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探讨经腹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手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1997年 8月至 2 0 0 3年 10月 ,对 15 0例因妇科良性疾病而需行剖腹子宫切除术的患者 ,行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结果  15 0例患者均手术顺利 ,手术时间 86 5± 2 4 4min ,术中出血量 5 0~ 12 0ml,平均住院时间 6d。结论 经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术式 ,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32.
刘芳  林冰 《疑难病杂志》2009,8(1):54-55
患者,女,41岁,发作性意识障碍5年,加重15d入院。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意识障碍,表现为计算力、记忆力下降,性格冷漠,未系统治疗。1年前上述症状加重,伴发热,当地医院腹部超声示大量腹水。尿蛋白0.3g/L,甲、乙、丙、戊肝炎抗体均阴性。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2.2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9.2U/L,白蛋白(Mb)18.6g/L,给予抗感染利尿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探究盆底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再生育妇女盆底功的影响,为促进产妇盆底康复提供相关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654例二胎产妇进行盆底功能检查,根据分娩方式及初产后是否行盆底康复治疗,分为顺产未治疗组330例,顺产治疗组70例,选择性剖宫产未治疗组204例,选择性剖宫产治疗组50例,比较各组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及四维超声检查情况。结果选择性剖宫产未治疗组及治疗组的Aa、Ba、Ap、Bp及C点测量值均明显高于顺产未治疗组及治疗组(P<0.05)。顺产未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以及剖宫产未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Aa、Ba、Ap、Bp及C点测量值明显降低(P<0.05)。选择性剖宫产未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顺产未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选择性剖宫产未治疗组与顺产未治疗组比较,选择性剖宫产治疗组与顺产治疗组比较,静息状态下膀胱颈最下缘距离(bladder neck symphyseal distance,BSD)、膀胱颈移动度及尿道膀胱后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未治疗组肛提肌裂孔面积与顺产治疗组及剖宫产未治疗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肛提肌裂孔面积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lsalva动作下BSD、膀胱颈移动度、尿道膀胱后角及肛提肌裂孔面积比较,选择性剖宫产未治疗组及治疗组的数值均明显好于顺产未治疗组及治疗组(P<0.05)。无论顺产还是剖宫产组的治疗组,Valsalva动作下BSD、膀胱颈移动度、尿道膀胱后角及肛提肌裂孔面积均优于未治疗组(P<0.05)。选择性剖宫产未治疗组及治疗组的子宫脱垂及直肠前壁膨出发生率均明显小于顺产未治疗组及治疗组(P<0.05)。顺产未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以及剖宫产未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子宫脱垂及直肠前壁膨出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选择性剖宫产未治疗组及治疗组的SUI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顺产组(P<0.05)。顺产未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以及剖宫产未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SU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产和剖宫产均会出现盆底功能障碍。初产后及时实施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改善产妇盆底功能,减轻二次分娩加重的尿失禁及POP。  相似文献   
35.
碱性磷酸酶(AP)抗AP免疫复合物法(APAAP法)是近年发展的酶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较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的细胞免疫分型的检测方法。它避免了过氧化物酶(POD)抗POD免疫复合物法PAP)在血源性细胞分型中受内源性POD干扰的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急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自身荧光(AF)和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 OCT)图像特征.[方法]经裂隙灯显微镜、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CSC的67例患者73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同时行AF及频域OCT检查.根据患者临床及FFA表现,将其分为急性、慢性CSC 2种类型,分别为37例37只眼、30例36只眼.根据黄斑区神经上皮脱离区的AF表现将其分为单纯减弱型、单纯增强型及混合改变型3种类型.根据频域OCT检查显示的神经上皮脱离区内外节的表现将其分为外节保存完整型、外节保存不全型及外节萎缩型3种类型.观察急慢性CSC患者的AF及OCT图像特征.[结果]AF检查发现,急性CSC 37只眼中,单纯减弱型AF19只眼,占51.35%;单纯增强型AF 18只眼,占48.65%.慢性CSC36只眼中,单纯减弱型AF 2只眼,占5.56%;单纯增强型AF 16只眼,占44.44%;混合改变型AF 18只眼,占50.00%.急慢性CSC患者3种AF表现的眼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872,P=0.000).频域OCT检查发现,急性CSC 37只眼中,外节保存完整型15只眼,占40.54%;外节保存不全型18只眼,占48.65%;外节萎缩型4只眼,占10.81%.