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19篇 |
免费 | 108篇 |
国内免费 | 6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0篇 |
儿科学 | 21篇 |
妇产科学 | 42篇 |
基础医学 | 83篇 |
口腔科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394篇 |
内科学 | 165篇 |
皮肤病学 | 26篇 |
神经病学 | 18篇 |
特种医学 | 7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9篇 |
外科学 | 97篇 |
综合类 | 652篇 |
预防医学 | 258篇 |
眼科学 | 14篇 |
药学 | 241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244篇 |
肿瘤学 | 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51篇 |
2021年 | 86篇 |
2020年 | 73篇 |
2019年 | 50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110篇 |
2013年 | 85篇 |
2012年 | 106篇 |
2011年 | 103篇 |
2010年 | 98篇 |
2009年 | 71篇 |
2008年 | 92篇 |
2007年 | 111篇 |
2006年 | 85篇 |
2005年 | 92篇 |
2004年 | 78篇 |
2003年 | 65篇 |
2002年 | 52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86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63篇 |
1997年 | 70篇 |
1996年 | 66篇 |
1995年 | 73篇 |
1994年 | 58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6篇 |
1965年 | 2篇 |
1958年 | 5篇 |
1957年 | 8篇 |
195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河北汉族人群细胞色素P4501A2(cytochrome P4501A2,CYP1A2)C163A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210例河北汉族正常人进行CYP1A2 C163A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河北汉族人群CYP1A2 C163A基因A和C等位基因的频率为:68.3%、31.7%。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8.1%、40.5%、11.4%。符合 Hardy‐Weinberg 遗传平衡定律(χ2=1.22,P>0.05),具有代表性。结论河北汉族人群CYP1A2基因存在C163A位点多态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旨在阐明吻内侧被盖核(rostromedial tegmental nucleus,RMTg)是否参与吗啡引起的大鼠睡眠障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和吗啡组,每组7只,对照溶剂为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ACSF)。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微量注射和睡眠记录与解析等技术观察RMTg内给予吗啡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双侧RMTg 给予吗啡(16 mmol/L,每侧0.5 μL)可以引起大鼠长达4 h的觉醒,期间非快动眼(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睡眠深度降低、快动眼(REM)睡眠减少的现象与吗啡临床用药所引起的睡眠障碍的表现相一致。结论 RMTg参与吗啡引起的大鼠睡眠紊乱。 相似文献
24.
黄芪注射液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UUO模型组和黄芪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每日给予黄芪注射液(5 ml·kg-1·d-1)腹腔注射,术前1天始至术后第9天止.术后第10天取术侧肾脏组织.HE、PAS和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病理改变、肾皮质相对间质容积和相对胶原含量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在肾间质中的表达.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热休克蛋白47(heat shock protein 47,HSP47)在肾脏中的表达.结果:UUO大鼠模型组和治疗组均出现明显的肾间质纤维化病理改变,但治疗组病变程度相对较轻.肾皮质相对间质容积和相对胶原含量于模型组及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TGF-β1、α-SMA和Ⅰ型胶原表达于模型组和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组较模型组有明显减少(P<0.05).免疫印迹方法显示:HSP47蛋白表达于模型组和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组较模型组有明显减少(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这种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TGF-β1表达,阻止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减少胶原合成实现的. 相似文献
25.
血液稀释与控制性低血压联合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血液稀释联合应用控制性低血压是血液保护的新措施。联合技术比应用血液稀释或控制性低血压能更有效减少手术出血和输血量,对血细胞比容(Hct)25%是血液稀释的最低耐受点无影响。当估计失血量小于血容量的40%时,控制性低血压合并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似比合并急性高容血液稀释更安全。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乳癌保留乳房手术与根治术患者的情感问题,为高质量针对性的护理和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乳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B中文版)中的情感状况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并针对患者不同的情感问题,分别对保留乳房患者(保乳组)和根治术患者(根治组)给予不同的情感干预,半年后再次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不同年龄、学历保乳组患者,不同年龄、学历、职业根治组患者的情感状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干预前保乳组情感状况显著优于根治组(P〈0.01)。根治组患者干预前后情感状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情感是影响乳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与手术方式、年龄、学历及职业有关。针对不同患者术后的情感问题,高质量、有计划地做好护理干预以及自我修饰的指导,有利于提高女性自信心及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观察骨膜去细胞生物支架对小鼠股骨骨缺损的修复作用及支架内血管形成过程,探讨其血管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物理冻融、化学和生物酶试剂等序贯处理获得骨膜去细胞生物支架。体外实验方面,通过细胞划痕试验观察骨膜去细胞支架浸提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迁移的影响以评价骨膜去细胞支架中是否存在促血管化的生物因子,同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支架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体动物实验方面,通过建立小鼠股骨骨缺损模型评价骨膜去细胞生物支架通过促血管化诱导骨修复的可能性。在小鼠股骨远端制备0.5 mm直径的单皮质骨缺损后,于骨缺损处植入骨膜去细胞支架后逐层缝合切口,对照组小鼠骨缺损处不放置材料。分别在术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取材、固定、脱钙、包埋和切片,通过HE染色评价骨缺损区骨修复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以评价缺损区血管化情况。结果:体外细胞实验表明,去细胞骨膜支架浸提液对HUVEC的增殖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支架浸提液组细胞的迁移面积更大,去细胞骨膜支架浸提液能够有效促进HUVEC的迁移并且在支架浸提液中检测到VEGF,其浓度为210 pg/mL。动物实验方面,HE染色证明去细胞骨膜支架可以促进骨缺损区域血管的生长和新骨形成,免疫荧光染色进一步证明去细胞骨膜支架对骨缺损的修复活动伴随血管化的发生过程,且去细胞骨膜支架中血管的密度随时间延长呈现先增多后减小的趋势。结论:去细胞骨膜支架可以血管化,并且促进骨缺损的愈合。VEGF可能是其血管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为黄芩苷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黄芩煎剂、黄芩苷注射液对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进而探讨黄芩苷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结果黄芩煎剂(4.5g/kg),黄芩苷注射液(6mg/kg)能明显提高小鼠NK细胞的杀伤活性(P〈0.05),且具有剂量差异性。结论黄芩苷具有体内抗肿瘤活性,其机制与促进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0.
葛根素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探讨葛根素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机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96例均为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的住院患者,诊断符合全国第3次肺心病专业会议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50~84岁,平均67±6.8岁.对照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48~81岁,平均66±6.2岁.2组年龄、性别、治疗前动脉血气分析比较见表1,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