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80篇
临床医学   252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233篇
预防医学   13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1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51.
林梅  李玉贤  梁秋叶 《右江医学》2005,33(5):562-563
换血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换血可较快的达到消除血中游离胆红素、抗体、致敏红细胞的效果,使核黄胆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我科2002年10月~2004年5月对20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外周双管同步换血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改进门诊分诊流程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设置医疗事务处、更新门诊分诊的硬件设备、改变分诊护士的工作模式,改进了门诊分诊流程,改善了就诊秩序,方便了患者就诊,提升了门诊患者和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3.
间充质干细胞对异体B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体外对异体外周血B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从骨髓中分离、培养MSC.从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L-亮氨酸甲酯去除单核细胞,以2-氨乙基硫脲溴化物(AET)处理绵羊红细胞(SRBC)的花环形成法,去除T淋巴细胞获得纯化的B淋巴细胞.用羊抗人IgM单克隆抗体(Anti-IgM,终浓度10μg/ml)刺激与不同比例的MSC(B:MSC 50:1、10:1、1:1)及不同浓度的MSC培养上清(12.5%、25%、50%)共培养的B淋巴细胞,72 h后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分析测B淋巴细胞的增殖.B淋巴细胞与MSC等比例,加或不加Anti-IgM,共培养24、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B淋巴细胞的凋亡.结果 10:1、1:1组B淋巴细胞A值分别为0.418±0.103、0.365±0.1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679±0.049(P<0.01),1:1组显著低于50:1组(P<0.05);50%MSC上清组B淋巴细胞A值(0.504±0.099),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显著低于12.5%组(0.669±1.023,P<0.05).MSC不诱导B淋巴细胞的凋亡;B淋巴细胞与Msc共培养24、48 h,加或不加Anti-IgM,各组细胞凋亡率为(1.90±0.75)%、(2.33±1.01)%、(2.33±0.75)%、(1.39±0.6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及其上清抑制B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机制与MSC细胞数量和MSC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关,但是在体外MSC不诱导B淋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54.
沈特佳  林梅 《中外医疗》2008,27(36):160-160
对更年期妇女高血压的护理进行综述,说明更年期高血压的机制,诊断及临床症状,找出从非药物和药物治疗2方面来使更年期高血压向好的方向转化,从而提高更年期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5.
1993年6月以来,我们在门诊进行胸大肌后间隙硅胶假体埋置隆乳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一般资料本组35例,年龄24~39岁,其中已婚者33例,未婚者2例,除1例为乳腺导管瘤行右侧乳房单纯切除术后,均为乳腺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对各种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166例,明确黏膜下肌瘤的诊断和肌瘤的位置、大小、附着部位及蒂粗细,经宫颈行宫腔镜电切术。结果手术时间5~90min,平均30min以内,肌瘤越小,蒂越细,手术时间越短,各种黏膜下肌瘤均一次手术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下肌瘤切除术安全、可靠,是治疗黏膜下肌瘤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有效消毒隔离方法,以降低轮状病毒性肠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将2002年11月—2003年10月收治的符合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断标准的患儿,在进行肠道隔离的基础上,患儿及家属用术必泰洗手消毒,用消毒液擦拭消毒水龙头、门把手、玩具等,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2001年11月—2002年10月收治的符合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断标准的患儿只进行肠道隔离,观察同期暴露患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进行多种消毒隔离后,轮状病毒性肠炎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消化道隔离(2=5.06,P<0.05)。结论肠道隔离、消毒液洗手消毒,擦拭消毒水龙头、门把手、玩具,紫外线空气消毒等多种消毒隔离措施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消毒隔离,能有效地降低轮状病毒性肠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8.
林梅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1):11-12
从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选用精品教材、拟定教学大纲,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制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5方面对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如何顺应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综合型高素质医学人才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9.
目的 研究肺癌中P16的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6例正常肺组织和68例肺癌组织中P16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6例正常肺组织中均见P16的表达,未见PCNA表达。68例肺癌组织中P16和PC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5.59%和66.17%。表达阳性P16均定位于肿瘤细胞浆内,PCNA定位于细胞核。P16和PCNA的表达率与肺癌组织类型及淋巴结转移和3年存活期关系密切。结论 检测P16和PCNA的表达有助于评价肺癌预后。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庆大霉素诱发的中毒性急性肾小管坏死细胞模型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成年Wistar大鼠皮下注射庆大霉素2d对照组用NS。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时相点肾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分布及强度。结果 在使用庆大霉素后的表达第5天明显增强,第11天最强,至第15天恢复正常。结论在细胞修复过程中对DNA复制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它的表达可以作为肾小管上皮细胞修复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