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伪色图中看到的分层排列和结构与组织学检查所见的视网膜中心凹和旁中心凹区的形态极为相似[1-2].近年推出的频域OCT有更快的扫描速度,可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其轴向分辨率为5~7 pm,横向分辨10~20 μm,能够获得高分辨率眼底断层图像,可发现组织学改变的精确位置,使我们从类似于活体组织病理学观察黄斑疾病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2.
抗氧剂L-半胱氨酸盐酸盐在水溶液中的氧化反应速率常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抗氧剂L-半胱氨酸盐酸盐在水溶液中与氧反应的速率常数,并评价其抗氧化能力.方法 在25℃、35℃、45℃下,向反应液中持续通入空气以维持溶解氧浓度恒定,并用氧电极测定其浓度;用碘量法测定L-半胱氨酸盐酸盐在水溶液中不同时刻的浓度,做出降解曲线,计算各温度下的氧化降解速率常数.结果 25℃时,L-半胱氨酸盐酸盐在pH4.0、pH6.8缓冲溶液中与氧的反应均为表观零级反应,而在pH9.0缓冲溶液中为表观一级反应.3个不同pH条件下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7.78、30.1μmol·L-1·h-1、5.03×10-2 h-1.结论 L-半胱氨酸盐酸盐在弱酸性条件下,反应速率较慢,抗氧化能力较弱;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反应速率较快,抗氧化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73.
徐风金  林冰  王丽英 《临床荟萃》2012,27(5):440-440
患者,女,35岁,主因反复多关节肿痛14年,加重伴胸闷气短、食欲下降半年于2007年10月收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患者于1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腰部疼痛,伴臀部深处、双髋、双膝关节疼痛,呈游走性,休息后可缓解,未予治疗,逐渐累及颞颌、双手掌指、近端指间、双腕、双踝关节,伴红肿,晨僵大于2小时,活动受限,以夜间疼痛为甚,伴乏力、脱发、口干、眼干,无发热、口腔溃疡、皮疹、光过敏、雷诺现象、肌痛、肌无  相似文献   
74.
1961年Lytton已开始在肾结石手术时应用超声。但20年后这种技术始作为常规。另外前进的一步是用多普勒听诊器探测大血管。对鹿角形结石手术无需缺血处理与冷却。鹿角形结石的各部非通过肾盂切开取出而是由超声来定位。定位后用1根细针作标记,然后用多普勒听诊器找到血管少的地方作肾切开手术。手术间应用新的特制的微型传感器。用这种多组成部分的微型传感器甚至小结石也能发现,超声指引肾内操作是可能的。应用此技术对结石的整个摘出结果良  相似文献   
75.
网络与Excel函数相结合完成科主任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施科主任绩效考评是强化人才管理,促进医院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原始的考评模式多从主观感觉出发,缺乏客观性和合理性.随着医院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及各项考核指标的不断量化,使考评工作日趋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76.
乳腺叶状瘤的X线表现与病理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瘤 (phyllodestumor,PT)的X线表现与病理特征 ,以期从影像学角度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例经病理证实的PTX线表现与病理。结果  13例PT中9例肿块表现为圆形、边缘光整有“透明晕”(病理上有完整“包膜”) ,6例为低度恶性 ,3例为中度恶性。 4例肿块部分界限模糊 (病理上 3例呈浸润性生长 ,“包膜”不完整 ) ,3例为中、高度恶性 ,1例为低度恶性。肿瘤直径 <5 0cm的 8例中 ,中、高度恶性 5例 ;肿瘤直径 5 0~ 10 0cm的 5例中 ,低度恶性4例。结论 中年妇女乳房内肿块大而周边有“透明晕”是PT较特征的X线征象 ,近期迅速增大有助于诊断。PTX线表现与组织学分级有一定关系 ,边界不清楚提示恶性程度较高 ,但并非完全可靠  相似文献   
77.
78.
中老年朋友,您每天有口干、吞咽干性食物时需饮水帮助,反复或持续腮腺肿大的症状超过3个月吗7您每日有不能忍受的眼干涩、需用人工泪液三次或三次以上、反复感到沙子进眼或眼有磨砂感觉超过3个月吗?如果有上述症状.应该到综合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就诊.请医生检查明确您是否患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  相似文献   
79.
眼底病激光光凝治疗主要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使视网膜局部组织发生病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不同疾病激光光凝治疗目的和技术操作要点不完全相同.其中,缺血缺氧类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激光光凝必须达到破坏视细胞,形成脉络膜视网膜瘢痕的强度;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只需清除病变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能量不宜过大;视网膜裂孔激光光凝治疗需要形成有效的视网膜脉络膜瘢痕,产生较强的视网膜脉络膜粘连,以防发生大范围的视网膜脱离;而黄斑水肿的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是使血管自身调节收缩、视网膜外屏障功能恢复,减少持续性黄斑水肿和视功能损伤.只有根据疾病性质及病灶的具体情况,分别选择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局部视网膜激光光凝、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辩证处理好光斑大小、间隔、强度以及曝光时间等激光参数的合理搭配,才能取得最佳的激光光凝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影响出血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疗效的出血特征。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 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眼底内科就诊的新发PCV经治疗且随访 至少3个月的患者。根据基线视网膜下出血面积是否>4视盘面积(DA),出血是否累及黄斑中心凹, 出血中心位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ETDRS)环位置等进行分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后 LogMAR视力变化,分析影响出血型PCV治疗后视力的出血特征。采用混合线性模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收集患者122例(124眼),其中男84例,女38例,年龄(64.9±9.8)岁。基线有视网膜下出血 69眼(55.6%)。其中,出血>4 DA的34眼(49.3%)治疗后视力较基线改善程度不如≤4 DA者明显,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出血累及中心凹59眼(85.5%)治疗后视力较基线改善程度不如未累及者明 显(F=3.92,P=0.01)。出血累及中心凹的59眼中,出血中心位于ETDRS 1环的25眼(42.4%)治疗后 视力较基线改善程度不如2、3环明显(F=2.23,P=0.05)。结论:视网膜下出血面积大,出血累及中心凹, 出血中心距黄斑中心凹近,是伴有视网膜下出血PCV患者视力预后差的特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