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8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59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9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15篇
内科学   12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137篇
综合类   555篇
预防医学   24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459篇
  1篇
中国医学   305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头孢他啶对大鼠体内氨茶碱药动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检测茶碱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分析头孢他啶对氨茶碱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12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给药前禁食12 h,对照组每只动物分别给予氨茶碱18 mg·kg-1,灌胃1次。实验组给予氨茶碱18 mg·kg-1,ig,并肌内注射头孢他啶100 mg·kg-1,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后0.08,0.50,1.00,2.00,4.00,6.00,8.00,12.00 h采血0.3~0.5 mL,置不抗凝离心试管内,离心(10 000 r·min-1),取血清60 μL,用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测茶碱血药浓度。结果茶碱以一室药动学模型消除,头孢他啶与氨茶碱合用与单用氨茶碱比较,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变化。结论头孢他啶在大鼠体内对氨茶碱药动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2.
斑秃患者皮损处T淋巴细胞表型的研究及Fas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斑秃患者皮损处浸润T淋巴细胞的表型及Fas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斑秃患者皮损处CD4和CD8T淋巴细胞及Fas的表达。结果 CD4和CD8:活动期和稳定期斑秃患者皮损处无论是毛囊周围还是血管周围CD4T淋巴细胞浸润数量均明显多于CD8T淋巴细胞 (P <0 .0 5 ) ;斑秃活动期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浸润数量与稳定期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Fas :与对照组相比较 ,斑秃患者皮损处毛囊角质形成细胞Fas的表达例数较多 (P <0 .0 5 )。结论 斑秃患者皮损处浸润T淋巴细胞以CD4T细胞占优势 ;Fas在斑秃皮损处毛囊角质形成细胞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43.
反相HPLC法测定马钱子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钱子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方法.色谱柱为Diammsil C18柱,以10mmol·L-1庚烷磺酸钠与20mmol·L-1磷酸二氢钾等量混合溶液(用10%磷酸调节pH值为2.8)-乙腈(79∶21)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0nm;马钱子样品采用碱化后以氯仿回流提取.线性范围士的宁为0.4392~2.196μg、马钱子碱为0.3936~1.9680μg,士的宁回收率为100.90%,RSD为2.32%,马钱子碱回收率为102.57%,RSD为2.48%.本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马钱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寻找一种快速测定盐酸乙基吗啡滴眼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自动旋光仪测定盐酸乙基吗啡的含量。结果在20~25℃下,4~20mg/mL范围内,其浓度与旋光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RSD:1.33%,n=8。结论用旋光法测定盐酸乙基吗啡滴眼液的含量,其方法快速;住确,明显优于酸碱滴定法,适用于医院制剂的含量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采用CPA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80例重症肺炎患儿做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儿内科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n=40)与加用CPAP治疗(观察组,n=40)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促、胸骨凹陷、发绀、肺部啰音缓解、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前PaO2无明显差异,疗后PaO2均明显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升高幅度(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采用CPAP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消除临床症状,加快患儿康复进程,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近两年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24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 24例中19例好转,总有效率79.17%。且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还有PaO2和PaO2/FiO2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在老年重症肺炎所引起的呼吸衰竭中疗效肯定,应用安全稳定,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脑卒中病人延续护理实践中家庭功能的开发与应用效果。[方法]将出院的122例脑卒中病人及其主要家庭照顾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延续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病人的家庭功能加以开发和应用,对两组干预后的家庭功能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I)、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脑卒中病人干预后的家庭功能评分、NF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其FMA、MMSE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脑卒中院外康复病人的延续护理实践中对病人的家庭功能加以开发与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该类病人的家庭功能、康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薰衣草防护皮肤光损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 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PharmMapper数据库和查阅文献获取薰衣草的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DrugBank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皮肤光损伤相关靶点;筛选获得两者的共同靶标后,采用STRING分析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 3.8.2软件中“CytoNCA”插件对该PPI网络做拓扑分析和核心靶点筛选,使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选取薰衣草中的活性成分和信号通路上的蛋白通过AutoDock vina 1.1.2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通过UVB辐照小鼠背部裸露皮肤建立光损伤模型,肉眼观察小鼠的皮肤状态,采用苏木素-伊红(HE)和苦味酸-酸性品红法(VG)染色观察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皮肤组织中蛋白的表达水平,进一步验证关键的信号通路。结果 该研究共筛选出薰衣草活性成分6个,潜在靶点526个,预测疾病相关靶点2 688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258个,PPI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16个,KEGG通路分析筛选了113条相关信号通路,其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可能在薰衣草防护皮肤光损伤中起关键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和信号通路上的蛋白对接良好。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薰衣草总黄酮能够明显改善小鼠皮肤外观状态和组织病理学,并显著降低磷酸化(p)-PI3K、p-Akt、B细胞淋巴瘤(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P<0.05、P<0.01),明显升高Bcl-2相关X蛋白(Bax)的相对表达量(P<0.05)。结论 该结果表明,薰衣草抗皮肤光损伤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的特点,为后续深入研究薰衣草抗皮肤光损伤的复杂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9.
感染性休克及其诱导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是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但感染性休克的机制复杂,目前仍不清楚,主要发病机制包括:炎症介质瀑布、肠道细菌移位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凝血系统和炎症系统的交互作用以及微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与运动平板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心电图室诊断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34例临床资料,分别通过24h动态心电图与运动平板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进行诊断。结果:运动平板试验诊断结果的敏感性和准确率均明显高于24h动态心电图,P〈O.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诊断特异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运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准确率均优于24h动态心电图,二者结合诊断冠心病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