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59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96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251篇
预防医学   9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4篇
  2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目的:对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的特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改进的双突跃电位滴定法测定壳聚糖的脱乙酰度,用一步法测定壳聚糖的特征黏度,后根据Mark-Houwink方程算出黏均分子量。结果:3种不同规格的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分别为(97.27±0.96)%,(90.12±0.85)%,(71.54±0.57)%;相应的黏均分子量分别为3.78×105,55×105,10.13×105。结论:所选用的方法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相对标准偏差小,可用于壳聚糖特性参数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2.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法优化5-氟尿嘧啶壳聚糖微囊的制备工艺,以提高微囊性质的可预测性。方法:以壳聚糖为囊材,采用单凝聚法将5-氟尿嘧啶微囊化,以载药量、包封率、粒径、跨距为因变量对壳聚糖浓度、芯壁比、乳化剂用量和成囊温度4个自变量的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通过星点设计法得出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浓度为质量分数0.15%,芯壁比1.5,乳化剂的用量8%,成囊温度50℃。结论:星点设计法优化微囊制备工艺预测性良好,制得的微囊具有囊型好、粒径分布均匀、重现性好、包封率高且制备工艺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73.
黄山  杨浩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290-290
<正>尿激酶血肿腔灌注是很多基层医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方法,操作简单,对适宜的患者往往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少,深受基层医师欢迎。我科在2007年收治1例左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经创腔引流管灌注尿激酶,但出现癫痫发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基因DraⅡ位点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骨代谢、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地区无亲缘关系的绝经后汉族妇女210例,其中OP组120例、健康对照组90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检测PTH基因多态性,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正位腰椎(L2-4)及股骨颈BMD,同时检测骨代谢指标如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5b)、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骨质疏松组的骨代谢指标TRACP-5b、BALP值明显升高(P<0.01),骨质疏松组的腰椎L2-4、股骨颈BMD值明显降低(P<0.01)。骨质疏松组PTH基因型与TRACP-5b、BALP及骨密度无关。结论绝经后妇女PTH基因DraⅡ位点多态性可能不是影响BMD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75.
目的调查西安某区医院加强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的成效。方法对该院2011年6~7月和2012年6~7月产科剖宫产手术患者和妇科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用药种类、给药时机、用药时限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整治后,医院产科、妇科第一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率比整治前明显提高(P<0.05);产科、妇科在术前0.5~2 h应用抗菌药物比例分别由30.0%、0提高到90.0%、50.0%(P<0.05);用药时限<48 h的比例分别由6.7%、0提高到83.3%、45.0%(P<0.05);平均用药时间分别由5.9 d、6.0 d下降到1.7 d、2.3 d(P<0.05)。结论该院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渐趋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迂曲与椎动脉颅内段优势动脉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1.5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者。测量椎动脉颅内段管径及基底动脉的长度与管径,观察双侧椎动脉是否存在椎动脉优势及基底动脉有无迂曲,并对二者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①左侧椎动脉优势占19.09%(21/110),右侧椎动脉优势占7.27%(8/110)。②基底动脉无迂曲者占75.45%(83/110),有迂曲者占24.55%(27/110),其中向左凸型6.36%(7/110),向右凸型占18.18%(20/110)。③椎动脉颅内段优势动脉与基底动脉迂曲相关(r=0.61,P=0.000)。结论椎动脉颅内段存在优势动脉可引起基底动脉迂曲。  相似文献   
77.
