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比色测定血清果糖胺的实验研究(路西春,临床检验杂志1990;8(1):7)一文所介绍的方法,需加入5μl 样品制备液消除维生素C 的干扰.在临床大批量操作中。5μl 不易加准,也不易与50μl 样品混匀.样品制备液碱性太强,对测定有干扰,加量越多,呈色越深.  相似文献   
82.
对“管玻片凝集法检测血清中抗精子抗体”一文的商榷杨沛指导刘明德(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检验科,重庆630042)我们对《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试管玻片凝集法检测血清中抗精子抗体"(下称玻片法)一文中的精于(Ag)浓度进行了探讨,发现该文所述的精子...  相似文献   
83.
刘××,男,14岁。入院日期1986年2月10日,住院号22509。患肾病综合征一年余,长期服用大剂量强的松等西药治疗。今因停药后病情加重而入院。患儿全身高度浮肿伴大量腹水,呈柯兴氏面容,小便量少,小便蛋白卌。有关实验室检查均支持肾病综合征之诊断。入院后中西医结合治疗五天,患儿突感右下腹疼痛,伴呕吐、发烧(39℃)。查:白血球23000,中性91%。右下腹麦氏点压痛明显,有反跳痛和肌紧张。诊为“肾病综合征合并急  相似文献   
84.
兔红细胞免疫功能在高压氧治疗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沛  洪淋  陈伟 《免疫学杂志》2002,18(Z1):37-38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只家兔HBO治疗(在0.15 Mpa下吸纯氧≥99.6%2 h)前1天及连续HBO治疗10 d后的第1、第5、第10天,采用酵母菌花环试验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CR)及红细胞促中性粒细胞吞噬率(ERPN).结果与HBO治疗前比较,HBO治疗结束后第1天,RCR及ERPN均显著增高,P<0.01;HBO治疗结束后第5天,RCR及ERPN开始下降,P<0.05,仍有显著差异,HBO治疗结束后第10天,RCR及ERPN进一步下降接近HBO治疗前水平,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HBO治疗能显著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骨肉瘤化疗患者进行预防性中性粒细胞恢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非随机分成PEG-rh G-CSF预防使用的试验组,和不使用预防生白药物者为对照组,通过监测血常规来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对骨肉瘤患者化疗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共纳入62例(27例试验组,35例对照组),试验组可显著降低3°~4°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总发生率;对照组1例发生粒细胞缺乏性发热,而试验组无FN发生;监测化验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后,试验组比对照组应用短效G-CSF的天数总体要短。结论预防性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显著降低3°~4°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及缩短3°~4°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可降低粒细胞缺乏性发热的发生率,在骨与软组织肉瘤化疗的临床使用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86.
戎健  杨沛  邱鸿鑫 《重庆医学》2000,29(1):16-19
目的:研究血红蛋白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Hb-AGE)与机体衰老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竞争性ELISA法检测62例受试者Hb-AGE含量;同时检测体重指数(BMI)、血压(Bp)、空腹血糖(FPG)和血脂等,并作多因素分析。结果: Hb-AGE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是指数增长,每年增长率为2.07%。 MBI≥24kg/m2、高甘油三脂血症或/和高胆固醇血症者的Hb-AGE含量显著增高(P< 0.02或 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Hb-AGE与血压和血浆总胆固醇浓度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Hb-AGE的增龄性改变可能是一种衰老的结果,它与机体许多衰老改变有关。Hb-AGE可作为一个循环标志物,反映机体生物性衰老,对指导抗衰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7.
88.
基于文献梳理及对产后尿频、小儿遗尿、高龄尿毒症并发缓慢型心律失常等具体病案的分析,探讨麻黄激发阳气之功效在临床的应用。麻黄归属肺、膀胱经,辛温发散,走窜透达,为治疗外感第一要药,具有发汗、平喘、利水之功,广泛用于外感、咳喘、水肿等病症。对于因产后气血大伤,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年老久病而肾中精气逐渐衰惫,致使肾阴阳俱虚但阴阳虚损偏颇不明显的患者,治疗时可在温肾阳的基础上,予少量麻黄,以激发阳气,有助于药力达膀胱经循行部位所属脏腑之背俞穴,从而促进脏腑功能恢复正常。麻黄发汗力强,作用峻猛,用于激发阳气时,一般以3~9 g为宜,同时需配合温阳药;使用疗程不宜过长,以防其累积剂量过大,损伤元气。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太白楤木皂苷的抗氧化作用,为进一步利用其防治疾病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体外化学法检测太白楤木皂苷的总抗氧化能力。在细胞实验中,采用氧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 (tert-butyl hydroperoxide,tBHP)诱导细胞氧化损伤。设立相应对照组和药物保护组,给予太白楤木皂苷 (5 μg/mL)预处理保护,收集样品,流式细胞仪荧光法检测细胞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抗氧化转录因子核呼吸因子2 (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 2,Nrf2)及其下游的血红素加氧酶1 (heme oxygenase-1,HO-1)和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 (γ-glutamate-cysteine ligase,GCL)的表达水平。结果:太白楤木皂苷体外实验检测总抗氧化能力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在细胞实验中,tBHP可以显著提高细胞ROS水平,引起细胞的氧化损伤,太白楤木皂苷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tBHP诱导的细胞ROS水平。同时发现太白楤木皂苷可以显著拮抗tBHP引起Nrf2及其下游的HO-1、GCL 的催化亚基 (GCLC)和调节亚基 (GCLM)表达水平的升高。结论:太白楤木皂苷在化学反应体系及细胞水平,均显现出了抗氧化作用,具有抗氧化防治疾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
张宝霞  饶克瑯 《河南中医》2013,(12):2060-2061
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并逐渐在临床上受到关注。糖尿病患者在慢性肾损伤时常伴有脂代谢异常,而高脂血症又可引起肾损害,除肾小球损伤外,在小管间质损伤中也起一定程度的作用,脂代谢紊乱与DN在病因病机上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运用中医诊疗方法从调节脂代谢入手,以期为DN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