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2篇 |
综合类 | 27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4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4篇 |
1998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人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培养及其表面标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目的:在人外周血中有效地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并鉴定其表面分子的表达,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人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在6孔板上贴壁2h,然后吸去悬浮细胞,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群体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因子组合,刺激树突状细胞(DC)增殖,分化。用标有荧光素的单抗标记培养细胞,在激光共聚共焦显微镜下拍摄标记有荧光素的细胞,在流式细胞仪上分析所培养的细胞。结果:该细胞直径在10-20μm,培养14天后,CD1a^ 48%,CD83^ 97%,CD40^ 33%,人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 95%,CD80^ 98%,CD86^ 93%,CD83是DC的成熟标记。结论:该方法是一种可靠的诱导和培养DC的方法,对于乳腺癌患者还可通过动员等措施进一步提高DC的分离率。 相似文献
62.
乳腺癌染料法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前哨淋巴结活检 (sentinellymphnodebiopsy,SLNB)技术的临床应用 ,有可能改变乳腺癌外科治疗中常规行腋窝淋巴结解剖 (axillarylymphnodesdissection ,ALND)这一历史[1] 。我科自 2 0 0 0年 7月以来 ,采用 1%异硫蓝 (1%isosulfanblue)对5 2例乳腺癌患者开展了SLNB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并就其临床价值进行初步探讨。一、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 5 2例均为女性。年龄 38~ 74岁 ,平均 5 1.3岁。T134例 ,T2 18例 ,腋淋巴结扪诊均未见肿大。全组行乳腺癌改… 相似文献
63.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染料和手术时机选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通过乳腺淋巴引流动物模型及临床乳腺癌来研究染料法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合适染料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以12只雌性成年兔第2对乳腺的淋巴引流模型来观察异硫蓝组,美蓝组和两者联合组淋巴结依次染色的时间,枚数和褪色的时间。在12例乳腺癌患者行SLNB时进行仔细观察。结果:通过动物模型发现,异硫蓝组和联合组淋巴结染色的时间明显短于美蓝组,淋巴结染色的枚数明显多于美蓝组;异硫蓝组褪色的时间明显快于美蓝组和联合组,12例乳腺癌患者中有11例注射异硫蓝后30秒-45秒发现淋巴管开始染色,2分钟内即可发现染色的淋巴结。结论:成年雌性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乳腺淋巴引流模型,可用于SLNB的研究。异硫蓝和美蓝联合使用具有互补性。我们推荐1%异硫蓝行乳腺癌SLNB时间为注射染料后1分钟。 相似文献
64.
三苯氧胺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子宫和卵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选择54例采用三苯氧胺(TAM)治疗的绝经期后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观察药物对子宫和卵巢的影响,以期制定相应对策,方法:采用妇科检查,盆腔B超,定期随访等,结果:服用TAM后,子宫内膜明显增厚,其中5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3例子宫肌瘤,5例卵巢囊肿,结论:TAM具有导致子宫内膜病变,促进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诱发卵巢囊肿等副作用,停药后,单纯性卵巢囊肿可以自行消失,子宫内膜增厚可逐渐恢复,因此应该对长期服用TAM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患者血清瘦素变化以及与临床和血生化指标的关系,评估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对113例CKD 5期患者和76例健康人进行横断面研究,并对PTX成功组(n = 23)和PTX失败组(n = 4)进行随访,记录其临床特征?血生化及血清瘦素水平?结果:在健康男性人群,血清瘦素水平与年龄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呈正相关,与血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呈负相关;健康女性中,血清瘦素水平与BMI呈正相关?与健康人相比,CK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无明显差异?男性患者血清瘦素与BMI?血糖?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Alb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负相关;女性患者血清瘦素与BMI?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和TG正相关,与HDL-C负相关?PTX成功组术后血瘦素升高值与增高的体重?Hb?Hct以及下降的血iPTH值呈正相关,手术未成功组无上述变化?结论:CKD 5 期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健康人无差异,但与患者异常的骨矿物质代谢?造血和营养有关,成功的PTX使血清瘦素升高并与上述指标改善相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比较表柔比星序贯紫杉醇或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分析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4月初诊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75例,37例采用表柔比星序贯紫杉醇方案化疗分为A组;38例采用表柔比星序贯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化疗分为B组,分析新辅助化疗前、新辅助化疗第5周期前、手术前患者乳腺核磁(平扫+增强 3.0T)结果变化,并于8周期化疗后行手术治疗,以进一步评价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总缓解率分别为78.38%和76.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病理完全缓解率(pathological completely response,pCR)分别为5.41%和2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亚组分析显示,2组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s,HR)阳性pCR率,A组4.17%稍小于B组13.79%(P > 0.05),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pCR率,A组7.69%小于B组44.44%(P >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05%和52.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紫杉醇与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HER2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总缓解率和安全性相似,患者均可获益;与HR阳性患者相比,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数值上明显提高患者的pCR率(44.44%>7.69%),虽P > 0.05,但揭示了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增加新辅助化疗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pCR率的趋势,可以推测,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可能会取得更好获益,当然此推测需要后续实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7.
