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48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21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目的 探讨毁损伏核对精神分裂症大鼠行为及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影响,为用神经外科方法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参考。方法 50只Spraquj-Dawla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伏核毁损组和模型伏核假毁损组。模型组经腹腔注射苯环己哌啶(PCP)制作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立体定向电极毁损大鼠伏核,观察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社会行为,并对其刻板行为评分。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结果 伏核毁损组能减轻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刻板行为和社会行为,与假毁损组之间的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P&;lt;O.001,t=8.51)。伏核毁损组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低于伏核假毁损组,与假毁损组之间的差别具有显著性的意义(P&;lt;O.05,t=2.19)。结论 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纹状体多巴胺功能亢进,立体定向毁损伏棱能够降低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改善精神分裂症症状。  相似文献   
92.
目的评价芪参复康胶囊、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63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中药组(31例)给予芪参复康胶囊0.2-0.6g口服,3次/d,西药组(32例)给予用氟西汀胶囊(江苏常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40(20±5)mg/d,每日晨口服,可酌情短期合用小剂量苯二氮卓类药,不合用其他抗抑郁药。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进行17项HAMD评定及行P300检查,3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P300检查。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1)两组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1±5.1)分vs(29.0±4.5)分,P〉0.05],治疗后中药组HAMD评分低于西药组[(10.1±3.2)分vs(12.3±3.4)分,P〈0.05],HAMD减分率显著高于西药组[(65.6±2.1)%vs(57.9±3.2)%,P〈0.05]。(2)两组治疗前Cz点潜伏期及波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P2、N2、P3的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2(152.8±54.1)ms vs(208.9±57.6)ms,(174.5±63.2)ms vs(207.3±55.8)ms;N2(208.7±57.9)ms vs(273.4±62.0)ms,(239.2±59.2)ms vs(275.6±60.8)ms;P3(319.1±60.2)ms vs(396.3±66.3)n18,(315.6±61.1)ms vs(394.7±55.6)ms,P均〈0.05],波幅均显著升高[P2(7.8±1.7)μV vs(3.3±1.2)μV,(7.0±1.4)μV vs(3.4±1.4)μV;N2(3.6±1.4)μV vs(1.0±0.7)μV,(2.4±1,3)μV vs(1.2±1.0)μV;P3(9.6±2.2)μV vs(4.5±1.0)μV,(7.5±2.2)μV vs(4.6±1.2)μV,P均〈0.05];治疗后,与中药组相比,西药组P2、N2的潜伏期延迟(P〈0.05),P3的潜伏期与中药组相近(P〉0.05),N2、P3的波幅偏砥(P〈0.05),P2的波幅值与中药组相近(P〉0.05)。(3)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中药组、西药组P2、N2、P3的潜伏期均显著延迟,波幅都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中药组P2、N2、P3的潜伏期值及P2、N2、P3的波幅值与对照组相近(P〉0.05)。西药组P2、N2的潜伏期显著延迟(P〈0.05),P3的潜伏期值与对照组相近(P〉0.05),P2、N2、P3的波幅显著偏低(P〈0.05)。结论芪参复康胶囊芪、氟西汀治疗可改善首发抑郁症认知功能,而芪参复康胶囊提高患者信息加工的前期准备效率优于西药氟西汀。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抑郁症的自我旋转能力及其脑电生理机制,进一步了解抑郁症空间认知能力的损害.方法 对23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和22名健康对照者进行自我旋转任务下的事件相关电位测定,检测被试者的神经心理学表现和P500的潜伏期、波幅.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左手和右手的错误率均升高[(28±5)%vs.(24±4)%,P< 0.05; (26±4%) vs.(24±3%),P<0.05],而且左手和右手的反应时也均较对照组延长[(1193.79±53.32)ms vs.(742.62±15.21)ms,P< 0.05;(1105.57±51.61)ms vs.(732.10±16.53)ms,P< 0.05];患者组左手错误率升高值、反应时延长值均大于右手(P<0.05).患者组左手、右手的P500波幅均降低[(5.22±2.41)μV vs.(8.28±3.11)μV,P<0.05; (6.79±3.24)μV vs.(8.29±3.41)μV,P< 0.05],左右手潜伏期均较对照组延迟[(551.37±45.27)ms vs.(508.22±28.22)ms,P<0.05; (542.74±46.73) ms vs.(507.52±31.48)ms,P<0.05];患者组的左手波幅降低值、潜伏期延迟值均大于右手(P<0.05).结论 首发抑郁症患者自我旋转能力受损提示其信息加工的速度与深度均受损,左手受损程度大于右手,提示左右手加工的生物学机制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94.
