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1 毫秒
21.
目的 比较电子射野影像仪(EPID)和锥形束CT(CBCT)用于胸部肿瘤影像引导放疗,在工作流程和发现患者摆位误差两个方面为临床选择不同影像引导放疗工具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17例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包括肺癌、食管癌和胸腺瘤),每位患者每周分别行千伏锥形束CT(KVCBCT)和EPID影像引导分析各1次。1例患者(肺癌)在完成2次KVCBCT在线引导放疗后自动退出研究,共有16例患者进入最终研究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共获取81对EPI和CBCT影像。采用CBCT引导放疗系统时,患者的治疗总时间较采用EPID引导放疗系统时增加1.2 min。采用EPID引导放疗技术分析胸部肿瘤患者的摆位误差,患者在左右(LR)、头脚(SI)和前后(AP)3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3.2)mm、(1.3±3.7)mm和(-0.2±3.1)mm。计算临床靶体积(CTV)到计划靶体积(PTV)的预留边界,CTV到PTV的预留边界应设定为10mm。采用KVCBCT引导放疗技术分析这部分患者的摆位误差,LR、SI和AP 3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4.6)mm、(0.6±4.0)mm和(-0.9±4.6)mm,CTV到PTV的预留边界应设定为12mm。结论 与EPID相比,采用CBCT引导放疗系统没有明显延长治疗时间,但增加了发现摆位误差的能力,建议有条件的单位选择CBCT进行胸部肿瘤患者的影像引导放疗或摆位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22.
23.
原发性甲状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临床生物特点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PTL)临床生物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1972.1~2002.12我院收治PTL43例,对其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分析。观察PTL肿瘤发展规律及影响预后因素。统计应用SPSS10软件中的卡方检验、Kaplan—Meier,COX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总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8%、71%,5、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78%。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示病理类型、颈部淋巴结转移、分期和B症状显著影响患者的生存期(P〈0.001),病程长短也影响PTL的预后(P=0.049),年龄不是预后因素。PTL病情进展时,肿瘤沿甲状腺淋巴引流区扩散,未发现跳跃性。两叶以上病灶者颈内淋巴结转移率(50%)显著高于单叶者(14%)(P〈0.05)。淋巴结转移者,远处转移率及死亡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P〈0.01)。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淋巴结转移率、远处转移率、与肿瘤相关死亡率高于滤泡型淋巴瘤(FL)和粘膜相关淋巴细胞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ZL)(P〈0.01)。未观察到低度恶性PTL转化为高度恶性淋巴瘤。MZL型和FL型的Ⅰ期患者无论采用何种治疗,都得到长期生存;对不利预后因素(DLBCL型、FL的Ⅱ期以上和B症状)患者,给予CHOP或COMP化疗方案,仍难以控制肿瘤的进展。结论PTL具有自己的临床生物特点和发展规律。根据其特有的特性制定治疗策略较为恰当。 相似文献
24.
鼻咽癌超分割放疗的临床Ⅲ期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1990年7月至1992年4月,56例鼻咽癌随机分为常规放疗组(对照组)和超分割放疗组。对照组放射每日1次,1.8~1.9Gy/次,每周5次。总量68.4~70.3Gy/37~38次/7.2~7.4周。超分割组1.05~1.1Gy/次,每日2次,间隔6小时,总量75.6~77Gy/70~72次/7~7.2周。超分割组的急性粘膜反应重于对照组。放射结束时临床检查鼻咽部肿瘤退缩率两组基本相似。3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对照组75.8%和42.3%。超分割组70.3%和63.3%,P>0.05。3年局部肿瘤控制率,对照组64.6%,超分割组86.7%,P<0.05。 相似文献
25.
适形放疗治疗肺癌放疗后复发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肺癌放疗后复发病人用适形放疗再治疗的可行性,观察其耐受性和复发肿瘤的即期疗效。方法:1999年6月-2000年4月,18例肺癌放疗后复发病例用Cadplan 3.1.2三维放疗计划系统设计放疗计划。BEV设计固定野、动态旋转野和非共面野,DVH综合评价和优化放疗计划,由Varian多叶光栏技术实施适形放疗。计划照射剂量为50-60Gy,2Gy/次,1次/天,5天/周。仅照临床可见复发肿瘤 相似文献
26.
杨焕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2(3)
<正>2010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没有受美国金融危机和高盛事件影响,于6月4日至8日如期在美丽的世界5大湖之一密西根湖畔--芝加哥召 相似文献
27.
Ⅰ,Ⅱ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Ⅰ、Ⅱ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的价值。方法 对1991年1月至12月首次治疗,年龄≥70岁,KPS≥60,Ⅰ、Ⅱ期NSCLC73例患者进行分析。所有病理均经细胞学或组织学证实。患者中位年龄为72岁(70~81岁)。治疗该方案为根治性放疗和手术治疗,放疗组46例,手术组27例。统计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结果 放疗组与手术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52%和5 相似文献
28.
杨焕军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7,(1)
间质加热放射和单纯间质放射复发或残留的人体肿瘤临床Ⅲ期研究:RTOG前瞻性随机研究BahumanEmamietalIntJRadiationOncologyBiolPhys,1996,34:1097。RTOG近年报告,大于3cm的表浅肿瘤,加热放射疗...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千伏级锥形束CT图像(KVCBCT)对食管癌放疗剂量计算的可行性。方法 比较Trilogy加速器采集的Catphan600模体KVCBCT图像CT值稳定性及离轴曲线重合度并建立CT值-密度转换曲线用于剂量计算。在模体和 10例食管癌患者常规CT上设计逆向调强计划,并将计划移植到相对应的KVCBCT图像上。基于KVCBCT的转换曲线计算靶区及周围组织受量,并与常规CT计算结果行配对t检验。结果 KVCBCT的CT值变化范围均在1.6%内,且未发现有随时间变化趋势。常规CT和KVCBCT的CT值离轴曲线重合度较高,大部分成像区域差别在1%内。模体调强计划常规CT与KVCBCT所得剂量统计参数最大差别为1.33%,对食管癌患者调强计划两者剂量差别在3.65%内。等中心层面剂量分布有较好一致性。结论 使用食管癌KVCBCT图像进行剂量计算是准确可行的,在临床上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