慢性CSC 36只眼中,外节保存完整型5只眼,占13.89%;外节保存不全型17只眼,占47.22%;外节萎缩型14只眼,占38.89%.急慢性CSC患者3种OCT表现的眼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i0.572,P=0.005).[结论]急性CSC的AF表现以单纯减弱型为主,慢性CSC的AF表现以混合改变型为主.急性CSC的OCT表现以外节保存不全型和外节保存完整型为主,慢性CSC的OCT表现以外节保存不全型和外节萎缩型为主.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眼眼底自发荧光(FAF)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研究自发荧光和OCT表现与CSC的病程及视力预后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对67例(70眼)CSC患者黄斑部进行自发荧光拍摄和OCT扫描,观察不同病程的患者的病变特征,比较各类表型与病程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间的关系.数据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CSC患者的自发荧光图像表现各异:①正常型:7眼(10%),自发荧光图像表现正常,对应OCT显示神经上皮层均拱形向上隆起,与RPE带分离,下方有液性暗区,光感受器外节完整平坦,均匀一致.②单纯增强型:32眼(46%).其中28眼(88%)有神经上皮脱离(SRD),自发荧光主要表现为SRD范围内自发荧光增强,OCT显示神经上皮脱离区外节带表面有不均突起;20眼(62%)伴高荧光颗粒,与眼底所见的黄白色小点基本相对应,对应OCT外节带或RPE表面也有高反射颗粒状样突起.③单纯减弱型:9眼(13%),均伴SRD,对应OCT显示外节带完整平坦,均匀一致.④混合改变型:即自发荧光信号高低相间,22眼(31%).其中17眼(77%)表现自发荧光规则,通常表现为低自发荧光围绕高自发荧光,OCT显示神经上皮层拱形隆起,下方液性暗区,低荧光区对应外节带光滑平坦,高荧光区对应外节带高反射颗粒状突起.正常或单纯减弱、单纯增强、混合改变规则、混合改变不规则等对应的病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380、-3.791、-3.416、-4.049、-3.309、-3.421,P<0.01).对应的BCVA,除了单纯增强组与混合改变规则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Z=-2.012,P<0.05),其余对比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92、-2.676、-2.790、-3.128、-3.311,P<0.01).结论 CSC患者早期可表现为SRD正常自发荧光或低自发荧光.随着病程的延长,自发荧光增强且延续的时间较长,慢性迁延的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自发荧光带,对应萎缩病灶或流水带;CSC患者的自发荧光图像改变主要与光感受器外节脱落的盘膜变性及RPE细胞的病理改变有关;病程越长,BCVA越差.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孕妇宫颈感染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E-ET)及自然妊娠先兆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本院就诊的 IVF-ET术后出现先兆流产的患者37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随机抽取自然怀孕先兆流产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皆行宫颈分泌物培养(厌氧菌,支原体,细菌培养),比较两者宫颈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宫颈分泌物培养阳性率为67.57%(25/37);对照组为27.50%(11/4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7.839,P<0.05)。两组宫颈感染阳性与阴性者之间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3.678、27.340,P <0.05)。但两组阳性与阴性者分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241、1.352,P>0.05)。【结论】先兆流产的患者与宫颈感染存在相关性,且 IVF-ET比自然妊娠更易感染,在先兆流产治疗中应常规行宫颈分泌物培养,以提高保胎成功率。  相似文献   
39.
林冰纯 《基层医学论坛》2014,(19):2458-2460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新生儿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30例血小板减少症患儿中足月儿15例,早产儿15例;平均胎龄(35.0±4.8)周;平均体重(2.19±0.94)kg;宫内生长迟缓、宫内感染、晚发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为常见病因。其中早发性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最常见病因为宫内生长迟缓,而晚发性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最常见病因为晚发败血症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重度血小板减少患儿发生出血13例(43.33%),但按血小板计数进行分组比较临床出血情况,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重度血小板减少症常见病因为宫内生长迟缓、宫内感染、晚发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出血比例高,需早期明确诊断,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40.
艾滋病1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于 1981年首次发现 ,随后则以迅猛之势向世界各地蔓延。为了有效控制其蔓延 ,应提高对AIDS的认识 ,现将作者在西非工作期间收治的 14 2例AIDS病例的临床表现作一简要分析。资料与方法一、病例来源本组 14 2例AIDS病例均为马里本地居民的住院患者。年龄 14~ 45岁 ,平均年龄 2 7.65岁 ,其中男 89例 ,女53例 ,占住院人数 10 .0 2 % ( 14 2 / 14 17)。二、实验方法( 1)快速法 ,试剂系法国产 (Gene啨lavia ,MurexSUDS)。   ( 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 ,试剂系新加坡产(AbbottHI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