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1.
目的:研究体外两种肿瘤细胞株对巨噬细胞(M)产生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的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分别加入10%、25%和50%浓度的培养18h的HepA腹水型肝癌,及EAC瘤细胞培养混悬液或其条件培养液(即上清液).24h后观察M上清液中NO的产生量;同时对50%浓度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作用24h后的M中的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进行组化染色。结果:HepA瘤细胞培养混悬液及其条件培养液均能明显地促进M产生NO(P<0.01)。EAC瘤细胞条件培养液在10%和25%浓度时,对M产生NO无明显影响(P>0.05),但在50%浓度时却表现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EAC瘤细胞培养混悬液在10%和25%浓度时明显促进M产生NO(P<0.01);而在50%浓度时,其促进作用不明显.且与其10%和25%浓度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NOS染色结果表明,经50%EAC条件培养液作用的M.其NOS阳性表达弱于对照组;而经50%HePA条件培养液作用之M,其NOS阳性表达强于对照组。结论:不同肿瘤对巨噬细胞产生NO具有不同影响,并与瘤细胞或其分泌因子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混合性嗜铬细胞瘤(composite pheochromocytoma,CP)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CP,对5例CP的临床、影像学、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预后进行观察,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结果CP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男女发病比例为4∶1,发病年龄52~68岁(平均年龄59岁,中位年龄54岁),肿瘤最大径3~4 cm(平均最大径3.6 cm,中位最大径3.5 cm);临床表现多为无明显症状的肾上腺肿块;典型的形态为两种成分组成,一种为瘤细胞呈不规则巢状排列,瘤细胞胞质细颗粒状、嗜碱性或双嗜性,核分裂象罕见;另一种为由不规则交叉束状排列的施万细胞及散在分布的神经节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示嗜铬细胞瘤弥漫表达PHOX2B(5/5)、突触素(5/5)、嗜铬粒素A(CgA,5/5),支持细胞S-100蛋白阳性(5/5),节细胞神经瘤弥漫表达S-100蛋白(5/5)、神经丝蛋白(5/5),其内神经节细胞PHOX2B、突触素、CgA弱阳性;5例均接受手术切除,预后良好,随访均无复发。结论CP较少见,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其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征,仔细的观察肿瘤的完整组织结构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HOX2B、CgA、突触素、S-100蛋白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商业性腹膜透析液(CDS)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ψ)分为两大实验组及各自的对照组:①将Mψ置于含50CDS(含糖0.139mol/L)的条件培养液中培养24h;②Mψ分别暴露于含0.139mol/L糖浓度CDS中10、30和60min,然后在无CDS培养液中培养24h。观察Mψ的一氧化氮(NO)产量和MTT还原能力。对照组以等量培养液代替CDS。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Mψ的NO产量和MTT还原能力均受明显抑制;CDS暴露60min组比暴露10、30min组所受抑制作用强。结论:腹膜透析液可损害巨噬细胞活力和降低其NO产量,并与腹膜透析液暴露时间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氮与肿瘤的免疫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信息分子,既是巨噬细胞(Mφ)发挥细胞毒作用的效应分子,又参与对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有关肿瘤对Mφ产生NO的影响,已有一些报道[1~3],但热休克肿瘤对Mφ产生NO的影响则未见报道。现有资料表明:细胞处于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脏间叶性错构瘤(MHL)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3例MHL患儿的临床、病理、影像学检查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13例患儿中,男7例,女6例;发病年龄1~62个月;肿瘤最大径7~18cm;临床表现为消瘦1例,表现为腹胀、腹部膨隆3例,表现为肝脏或腹部占位9例;影像学检查示CT平扫呈低或等密度影,较大的囊腔内可见条索状分隔影,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实性区呈明显强化,部分患儿病灶边缘可见结节状强化灶。