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微量元素参与人体内多种酶的作用和维生素的合成,近年的研究也证明微量元素能影响内分泌腺的功能,而内分泌功能紊乱也导致体内微量元素的变化。尤其影响生长发育期儿童的生理、生化过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不同病程血清Ghrelin的变化,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方法对未经治疗的甲状腺功能减低患儿(甲低组23例)及非肥胖非甲状腺疾病的健康体检儿童(正常组30例)分别采血测定FT3、FT4、TSH及甲状腺抗体,并采用ELSIA方法测定血清Ghrelin水平。甲低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治疗1个月和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分别抽血测定FT3、FT4、TSH、Ghrelin水平,比较患儿治疗前后血FT3、FT4、TSH、Ghrelin水平的变化。结果甲低组患儿血清Ghreli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甲低组患儿血清Ghrelin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缓解后,甲低组血清Ghrelin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低患儿血清Ghrelin水平与FT4呈负相关(r=-0.23,P〈0.05),与性别、年龄、BMI、FT3及TSH无相关(P〉0.05)。结论Ghrelin水平可作为反映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敏感指标,对患儿的甲状腺功能变化和病情转归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
45.
肥胖儿童代谢综合征代谢紊乱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对肥胖儿童人群中代谢综合征(MS)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之间的关系,探讨hs-CRP在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在MS诊断、评价中的可能。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08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门诊确诊的肥胖儿童109例,根据腰围、血压、血脂及糖耐量指标将患儿分为MS组非MS组,进行人体参数测量并收集临床基本资料,测定hs-CRP、血脂,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hs-CRP水平MS组高于非MS组(P<0.05);Sperman相关分析提示hs-CRP水平与体重指数(BMI)、腰围、腰围/身高比值(WHtR)、非酒精性脂肪肝情况、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MS组分数呈正相关(P<0.05),与血浆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表明WHtR(OR=2.708,P<0.05)、BMI(OR=1.169,P<0.05)及腰围(OR=1.145,P<0.05)为hs-CRP水平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提示慢性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可能共同参与MS的发病及进展过程,血清hs-CRP水平可作为预计和评价儿童MS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病因与自身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对20例先天性甲低以FRTL-5细胞生物法进行了TGII的测定。结果:6例为阳性,占30%,说明部分先天性甲低患儿体内存在甲状腺生长抑制免疫球蛋白。结论:提示这些患儿的在可能与自身免疫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47.
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肝酶检测意义及与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酶在儿童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检测意义及与血脂、体格测量指标的关系。方法:对79例肥胖儿童(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58例和无非酒精性脂肪肝21例)和93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体格检查;检测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肥胖儿童行肝脏超声检查。结果:79例肥胖儿童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AIT、TC、TG、LDL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组ALT、AST、ALT/AST〉I的发生率、TG、体重、BMI、腰围高于无非酒精性脂肪肝组(P〈0.05或P〈0.01);经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ALT、TG、BMI与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联。结论:ALT、AST的升高是预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敏感指标;TG、肥胖程度和腹型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ALT、TG、BMI的升高可能是肥胖儿童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8.
摘要 目的:探讨黑棘皮(AN)结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检测对于早期发现肥胖儿童代谢紊乱的意义。方法:132例肥胖儿童根据AN及NAFLD的出现情况分为AN伴NAFLD(A组),AN组(B组)及NAFLD组(C组),无AN无NAFLD组(D组),比较4组间体质指数(BMI)、腰围(WC)、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4组间代谢综合征(MS)检出率。结果:⑴A组BMI、WC、FINS、HOMA-IR高于B、C、D组,HDL低于D组,DBP 高于C、D,FPG、TG高于B、D组(P<0.05或P<0.01)⑵B组DBP高于D组,C组FPG、TG高于D组,B、C组WC、FINS、HOMA-IR高于D组(均P<0.01)⑶A、B、C、D组检出MS分别为19例(45.24﹪)、5例(16.13﹪)、5例(16.67﹪)、0例(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2.539,P<0.001)。132例肥胖儿童中AN 73例,NAFLD 72例,检出率分别为55.3﹪和54.5﹪。结论:AN合并NAFLD儿童较其他肥胖儿童代谢紊乱情况严重,临床上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性早熟患儿骨龄指数(BAI)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性早熟的38例女童均做GnRH激发试验,进行左手腕正位X线摄影并用中国人手腕骨骨龄评价方法与标准(CHN法)测骨龄,骨龄除以实际年龄得BAI,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将患儿分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组和外周性性早熟(PPP)组,并分别对ICPP组和PPP组女童的BAI与GnRH激发试验各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1)GnRH激发试验前后2组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基础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H和FSH峰值均较基础值明显升高,且2组间LH峰、LH/FS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ICPP组骨龄较实际年龄明显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6,P<0.05),PPP组骨龄虽较实际年龄有所提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8,P> 0.05).(3)ICPP组BAI与LH峰、FSH峰、LH/FSH峰之间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4,0.544和0.753,P< 0.05或P<0.01).结论:BAI越大中枢性性早熟可能性越大,越需要做GnRH激发试验.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外显子3缺失多态性在矮小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人群分布,并比较二者有无差异。方法:选择矮小症儿童143例为试验组,包括生长激素缺乏症(GHD)58例,小于胎龄儿(SGA)40例,特发性矮小症(ISS)45例。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对GHR外显子3缺失进行多态性分析,与同期健康儿童170例(对照组)对比。结果:试验组GHR外显子3缺失多态性fl/fl、fl/d3、d3/d33种基因型分别为71、58、14例,对照组为110、49、11例,前者fl/d3和d3/d3的比例明显高于后者,2组多态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d3等位基因频率0.301(86/286)高于对照组的0.209(7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正常人群中3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GA和GHD患者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GHR外显子3多态性在矮小症儿童与正常儿童中的分布存在差异,推测可能与矮小症发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