背景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旋转意象能力受损,但与此相关联的异常脑电生理机制仍不清楚。目的比较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对照完成心理旋转任务时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的差异。方法对32例住院或门诊首发抑郁症患者和29名对照进行心理旋转任务的ERP测定,给予不同旋转角度的测试刺激。测定4个脑区的ERPs(PZ、CZ、P3和P4)。测量指标包括错误数、反应时以及P500潜伏期和波峰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完成心理旋转任务的反应时显著延长[689(98)ms 比 569 (55)ms; t=4.36, p0.001],错误率显著升高[30.2%(11.4%)比20.3%(7.2%); t=3.61, p=0.015],且在所有4个旋转角度均有差异。完成心理旋转任务时的事件相关电位测定发现,抑郁症患者在4个脑区的总P500潜伏期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而P500波峰值显著降低。患者组与对照组错误率、反应时、P500潜伏期及波峰值均随着旋转角度(0°~180°)的递增而呈逐渐增加。对照组平均ERP波形在700ms处出现一个正波峰,而在患者组未见。结论本研究证实了既往研究利用心理旋转任务评定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缺陷的有效性。本研究发现心理旋转任务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的电生理指标,特别是P500及P700波峰值,可能是抑郁症的潜在生物学标记。需要前瞻性研究测定上述指标在抑郁症病程中的变化,以证实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
背景心理旋转(mental rotation)是一种想象客体或自我旋转的空间表征转换能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旋转能力受损。目的记录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完成正像和镜像心理旋转任务时的脑电生理指标,比较这些指标的差异,深入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损害情况。方法对来自解放军第三医院精神科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9例健康对照者在完成正像和镜像的心理旋转任务时的事件相关电位测定,比较两组错误发生比例、反应时以及事件相关电位的脑地形图。结果对照组正像与镜像的错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正像与镜像的反应时间亦无明显差异。而患者组镜像的平均(标准差)错误率比正像高[42%(6%)比32%(9%),t=2.64,p=0.031],患者组镜像的反应时比正像长[587(11)ms比571(18)ms,t=2.83,p=0.028]。无论是镜像还是正像,患者组Pz(顶区)、Cz(中央区)、P3(左侧顶区)和P4(右侧顶区)的P500波幅均低于对照组。与P3极点相比,两组正像和镜像P4点波幅都偏高。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正像和镜像心理旋转能力都受损。患者大脑左半球心理旋转能力减弱,反应时缩短,对正像与镜像反应存在差异,这些都与对照组不同。研究提示完成心理旋转任务时特定的脑地形图可作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一个辅助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旋转的脑电生理机制,完善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空间能力方面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的功能联系。方法对来自解放军第三医院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8例正常健康人进行心理旋转任务的ERP测定。测量其P300家族成分中P500的潜伏期、波幅及其错误数和反应时。结果与对照组P500[PZ:(493.39±54.00)ms,(5.63±4.22)μv;P3:(495.68±42.00)ms,(6.50±3.76)μv;P4:(478.89±43.42)ms,(4.93±3.67)μv;CZ:(487.11±45.21)ms,(5.34±4.10)μv]相比,患者组合计潜伏期均延迟[PZ:(573.37±45.01)ms,t=3.38;P3:(584.70±43.13)ms,t=2.92;P4:(578.30±41.71)ms,t=-2.30;CZ:(493.39±54.00)ms,t=-2.56],合计波幅均降低[PZ:(3.04±1.32)μv,t=3.26;P3:(4.02±1.52)μv,t=2.80;P4:(2.73±2.00)μv,t=-2.20;CZ:(5.63±4.22)μv,t=-2.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区分正镜像时,患者组正像和镜像潜伏期都延迟、波幅都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旋转能力受损,正镜像受损程度不一致,正镜像加工的电生理机制可能不同,提示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评价芪参复康胶囊、丁螺环酮对焦虑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70例焦虑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中药组(35例)给予芪参复康胶囊,西药组(35例)给予丁螺环酮.