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2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为评价河田镇改水降氟对儿童氟斑牙防治效果.[方法]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氟离子电极法测定尿氟和水氟.[结果]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3.3%;尿氟含量中位数1.13 mg/L;水氟含量0.07~0.43mg/L.改水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达到基本控制的国家标准.[结论]改水降氟后,儿童摄氟量下降,氟毒性效应指标改善,起到了明显的防护作用.发挥了改水降氟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2.
沿海地区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效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评价全民食盐加碘对碘缺乏病病情消长趋势的影响。方法 在食盐加碘 2 年后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法在闽东南沿海 10 个县、市、区各抽取 1 200 名 8~10 岁儿童进行甲状腺肿大率调查,每个县、市、区再抽检 210 名儿童进行尿碘水平和家中盐碘含量的测定,并在莆田市观察 2 772名新生儿脐带血(全血)s T S H 水平。结果 1997 年 10 个县、市、区儿童甲肿率为 1405% ,尿碘水平大于 100μg/ L 所占比例为 6837% ,大部分县、市、区儿童尿碘中位数大于 100μg/ L,莆田市新生儿的s T S H 大于 5m U/ L 占 203% 。结论 闽东南沿海居民经 2 年的全民食盐加碘的干预措施后,碘缺乏病病情已明显下降,居民的碘营养得到改善,但对孕妇和 0~2 岁婴幼儿的碘营养监测和补碘工作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53.
[目的]防止SARS疫情籍交通工具及其乘运人员传播。[方法]对交通工具中SARS接触者及时追踪调查并采取隔离措施。[结果]飞机航班的SARS接触者追查率达100%,火车57.2%,均无新发病例。[结论]对交通工具中的SARS接触者追查与处理,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福建省城乡居民2007-2014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ICD-10进行根本死因编码和死因分类,2000年中国人口计算标化率,采用SPSS 18.0软件包,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7-2014年福建省居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年均粗死亡率91.59/10万,占恶性肿瘤的59.56%,年均标化死亡率74.76/10万;城乡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P0.01,农村P0.05);城市的粗死亡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和总体的人群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城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与农村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胃癌和食管癌居消化系统的前三位,占81.82%。城市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的死亡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农村肝癌、食管癌死亡率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城乡结直肠癌和胰腺癌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肝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胃癌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胃癌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食管癌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农村食管癌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福建省城乡居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稳中有升,肝癌、胃癌和食管癌是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55.
目的:为比较生物导向药物转化生长因子-皂草毒素蛋白(TGFα-SAP)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SAP对增殖平滑肌细胞特异性细胞毒性作用。方法:用SPDP化学联结的方法合成了导向药物TGFα-SAP和bFGF-SAP,以3H-亮氨酸渗入法观察了TGFα-SAP及bFGF-SAP对平滑肌细胞(SMCs)和内皮细胞(ECs)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并以MTS法和3H-胸腺嘧啶核苷(TdR)渗入法比较TGFα-SAP及bFGF-SAP对SMCs和ECs的增殖和DNA合成的抑制作用。结果:10-9mol/L的TGFα-SAP可明显抑制SMCs增殖,SMCs细胞增殖抑制率达到77.5%,而相同浓度bFGF-SAP的抑制率仅46.1%;并且TGFα-SAP也比bFGF-SAP更明显抑制了培养SMCs的蛋白质合成。与空白对照组比较,3H-亮氨酸掺入量降低了47.3%;该浓度的TGFα-SAP和bF-GF-SAP对ECs却未显示出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10-9mol/L的TGFα-SAP明显抑制了SMCs的DNA合成,使3H-TdR掺入量较对照组降低了29.5%,但同样浓度的bFGF-SAP仅使3H-TdR掺入量较空白对照组降低了9.86%。在10-7mol/L浓度下的TGFα-SAP未显示出明显对ECs的细胞毒性作用,而bFGF-SAP具有明显降低ECs的3H-TdR掺入量。结论:TGFα-SAP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介导具有明显增强的细胞毒性作用,其对增殖SMCs的细胞毒性作用较bFGF-SAP更为敏感,而在10-7mol/L浓度下,bFGF-SAP比TGFα-SAP对ECs显示出更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本实验为TGFα-SAP在经皮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临床防治中的应用前景提供进一步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福建省胃癌高、中、低发地区居民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胃泌素(G-17)水平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分布趋势。方法:选择长乐市江田镇、同安区大同镇和福安市赛歧镇分别代表福建省胃癌的高、中、低发地区,以ELISA检测3地区居民(共725人)的血清PGⅠ、PGⅡ、G-17含量及Hp IgG抗体,统计学检验比较各指标在3地区间的差异。