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经皮软组织和经皮经血管双介入治疗大血管间软组织异物的可行性。方法对6例经CTA确诊的大血管间金属异物(1例合并创伤性假性动脉瘤)进行双介入治疗。局麻后于电视透视导向下经皮经腔定位异物旁血管后,经皮软组织介入钳取异物。结果异物位于大腿上部3枚、肘窝1枚、前臂2枚,长径3~10mm、短径1~2mm,与毗邻大血管间距0~2mm。成功取出所有异物,术中总透视时间5~9min、总出血量5~10ml,对较小动脉瘤未予治疗,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软组织和经皮经血管双介入治疗血管间软组织异物技术可行,为伴血管损伤的血管间软组织异物损伤患者的一站式微创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脂肪纤维瘤病(lipofibromatosis,LPF)的CT或(和)MRI误诊原因,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性.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CT或(和)MRI误诊的16例LPF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6例LPF均单发,临床上均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压痛性包块.CT、MRI上14(87.5%)例以脂肪密...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应用六西格玛(6σ)理论评价临床化学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并选择最优的Westgard质量控制规则,指导检验质量的改进。方法收集本实验室2012年全国室间质量评价常规化学的3次回报结果以及7-12月室内质量控制数据,计算CV%及Bias%。再根据检验项目的CV%、Bias%及TEa%计算σ度量值。未达到6σ度量值的检验项目,计算QGI值,并结合质量要求,查找导致性能不佳的主要原因,同时选择质量控制方案,进行质量改进。结果在26个检测项目中,σ度量值最大的是肌酸激酶(CK),为9.50;最小的是氯(CL),为2.40;所有检验项目的平均σ度量值为4.66,其中6个检测项目的σ度量值≥6,占23.1%;17个检测项目的σ度量值介于3~5之间,占65.4%;3个检测项目的σ度量值≤3,占11.5%。在未达6σ度量值的20个检验项目中,50.0%的项目需要优先改进精密度,20.0%的项目需要优先改进准确度,30.0%的项目精密度和准确度都需要改进。结论临床实验室进行定量分析前,必须对检验项目进行必要的室内质量控制,可以根据6σ度量值评估其分析性能,选择最优的Westgard质量控制规则,设计质量控制方案与整改措施,以便更有效地进行质量控制,使其满足临床实验室要求。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CT鉴别诊断儿童TFE3重排肾细胞癌(TFE3 RCC)与Wilms瘤(WT)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单发TFE3 RCC(TFE3 RCC组)及20例单发WT(WT组)患儿的术前腹盆腔CT资料。对比组间病灶CT表现差异;针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鉴别儿童TFE3 RCC与WT的效能。结果 组间CT所示病灶最大径、平扫CT净值、边界清晰与否、有无病灶内钙化、动脉期和静脉期强化CT值、强化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上述各项指标鉴别诊断TFE3 RCC与WT的AUC分别为0.82、0.97、0.80、0.75、0.91、0.83及0.93。结论 CT可有效鉴别诊断儿童TFE3 RCC与WT。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源于 4种磁共振序列的仿真输尿管肾镜成像诊断上尿路结石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将 9枚直径 1~5mm的尿路结石经输尿管断端置入离体输尿管肾盂内 ,分别以生理盐水、3 %马根微显溶液充盈该上尿路后 ,行HT2 FSE、多层薄层SS FSE和 3D、2DFSPGR序列扫描。源影像在工作站用Navigator软件作内镜成像 (VE)重建。结果 :VE对结石的敏感性源于多层薄层SS FSE序列者为 4/ 9、源于HT2 FSE序列者 5 / 9、源于 3D和 2DFSPGR序列者均为 4/ 9,检出结石最小直径为 2mm。VE所示结石形态、大小与实际略有出入。源于HT2 FSE序列的VE图像质量最佳 ,其次依次多层薄层SS FSE序列、3D和 2DFSPGR序列 (P <0 .0 5 )。结论 :磁共振仿真输尿管肾镜能够检出直径 2mm以上尿路结石 ,以HT2 FSE序列采集源影像为佳。  相似文献   
106.