Aβ_(25-35)诱导大鼠胚胎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形态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Genistein ,Gen)对Aβ-amyloid peptide fragment 25-35(Aβ25-35)诱导胎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前后形态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取16~18 d孕龄胎鼠海马组织进行神经元细胞的原代培养,细胞培养72 h后进行实验.Gen浓度为0.32 mg/L,用0.01 μmot/L 17β-雌二醇为阳性对照组,细胞损伤模型采用2 5 mg/L Aβ25-35建立.实验分6组,即Gen组、Gen模型组、雌二醇组、雌二醇模型组、空白组和空白模型组.海马神经元培养完毕,将Gen、17β-雌二醇比AB25-35提前4 h加入培养液,继续孵育24 h后观察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学:活细胞形态、细胞核Hoechst33342和PI双染色以及神经元NSE和Tunel双染色等指标的变化水平.结果:①空白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细胞树突轴突基本消失,未见网状结构,细胞胞体没有折光性,细胞碎片很多;和空白模型组相比较,Gen模型组细胞可见明显树突轴突,并可连接成网状结构,细胞胞体部分可见折光性,细胞碎片明显减少.Gen模型组和雌二醇模型组细胞形态差异不大.②空白模型组可见大量坏死细胞核(红色),仅有少量正常细胞;和空白模型组相比较,Gen模型组坏死细胞核的数量明显减少,而正常细胞核的数量明显增加.Gen模型组和雌二醇模型组差异不大.③空白模型组可见大量坏死细胞核着色(Tunel黄绿色),而胞体染色(NSE红色)不可见;和空白模型组相比较,Gen模型组坏死细胞核的数量明显减少,而正常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且胞体可连接呈网状结构.Gen模型组和雌二醇模型组细胞形态差异不大.结论:①Gen模型组较空白模型组能明显改善AB25-35诱导损伤后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学各指标,且和雌二醇模型组比较差异不大;②Gen对Aβ25-35诱导的海马神经元起保护因子或抗凋亡因子的作用,Gen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③Gen对Aβ25-35诱导海马神经元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海马部位存在一定的雌激素受体从而引起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8.
比较80%和50%两种纯度的嗅鞘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存活与生长,为嗅鞘细胞体内移植选用最佳纯度提供依据。分离、培养并纯化成年SD大鼠嗅鞘细胞,将纯化的嗅鞘细胞和收集到的贴壁成纤维细胞进行约80%和50%的比例混合后接种,继续培养1d或3d。所有细胞于不同时间点行P75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染色,以鉴定嗅鞘细胞的初始及其后培养过程中数量和纯度的变化。观察细胞状态,计数细胞总数和P75免疫阳性细胞数目,求得各组嗅鞘细胞数量和纯度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种不同纯度嗅鞘细胞在培养1d时形态正常,3d时纯度为50%的嗅鞘细胞胞体依然饱满,突起更加纤长,数量和纯度亦无明显下降。而纯度为80%的嗅鞘细胞在培养3d时已出现胞体萎缩和突起变短,数量从1d时每一观察区域内的35±13显著下降为23±5(P=0.02),但纯度未发生明显变化。结果表明50%纯度嗅鞘细胞的存活及生长状态优于80%者,提示细胞体内移植时应考虑选取50%纯度的嗅鞘细胞。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方法测定端粒长度.方法 选取9种人类细胞株,提取基因组DNA,采用Q-PCR方法测定相对T/S比率,DNA印迹法测定末端限制性片段(TRF)长度,进行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定量PCR测定端粒长度相对T/S比率为0.68±0.57,DNA印迹法测量平均TRF值为8.57±2.34,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分析R2=0.7807(P<0.01).结论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量端粒长度具有重复性好、省时、简便、可靠的特点,可高通量处理大量样品.  相似文献   
80.
背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于创伤修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局部应用难以持久地发挥作用。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至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的表达情况。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基因学体外观察,于2009-03/08在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完成。 材料:日本大耳白兔1只,购于昆明医学院动物科。pCDNA3.1质粒为美国Invitrogen产品。 方法:抽取兔髂前上棘骨髓,采用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待细胞融合至培养瓶底80%时消化传代。参考GeneBank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cDNA序列设计合成基因,电泳纯化后xholⅠ、BamHⅠ双酶切回收凝胶,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PcDNA Vector质粒进行酶切、电泳和凝胶回收,连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DNA与PcDNA Vector质粒,构建pCDN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真核表达载体,运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体转染至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并筛选稳定转染株。 主要观察指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 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示所培养细胞表面抗原呈CD90,CD44阳性,CD45呈阴性;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源性细胞表面抗原CD34呈阴性,而相对特异性标记物CD44呈阳性。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的细胞裂解液中,在Mr 23 000处有一条明显阳性杂交带;而转染pCDNA3.1(-)空载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蛋白未见阳性条带。 结论:实验成功地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至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该目的基因可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