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前瞻性地对具有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高危条件的人群进行伺机性筛查,发现"亚临床CD"患者,给予干预性治疗,为CD的干预性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6年5月在我科就诊的所有CD高危患者进行结肠镜筛查。对发现回肠末端或结肠浅表小溃疡患者进行排查。疑似肠道结核者予以抗结核治疗(抗结核组),其余患者予对症治疗(对症治疗组)。3个月后复查结肠镜。抗结核治疗有效,诊断肠结核,继续抗结核治疗;无效者,考虑为"亚临床CD"。对症治疗组有效,诊断为非特异性炎性肠病;无效者,考虑为"亚临床CD"。给予5-ASA 4 g/d,3个月后复查结肠镜,如有效,继续5-ASA治疗;如无效,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之后每3~6个月随访1次。记录临床表现、内镜表现和病理特征,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符合CD高危人群条件者31 233例接受肠镜筛查,发现回肠或结肠浅表小溃疡者151例。4例失访,147例患者接受连续性随访。最终判断为"亚临床CD"的患者52例,肠结核32例,非特异性炎性肠病63例。52例亚临床CD患者经5-ASA治疗,40例好转,12例无效,分别占76. 92%和23. 08%。采用SPSS 20. 0软件对是否为"亚临床CD"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肠外表现、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多发病变、病理见隐窝炎或脓肿/腺体和杯状细胞减少是亚临床CD的相关因素。结论通过对CD患者自然病史观察,发现在确诊前确实存在"亚临床CD"阶段,且此阶段的治疗效果优于CD。CD高危人群筛查、对回肠末端和/或结肠溃疡患者进行干预随访是发现亚临床CD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所建立的"CD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流程"对回肠末端和/或结肠浅表溃疡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有助于CD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分析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的内镜表现及病理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其认识。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消化内科经病理诊断为胃肠道NEN的患者,并对其内镜表现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67例胃肠道NEN患者,男101例,女66例,平均年龄50.6岁。病灶位于上消化道者37例,位于下消化道者130例;超声内镜主要表现为低回声(37.9%)及中-低回声(40.1%),多起源于黏膜层(56.0%)及黏膜下层(41.6%)。肿瘤最大径≤10.0 mm者占88.0%,10.1~20.0 mm者占10.2%,20.0 mm者占1.8%。病灶最终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者125例(74.9%),行腹腔镜消化内镜双镜联合治疗者2例(1.2%),单纯外科手术者3例(1.8%),其余为活检及EMR治疗。术后病理分期G_1期占82.3%,G_2期占7.3%,G_3期占2.4%。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Syn阳性率为96.7%,CgA阳性率为63.6%。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9.85个月。结论胃肠道NEN的确诊依赖于内镜下表现及病理学特征,ESD是治疗20.0 mm以内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