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4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Nonobesediabetic(NOD)小鼠是一种遗传性Ⅰ型糖尿病的啮齿动物模型,它从5周龄起自发地出现自身免疫性胰岛炎,14周龄后可自发Ⅰ型糖尿病[1]。NOD鼠糖尿病与人类Ⅰ型糖尿病有许多相似之处[1]。由于NOD鼠糖尿病系一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改变其免疫病理过程可能预防胰岛炎和糖尿病的发生。国外一些学者对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Freund’sadjuvant,CFA)预防NOD鼠胰岛炎和糖尿病的发生进行了较深入研究[2,3]。bcl2蛋白能抑制细胞凋亡和延长细胞寿命[4…  相似文献   
82.
DNApolβ和FT与肿瘤发生、进展及预后等密切相关[1,2].作者应用EnvisionTM免疫组化法研究胆囊腺癌、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组织DNApolβ和FT表达水平,探讨两者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及肝癌组织中PCNA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方法研究20例慢性肝病(7例CPH、8例CAH、5例LC)和39例原发性肝癌(肝细胞性肝癌34例,胆管细胞性肝癌5例)组织中PCNA表达.结果正常肝组织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均小于3%.在慢性肝病中,CAH(7/8)和LC(5/5)组织中的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CPH(3/7)(P<0.05),肝癌组织中PCNA阳性强级表达明显增高,且与肝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PCNA检测可作为慢性肝病发展或向恶性转化的重要预测因子,对预测肝癌的发生及早期发现肝癌有重要意义,并有且肝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应用自制猪脑GAD研究其预防NOD鼠胰岛炎和糖尿病作用及其作用。方法 NOD鼠动物模型、病理形态学研究及胰岛细胞Bcl-2、PCNA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GAD能 明显地减轻DOD鼠胰岛炎发生程度和糖尿病发生率,GAD能诱导或维持胰岛β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且GAD在维持NOD鼠早期胰岛β细胞增殖与凋亡动态平衡方面可能有重要作用;胰岛β细胞增殖主要与β细胞本身增生代偿能力有关,与GAD无  相似文献   
85.
胃癌组织中HSP60和HSP70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HSP60和HSP70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将胃癌组织石蜡包埋切片,以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进行观察。结果 50例胃癌HSP60和HSP70阳性率分别为56%和64%,高分化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HSP60和HSP70阳性率均明显地低于未分化和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结论 HSP60和HSP70的表达可能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有较密切的关系,两可能是反映胃癌生物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探讨大鼠胰腺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MV,TAM,MC三者间的关系及其意义。 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法测定17例大鼠胰腺癌、22例非肿瘤胰腺组织及10例正常胰腺组织石蜡切片标本中MV,TAM,MC。结果:36例SD大鼠3~5个月内二甲苯蒽并诱发的胰腺癌发生率为47.2 %。胰腺癌组织中MV,TAM, MC均值分别为76.56±19.93,15.54±5.93,14.87±5.19,明显高于10例正常胰腺组织的30.63±14.77,11.01±4.99和11.04±5.03以及模型组中非癌胰腺组织的24.42±11.32,10.99±4.99和9.31±4.64,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且5个月组胰腺癌TAM,MC计数大于3~4个月组(P<0.01)。胰腺癌中MV,TAM,MC计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MV vs TAM,r=0.788; MV vs MC, r=0.832;TAM vs MC, r=0.635)。结论:二甲苯并蒽置入SD大鼠胰腺实质内短期可获得较高的胰腺癌发生率,大鼠胰腺癌中间质浸润的炎症细胞TAM和MC具有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88.
DNApolβ和FT与肿瘤发生、进展及预后等密切相关[1,2].作者应用EnvisionTM免疫组化法研究胆囊腺癌、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组织DNApolβ和FT表达水平,探讨两者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89.
DNA损伤修复蛋白在胆囊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胆囊腺癌、癌旁组织、腺瘤性息肉和慢性胆囊炎组织中DNA损伤修复蛋白hMSH2和hMLH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胆囊腺癌108例、癌旁组织46例、腺瘤性息肉15例和慢性胆囊炎35例手术切除标本常规作石蜡包埋切片,采用EnVisionTM免疫组化法检测hMSH2和hMLH1.结果 hMSH2和hMLH1表达阳性率,胆囊腺癌分别为50.0%和49.1%、评分分别为2.2±1.9和2.2±1.8,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为84.8%和87.0%;评分分别为3.9±1.3和4.2±1.2)、腺瘤性息肉(阳性率分别为80.0%和86.7%;评分分别为3.7±1.3和4.0±1.1)及慢性胆囊炎组织(阳性率分别为88.6%和88.6%;评分分别为4.1±1.1和3.9±1.1)(P<0.05);不同类型良性病变中2种DNA损伤修复蛋白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hMSH2和hMLH1表达阴性的良性病变胆囊上皮均呈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病理形态学表现.腺瘤癌变或高分化腺癌、肿块最大径<2 cm,无淋巴结转移及未侵犯周围组织的病例hMSH2和hMLH1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均明显地高于低分化腺癌、肿块最大径≥2 cm、淋巴结转移及侵犯周围组织病例(P<0.05);2种DNA损伤修复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有无胆囊结石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DNA损伤修复蛋白表达水平均为反映胆囊腺癌发生、进展、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标记物,检测其表达水平对指导预防和早期发现、临床化疗胆囊癌可能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0.
男性乳腺癌性激素受体及催乳素的表达和生物学意义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杨竹林,许建晃,杨元华男性乳腺癌少见,其发生率占乳腺癌的1.0%~1.4%(1)。本文用亲和组化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男性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R)和催乳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