8例;②拇指吻合动脉和静脉,而手掌侧或背侧撕脱皮肤加压包扎,适用于手掌或手背撕脱合并有拇指脱套伤,本组7例:③指根部动、静脉移植吻合,掌、背侧撕脱皮肤原位修复加压包扎,适用于全手脱套伤、皮肤撕脱至指蹼以远者,本组6例.结果 16例撕脱皮肤完全成活,4例大部分成活,其中3例为直接吻合静脉者,1例为手掌部撕脱合并拇指皮肤脱套伤者,均为掌心皮肤坏死,范围为2 cm×3 cm,二期经游离植皮而愈.1例大部分坏死,为全手脱套伤者,手指部分完全坏死,二期行截肢术.随访1.0~2.5年,20例保肢成功者手掌外观及色泽接近正常,但瘢痕比较明显,皮肤轻度萎缩,感觉S2~S3级,手指伸、屈功能满意,重返工作岗位.结论 对手部皮肤撕脱伤进行分类,采用不同的显微外科吻合血管技术,行皮肤原位回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6.
病历摘要
患者,女,42岁,交通伤致右肘、腕关节肿胀伴畸形3 h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好,右肘、腕关节轻度肿胀、畸形,无开放性伤口.右手感觉、运动正常,患肢桡动脉搏动正常,末梢皮温、充盈正常. 相似文献
47.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nerocutneous vessels on perforator flap blood supply and survival area. Methods Thirty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The study of the vasculature and nerve disposition of rat dorsum was performed with 10 rats of one group. According to the study,a distal rectangle neurocutaneous flap based on deep circumflex iliac artery perforator, 10 cm long and 3 cm in the width, was elevated on the rest rats, and sutured back to the original situation. The axi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flap paralleles the posterior median line,while the control group flap's angulated about 30° with it. The blood flow of the flap was assessed by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on the 1st and 7th day after surgery. The surviving rate and the capillary density of flap were assessed on the 7th day after surgery. Results The rat deep circumflex iliac perforator artery was a constant perforator artery, with an nutrition area about 4 cm× 3 cm. The dorsal cutaneous nerves run along the dorsomedian line, nourished by rich vessels. The blood perfusion 1st day after surgery was 42.85%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37.94%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1 ).On the 7th day, it was 84.07%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58.55%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1). The mean survival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83.93%,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s 59.95% (P<0.01),and the density of the blood vessels was higher in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control group's. Conclusion The neurocutaneous vessels can improve the flap survival condition, which make the perforator flap bigger and safer.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手指末节指掌侧浅静脉分布规律,指导指末节离断再植术.方法 取100例手指标本分别进行乳胶灌注显微解剖法、断层解剖法、明胶-氧化铅灌注显微-解剖加X线摄片法研究指末节掌侧浅静脉的解剖学特点.临床对10例13指的离断末节指,进行吻合掌侧浅静脉的再植术.结果 在甲根水平通常可以找到1~3条指掌侧浅静脉,管径为0.2~0.5 mm.10例13指末节指离断再植均获成功.术后随访3~18个月,外观功能良好.结论 末节指掌侧浅静脉分布具有规律性,末节指再植吻合掌侧静脉有利于提高再植的成功率,并能减少其他静脉回流方法所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9.
食管重建术在小儿食管化学性烧伤瘢痕狭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食管重建术治疗小儿化学性烧伤后瘢痕狭窄的经验。探讨此疗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本组28例均应用保留横结肠左动脉升支和经胸骨后隧道顺蠕动间置结肠,行结肠食管颈部吻合20例,结肠咽腔吻合8例,手术时间为伤后3周-1年,其中10例在伤后3-4周内手术,结果 无手术死亡,术后颈部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术后气管切开1例。经治疗后进普食均顺利,随访1-22年,患儿发育正常。结论 小儿食管化学性烧伤后瘢痕狭窄应积极采取胸骨后横结肠代食管,行食管结肠颈部吻合或结肠咽腔吻合。 相似文献
50.
白芨加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白芨加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了解此方法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21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通过动脉导管注入白芨微粒和明胶海绵颗粒,阻断肌瘤供血。结果:血管造影发现子宫肌瘤主要由双侧子宫动脉供血,血供丰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肌瘤部位血管征象消失,治疗后3-6个月随访结果表明:肌经治疗前缩小38%-90%,临床症状改善,1例因感染而行子宫切除。结论:白芨加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子宫肌瘤近期临床效果好,远期疗效尚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