磁共振成像检查示病灶T1加权成像为低信号,T2加权成像为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实性区明显强化。典型的组织学光镜形态为疏松黏液背景中可见比例不等的间叶成分、肝细胞索、胆管和大小不等的囊腔;间叶成分为原始的梭形或星芒状肿瘤细胞组成;5例可见黏液池或小囊腔结构形成。免疫组化特征为间叶成分表达波形蛋白(13/13)、α-平滑肌肌动蛋白(9/13)及结蛋白(7/13),胆管上皮表达广谱角蛋白(13/13)、角蛋白7(13/13),肝细胞索弥漫表达Hepatocyte(13/13)及胆汁酸盐输出泵(13/13)。13例均接受手术切除,预后良好,随访均无复发。结论MHL是一种好发于婴幼儿的罕见肝脏肿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无特异性,治疗上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预后良好,独特的病理学特征可以很好地帮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腹膜透析液对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含不同浓度葡萄糖的腹膜透析液不同时间作用后对巨噬细胞 (Mφ)功能的影响。方法取经3%硫乙醇酸盐培养基腹腔注射诱生的小鼠腹腔Mφ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 ,用含不同浓度 (1.50%、2.50%和4.25% )葡萄糖的腹膜透析液分别作用10、30和60min后 ,检测Mφ 吞噬功能、一氧化氮 (NO)产量和对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还原能力。结果 观察组Mφ 吞噬功能、NO产量和MTT还原能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均P<0.01) ,且葡萄糖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 ,各项指标下降越明显。结论 短时间腹膜透析液作用即可损害巨噬细胞活力及其他功能 ,这种影响与腹膜透析液葡萄糖浓度和作用时间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18.
<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通过对医学院校毕业生在各个专科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系统、规范的临床工作实践,培养具有解决各个临床实际工作综合素质和医师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临床医学人才,也是一个医学生向胜任临床工作高层次医生转变的重要阶段[1]。病理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两门学科之间的桥梁,病理科作为医院的平台科室,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对腹膜淋巴孔的调控作用, 探讨腹膜透析(PD)失超滤机理。方法:①应用Baxter腹透液建立腹膜透析小鼠模型;②小鼠腹腔注射NO供体硝普钠(SNP)和NOS的抑制剂NG-单甲基-L-精氨酸(L-NMMA);③全自动酶标仪测定血清NO2-量;④腹膜淋巴孔的扫描电镜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结果:①随着腹膜透析进行, 大量巨噬细胞经腹膜淋巴孔游出, 进入腹膜腔形成乳斑;血清NO2-量逐渐增高, 腹膜淋巴孔孔径增大、分布密度增高。停止腹膜透析、乳斑减少, NO2-量逐渐降低, 腹膜淋巴孔渐趋正常。②随SNP剂量增加, 小鼠血中NO2-浓度显著提高, 淋巴孔的直径和密度明显增加。③随着L-NMMA剂量增加, 小鼠血中NO2-浓度明显降低, 腹膜淋巴孔开放数量减少, 淋巴孔密度降低, 淋巴孔孔径变小。结论:NO有调控腹膜淋巴孔的作用;长期腹膜透析使血清NO2-浓度逐渐增高, 高浓度NO2-可舒张腹膜淋巴孔, 使腹膜淋巴孔对腹透液吸收增加, 导致腹膜透析失超滤。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使用商业腹透液时2', 5'-寡腺苷酸合成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和腹膜病理改变,探讨长期腹膜透析腹透液生物相容性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和腹膜间皮的病理改变。方法:①使用3种常用腹透液建立腹膜透析动物模型;②用纸层析法动态测定实施和停止腹膜透析时,2', 5'-寡腺苷酸合成酶活性的消长;③在光镜下观察腹膜间皮病理变化。结果:腹膜透析时,各腹膜透析组和生理盐水组2', 5'-寡腺苷酸合成酶活性均升高;停止腹膜透析,生理盐水组2', 5'-寡腺苷酸合成酶活性恢复正常,各腹膜透析组则持续降低;在腹膜透析时,各腹膜透析组均发生程度不等的间皮细胞脱落、腹膜增厚和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而Baxter组无急性炎症发生。随着停止腹膜透析时间延长,腹膜透析组病理改变逐渐修复。结论:长期腹膜透析时,腹膜透析液对机体免疫功能均有长时间抑制,并造成不同程度的腹膜病理改变。腹透液的非生物相容性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腹膜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