结果:长乐江田镇、同安大同镇和福安赛歧镇PGⅠ中位数分别为110.75、131.00和107.32μg/L,PGⅡ为13.90、14.70和7.79μg/L,PGⅠ/PGⅡ比值为7.91、8.66和13.09,G-17为2.90、1.10和1.00ρmol/L,Hp感染率分别为49.6%、33.5%和29.3%。各指标在3个地区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47.15~121.76,χ2=22.47,P值均<0.001。3地区居民血清指标异常者(PGI<25μg/L、PGⅠ/PGⅡ比值<2.5或G-17≥2ρmol/L)所占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3.45~94.46,P值均≤0.001。Hp感染阳性者的血清PGⅠ、PGⅡ和G-17均高于阴性者,而PGⅠ/PGⅡ比值则低于阴性者。无论Hp阳性或阴性,3个地区居民的血清学指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3.32~70.36,P值均<0.05。结论:福建省胃癌高、中、低发地区居民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及Hp感染率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提示这些血清学指标的变化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福建省人群死因构成和主要疾病的地区与人群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09年我省疾病监测系统信息,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和根本死因编码。[结果]居民死亡率5.30‰(城4.84‰,乡5.46‰)。年龄别死亡率曲线呈"√"形,慢性非传染病占81.8%。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病、损伤和中毒居前5位,占死亡总数的83.9%。前3位死因儿童组为围生期病、先天异常、损伤和中毒(74.7%);青壮年组为损伤中毒、恶性肿瘤和心脏病(79.0%);中年组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损伤中毒(74.9%);老年组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病(62.2%)。[结论]福建省慢性非传染病为当前防控重点,应针对不同年龄段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8.
福建省农村地区慢性病管理实施进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以来福建省农村地区慢性病管理的进展情况。方法 2009和2011年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调查了64家和150家乡镇卫生院的慢性病管理实施进展情况,用χ2检验对两年慢性病管理相关指标进行比较,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9年51.56%(33/64)和48.44%(31/64)的被调查卫生院开展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建档工作,2011年所有被调查卫生院均已开展该工作,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2011年被调查乡镇卫生院高血压健康管理率、规范管理率和血压控制率分别为31.13%、79.97%和42.98%,糖尿病健康管理率、规范管理率和血糖控制率分别为29.54%、69.17%和35.69%,均高于200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 007.06、7 166.39、2 098.09、23 132.96、200.56、191.33,P均〈0.01)。结论 2011年慢性病管理工作已在福建省农村地区全面铺开,但存在惠及的农村人口仍较少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应采取多途径增加发现慢性病患者的机会,使更多的患者纳入管理。明确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职能定位,建立机构内绩效考核机制,促进地区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9.
目的检验关于“并非所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开始应用时均引起低血压反应”的假设。方法多中心的随机开放药物平行对照试验。281例经选择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Ⅱ~Ⅳ级)随机接受首剂培哚普利2mg(n=144)或依那普利2.5mg(n=137)。基线时,服药后10h内每0.5h测血压1次。血压由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结果平均动脉压的最大下降值分别为培哚普利组(1.37±1.09)mmHg(1mmHg=0.133kPa),依那普利组(4.65±1.58)mmHg,两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01)。整个观察期间,舒张压下降>10mmHg者分别为依那普利组10例(7.3%),培哚普利组6例(4.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未见症状性低血压反应。结论培哚普利在首次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时安全、不易产生低血压反应。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雷米普利5mg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伊贝沙坦150mg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的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 确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AS患者用完全随机开放非均衡设计,将患者分为ACEI组99例,雷米普利开始剂量2.5mg/d,逐渐加至5mg/d;ARB组25例,用伊贝沙坦逐渐加量至150mg/d;对照组21例,不用以上药物。疗程3个月以上。血管B超检查患者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变化。随访3个月。结果与结论 ACEI组患者治疗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V)从(3.55±2.80)%提高至(5.62±4.18)%(P=0.001),肱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GTN)从(12.62±7.48)%提高至(12.80±7.04)%(P=0.835);ARB组患者治疗后EDV从(4.42±2.95)%提高到(6.28±3.26)%(P=0.039),GTN从(10.69±5.85)μg/L下降到(9.54±4.78)%(P=0.229)。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EDV、GTN改变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前后EDV、GTN变化值比较,ACEI组和AR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米普利5mg和伊贝沙坦150mg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AS患者3个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