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目的研究使用不同检测方法对HIV抗体进行初筛检测,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方法通过使用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对2794份相同的艾滋病高危人群人员的血清样品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为阳性47份,阴性2747份,阳性率为1.682%,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为阳性55份,阴性2739份,阳性率为1.968%,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阳性而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阴性的样品有11份,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阴性而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阳性的样品有19份,经配对χ2检验,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初筛检测HIV抗体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两种检测方法初筛检测结果共同阳性有36份,共同阴性有2728份,总符合率为98.93%。结论提示初筛检测HIV抗体时,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可互相参考,也可互相替代。  相似文献   
62.
目的对番禺区2005~2010年学校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番禺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及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番禺区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4起,其中传染病类46起;3~6月和9~12月是高发季节。结论番禺区学校突发事件中传染病类占居首位,事件的人群分布与学校人口的密集度,学生的防病意识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区高档娱乐场所服务小姐与艾滋病相关行为特征及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向该人群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健康信息模型理论,采用整群抽样,匿名自填问卷方法,对355名服务小姐进行调查。结果婚前有性行为的占90.42%,确定曾患过性病者占7.32%,最近5次性关系中5次均使用了安全套的占12.39%;与固定性伴使用安全套者占23.10%;有口交行为的占27.32%,有肛交行为的占3.66%,既有口交又有肛交行为的占2.25%;初中文化程度占52.39%,对艾滋病可以通过3种途径传播传染知晓率为43%,存在婚前多性伴现象。结论高档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属艾滋病感染高危人群,应加强高档娱乐场所服务小姐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在此类人群中推广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应用“两段式”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腹主动脉扩张(abdominal aortic enlargement, AAE)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0年9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两段式”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每年定期随访。主要结局指标为AAE,并筛选术后AAE的相关因素,进行生存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共完整收集146例于我院进行定期随访的患者资料,中位随访48个月(范围:12~84个月),随访期内,术后AAE发生率为19.9%(29/146),共有29例患者出现AAE(AAE组),117例未出现AAE(Non-AAE组)。随访期共有27例患者死亡(Non-AAE组13例,AAE组14例);有10例接受了主动脉相关的再干预治疗,其中Non-AAE组4例, AAE组6例。Non-AAE组的远期生存率和免于主动脉相关的再干预率均优于AAE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假腔部分血栓化〔比值比(OR)=4.090,95%可信区间(CI):1.539~10.867,P=0.005〕、肾动脉上主动脉残留破口累积长度增加(OR=1.290,95%CI:1.164~1.429,P=0.000)及肾动脉下主动脉残留破口累积长度缩减(OR=0.487,95%CI:0.270~0.878,P=0.017)是术后AAE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术后发生AAE的患者预后差。随访时应重视假腔部分血栓化、肾动脉上主动脉残留破口累积长度及肾动脉下主动脉残留破口累积长度,警惕术后AAE的发生。  相似文献   
65.
目的 了解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女性性工作者(FSW)和静脉吸毒者(IDU)2类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现状,为进一步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在娱乐场所和监管场所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407名FSW和437名IDU,由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随后对2类人群的部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FSW、IDU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6.8%(231/407)和52.6%(230/4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SW人群中商业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的占19.4%(79/407),IDU人群有共用注射器吸毒行为的占27.5%(120/437);FSW和IDU人群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均以电视为主,分别为85.5%(348/407)和89.5%(391/437);IDU在商业性行为时是否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OR=2.433,95%CI:1.162~5.095).结论 FSW和IDU人群均存在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风险,应采取有效措施对他们进行相关危险行为的干预.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广州大学城高校传染病管理的基本情况,为规范高校疫情报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广州大学城内10所高校医院(医务所)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广州大学城高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其中内科医生传染病知识缺乏,传染病防控意识较为淡薄,部分高校在传染病疫情的发现、上报及处理环节上有待提高。结论广州大学城高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应进一步规范学校疫情报告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宣传。  相似文献   
67.
热休克蛋白70 mRNA在老年人胃癌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 mRNA(HSP70 mRNA)在胃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取胃癌44例,癌旁不典型增生20例,单纯不典型增生16例,浅表性胃炎20例.采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ISH)检测HSP70 mRNA表达状况.结果在胃癌、癌旁不典型增生和单纯不典型增生中HSP70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61.36(27/44)、55.00%(11/20)和31.25%(5/16);在浅表性胃炎组阳性率为5.00%(1/20).HSP70 mRNA表达与癌细胞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SP70 mRNA在胃癌形成早期有较高表达,检测HSP70 mRNA可以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广州市番禺区2004-2013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流行特征,提出番禺区艾滋病疫情防控对策。方法对广州市番禺区2004-2013年艾滋病常规和哨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3年番禺区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共计601例,其中AIDS病人245例,死亡88例,近年HIV抗体阳性报告数明显增多。年龄以20~49岁为主,占86.02%,50岁以上者占11.15%。男女性别比为3.45∶1。传播途径由注射毒品为主逐渐变为性传播途径为主,总报告病例中性传播途径占78.20%,男男同性传播途径占22.96%。结论艾滋病疫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经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应进一步扩大艾滋病推荐检测工作,扩大检测覆盖面,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69.
目的 了解广州市番禺区居民肝吸虫感染状况,分析患者肝吸虫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在当地连续居住半年以上居民,采用改良加藤厚片法进行肝吸虫虫卵检测,并对检测阳性者进行肝吸虫病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调查。结果 共计检测4 238人,肝吸虫感染率为22.30%。肝吸虫病知晓率为71.96%,知晓肝吸虫病感染途径、对人体危害、防感染措施者分别占64.55%、36.08%、49.10%;生熟砧板(菜板)未分开、平时有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虾者分别占60.42%、67.30%;愿意尝试吃生鱼片、得了肝吸虫病愿意花钱去买驱虫药吃、肝吸虫病治好后还会继续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虾者分别占63.07%、76.93%、59.26%。本次检测前了解自身肝吸虫感染状况者占7.94%,男(6.34%)女(1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7,P=0.031)。曾接受过肝吸虫病驱虫治疗者占6.56%,男(5.07%)女(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6,P=0.029)。表示曾获得过肝吸虫疾病知识宣传资料者占26.03%。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组间在防治知识、防治行为、防治态度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州市番禺区为肝吸虫病高度流行区,肝吸虫病患者肝吸虫病相关知识较高,行为与态度的正确率较低。在开展肝吸虫病相关知识宣教的同时,应重点引导患者的行为与态度的正确转变,以减少肝吸虫病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70.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农民2型糖尿病(T2DM)和糖尿病前期(PM)人群流行现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糖尿病综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番禺区农民2984人,调查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和问卷调查.结果 本研究T2DM患者检出率为13.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DM患病率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有既往心脑血管疾病、血脂异常或外周血管病变史(0R=2.549,95% CI:1.358 ~ 4.783),家族糖尿病史(OR=2.458,95% CI:1.108~5.452)、BMI≥30 kg/m2(0R=2.221,95% CI:1.177~4.153)、婚姻状态为离异/丧偶者(OR=2.126,95% CI:1.017~4.448).结论当前广州地区农民的T2DM患病率较高,在乡村应针对有心脑血管疾病、血脂异常或外周血管病变史,家族糖尿病史、BMI指数≥30 kg/m2或离异/丧偶者开展DM相关危险行为综合干预,以降低T2DM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