目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是目前临床普遍开展的第2代PTH水平的检测方法,同时识别全长(1~84)PTH及(7~84)PTH片段,而第3代PTH(wPTH)检测法可特异性识别(1~84)PTH片段,因而受到临床的重视?本文旨在以慢性肾脏病伴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TX)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在术中不同PTH片段水平的变化特点?方法:记录58例在本院行PTX的患者术中血浆不同PTH片段的值?分别通过2代和3代PTH检测法测量患者血浆iPTH和(1~84)PTH的水平,(7~84)PTH水平为血iPTH和(1~84)PTH水平的差值?结果:不同PTH片段在术前基线,腺体切除后10?20 min时均两两显著正相关(P < 0.001)?甲状旁腺切除后10 min,血iPTH?(1~84)PTH?(7~84)PTH水平分别降至术前的(19.3 ± 9.5)%?(12.7 ± 8.1)%?(26.7 ± 12.1)%,术后20 min进一步降至(14.1 ± 5.9)%?(7.9 ± 4.4)%?(20.9 ± 8.5)%?结论:2代和3代PTH检测法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TX可显著降低严重SHPT患者血浆不同PTH片段的水平,以血(1~84)PTH下降最为快速? 相似文献
68.
乳头溢液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头溢液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5%~10%。2002年10月~2004年8月我科手术治疗53例乳头溢液病例,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3例均为女性,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40.1岁。血性溢液32例,浆液血性14例,浆液性7例。其中1例为双乳单导管,2例单乳双导管,50例单乳单导管溢液。溢液的时间为7天至2年,平均为6个月。50例不能扪及肿块;3例近乳晕区可扪及1.0~2.0cm的肿块,界尚清,质中等,挤压有血性和浆液血性溢液。乳头溢液与乳腺疾病的关系见表1。1.2治疗方法术前轻压乳晕周围,观察溢液乳管在乳晕大致走向和位置,选最… 相似文献
69.
三苯氧胺对乳腺癌患者子宫卵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苯氧胺(tamoxifen,TAM)是一非甾体类抗雌激素制剂,广泛用于治疗乳腺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也发现其可诱发子宫内膜癌和卵巢囊肿。1995年1月~1999年6月,我们对62例TAM治疗的绝经前后乳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三苯氧胺对子宫和卵巢的影响,并探讨对策。1材料与方法 62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5岁(37~72岁),其中17例为绝经前,45例绝经后。三苯氧胺持续给药,每天2次,每次10mg。治疗前所有患者行妇科检查及盆腔B超检查未发现子宫及卵巢病变,并且无相关内分泌疾病。绝经前… 相似文献
70.
新型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在选择性腋窝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经前哨淋巴通道(SLC)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新技术,判断腋窝淋巴结状态及指导选择性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方法 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通过前哨淋巴通道行SLNB.根据前哨淋巴结(SLN)的术中病理结果行选择性ALND的患者为A组,其中SLN为阳性,行ALND为A1组,SLN为阴性,仅行SLNB为A2组;无论SLN状态,SLNB后均行ALND的患者为B组.结果 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共11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SLNB,检出i12例,A1组28例,A2组25例,B组59例.联合法和染料法检出率为分别为98.1%(102/104)和100.0%(10/1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阴性率为2.30%(2/87),假阳性率为0.89%(1/112).检出SLN1~4枚,共146枚,平均1.3枚.ALND组(A1+B)并发症发生率(52.9%)高于SLNB组(A2)并发症发生率(4.0%)(x~2=15.9675,P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