胃部疾病:CT仿真胃镜与电子胃镜对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胃部疾病模型的制作方法和CT仿真胃镜 (CTVG)对这些病变的显示能力。材料与方法 取离体猪胃 (胃底部有 1个憩室 ) 1只 ,制作 6个直径 5~ 14mm大小的隆起性“病变”和 5个长径 6~ 8mm、深径 1~1.5mm的凹陷性“病变”。同时行CT/MR仿真胃镜、电子胃镜和双对比造影检查。结果 空气充盈法CTVG检出了所有 6个隆起性“病变”和 5个凹陷性“病变”中的 3个 ;一个 40mm× 6 0mm的憩室、一个螺旋管接头准确显示。阳性对比剂充盈法CTVG显示了 6个隆起性“病变”中的 5个 ,所有凹陷性“病变”(憩室除外 )未检出。MR仿真胃镜结果类似阳性对比剂充盈法CTVG。气钡双重造影仅显示较大的 3个隆起性“病变” ,电子胃镜检出了所有模拟“病变”。胃隆起性“病变”在CTVG上随阈值而变化并与胃腔改变同步、一致 ;胃内异物如螺旋管接头 ,在CTVG上也随阈值而变化 ,但与胃腔改变不同步、不一致。结论 仿真胃镜是可选择的胃部疾病内镜成像检查的无创性方法 ,以空气充盈法CTVG的图像质量为佳 ;阈值数值改变时 ,CTVG所示胃腔与“病变”变化的协调性有助于判定“病变”来源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1b型的非结构蛋白3(NS3)区与原发性肝癌(HCC)的关系。方法:将患者分为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组、非HCC组及HCC组,从患者血清中提取HCV-RNA,采用巢式聚合酶链法(nested -PCR)进行HCV基因分型并扩增HCV-NS3片段,分析HCV-NS3区片段的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蛋白质二级结构。结果:3组均以1b型为主,3组间1b型所占百分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95%,3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5%,且3组在NS31227-1206区间都无特殊的氨基酸突变;NS31227-1206区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分为A、B 2型,携带组及非HCC组以A型为主,而HCC组以B型为主;携带组与非HCC组蛋白质二级结构分型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HCC组与携带组、非HCC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1b型HCV携带者及非HCC患者与HCC患者在蛋白质二级结构上有差异,HCV-NS3与HCC的发生有关联。  相似文献   
108.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CT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相似文献   
109.
肿瘤介入治疗中动脉应用5-HT_3受体拮抗剂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介入治疗中动脉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对防治胃肠道副作用的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分为治疗组(n=120)和对照组(n=40),治疗组再分为欧必亭组(n=60)和非欧必亭组(n=60),其中 30例为自身对照。治疗组术中化疗/栓塞前 15分钟(n=60)或后即刻(n=60)于动脉内推注 5-HT3受体拮抗剂,对照组术中来用 5-HT3受体拮抗剂。主要采用 5-FU、DDP、MMC、THP或 ADM大剂量联合灌注化疗方案。结果:介入治疗术中急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4.4%(23/160),其中治疗组为14.2%(17/120),对照组为15. 0%(6/40),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5-HT3受体拮抗剂介入化疗/栓塞前应用组明显优于化疗/栓塞后应用组(P<0.05)。出现胃肠道反应后立即停止操作,治疗组仍动脉内推注5-HT3受体拮抗剂。症状缓解率对照组为66.6%(4/6),治疗组达 100%;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 12小时、1天和3天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对照组分别为47.5%(19/40)、45%(18/40)和37.5%(15/40),治疗组分别为1.6%(2  相似文献   
110.
CT仿真输尿管膀胱镜成像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CT仿真输尿管膀胱镜成像技术和价值。方法:应用螺旋CT采集排泄期尿路断面影像47例,层厚5mm,螺距2.0或1.0,重建层厚2.5mm;将源影像送至工作站作内窥镜成像等后处理。6例同时作了膀胱镜或输尿管镜检查。结果:CT-IVU和VE技术成功率达100%,无并发症。VE内镜样显示了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内壁、内腔及其病变的三维结构,对5mm以上膀胱癌检出率达100%,较好地显示了肿瘤特征,增加了诊断信息。但VE无法显示尿路结石和区分输尿管真性狭窄与正常蠕动波,在显示尿路内腔解剖和病变细节也无输尿管膀胱镜佳(P<0.05)。CT-IVU图像质量比常规静脉尿路造影(X-IVU)的佳(P<0.05)。结论:CT-IVU内镜重建三维内镜样显示了尿路内腔与病变,对肿瘤病变准确性高,但无法检出尿路结石。CT-IVU优于X-IV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