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进行HAMA评定及P300检查,另选3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P300检查.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HAMA评分中药组[(27.4±5.4)分vs.(5.2±2.2)分]和西药组[(27.2±6.2)分vs.(6.7±2.6)分]均降低(P<0.05),且中药组HAMA减分率高于西药组[(80.7±4.5)%vs.(75.4±5.1)%,P<0.05].(2)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P3潜伏期均缩短[中药组:(382.1±76.8)ms vs.(292.1±70.4)ms,P<0.05;西药组:(384.6±73.6)ms vs.(323.6±61.1)ms,P<0.05],N2、P3波幅均升高[中药组:N2(3.6±1.7)μVvs.(5.8±2.1)μV,P3(6.2±2.3)μV vs.(9.8±2.2)μV,P<0.05;西药组:N2(3.5±1.6)μV vs.(4.0±1.4)μV,P3(6.3±2.1)μV vs.(7.8±2.7)μV,P<0.05].(3)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中药组、西药组P3潜伏期均延迟,N2、P3波幅均降低(P<0.05);治疗后中药组P3潜伏期及N2、P3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P3潜伏期及N2、P3波幅仍偏低(P<0.05).结论 芪参复康胶囊、丁螺环酮治疗均可缓解焦虑症临床症状及改善其认知功能,而芪参复康胶囊提高患者信息加工的感知觉识别与编码的疗效优于丁螺环酮.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心理旋转的事件相关电位(ERP)脑地形图的变化,完善抑郁症患者在空间能力方面的脑地形图功能联系.方法 对32例抑郁症患者和29例健康被试进行心理旋转任务的ERP测定.对其脑分布地形图的变化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 (1)与对照组[错误率(29±9)%,反应时(604.74 ±54.39) ms]相比,抑郁症组合计错误率[(33±15)%]显著性升高,反应时[(755.22±70.18)ms]显著延长(P<0.05).(2)与对照组[ N100:PZ(-3.78 ±1.05)μV、CZ(-5.67±2.21)μV、P3(-2.34±0.59) μV、P4(-2.92±0.80)μV;P500:PZ(7.35±2.61) μV、CZ(7.65 ±2.42) μV、P3(6.53±2.11) μV、P4(7.29±2.57) μV]相比,抑郁症组合计波幅[N100:PZ(-0.31±0.09)μV、CZ(-2.27±0.57)μV、P3(-0.30±0.07)μV、P4(-0.33±0.08)μV;P500:PZ(6.04±2.16) μV、CZ(5.92±2.01) μV、P3(6.02±2.11)μV、P4(6.01±2.34)μV]显著性降低(P<0.05),左右顶枕叶兴奋性差异消失(P>0.05);N100抑郁症组正镜像兴奋性显著性降低(P<0.05);P500则正像兴奋性降低,镜像显著性升高(P<0.05).左右大脑顶枕叶相比,抑郁症组正像右顶枕叶兴奋性显著性偏高(P<0.05),而镜像的兴奋性差异消失(P>0.05),对照组正镜像右顶枕叶兴奋性都显著性偏高(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心理旋转能力受损,即心理旋转反应准备负电位降低,正像存在优势半球,镜像优势半球消失.提示心理旋转能力受损的脑地形图可为临床诊断提供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视觉空间认知的左右大脑半球的功能偏侧化。方法对35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3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视觉空间旋转任务的事件相关电位测定,并对其脑分布地形图的变化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平均错误率显著升高[(22.3±6.5)%vs(18.4±5.6)%],平均反应时显著延长[(761.4±94.2)ms vs(634.7±84.9)ms,P<0.05];患者组正像、镜像错误率、反应时差异不显著(P>0.05)。②与对照组正像、镜像P500相比,患者组波幅P4正像显著降低[(7.63±2.63)μV vs(9.58±3.22)μV],镜像显著升高[(6.90±1.92)μV vs(4.95±1.92)μV,P<0.05],患者组自身正像、镜像兴奋性差异均消失;左右大脑相比,患者组正像右顶枕叶兴奋性显著升高(P<0.05),而镜像兴奋性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正像、镜像右顶枕叶兴奋性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视觉空间认知功能受损,其正像空间旋转存在功能偏侧化优势,而镜像消失。提示视觉空间认知的脑电地形图特征可能是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0.
人们在睡眠过程中会发生各种生理及认知神经过程,每天7~8h的睡眠时间是个体正常的睡眠时间,而在当今社会,熬夜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SD一词起源于对连续工作状态导致的睡眠缺失的描述,指机体因环境需要而部分或全部丧失正常睡眠量的状态,一般指24h中的睡眠时间不足4h,并引起认知、情绪及学习等方面的改变.SD对个体记忆、学习等脑认知功能有明显损害[1].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成分N270可以反映大脑对冲突信息加工的过程[2].以往较多研究主要探索了SD前后注意力、工作绩效以及情绪的变化[3],目前未见SD对冲突信息加工影响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