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21.
目的:研究含有小鼠IL-15基因佐剂的肿瘤疫苗对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功能影响。方法:构建含有小鼠IL-15基因佐剂的肿瘤疫苗,免疫小鼠后,分离脾脏淋巴细胞,分析CTL的表面分子,分泌细胞因子能力,细胞毒功能和抗凋亡能力。结果:含有小鼠IL-15基因佐剂的肿瘤疫苗能上调CTL的CD8和CD44分子表达,促进IFN-γ分泌,增强细胞毒功能,提高抗凋亡能力。结论:IL-15能发挥很好的佐剂效应,增强CTL的功能,有望在抗肿瘤研究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小鼠脾脏CD8 T细胞的免疫磁珠负性分选方法,并对分选后所得细胞进行纯度、活力及功能检测.方法 以免疫磁珠负性分选法从小鼠脾脏细胞中分离CD8 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所得细胞的纯度,台盼蓝检测细胞活力并用ConA刺激检测增殖能力. 结果 经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免疫磁珠负性分选后的小鼠脾脏CD8 T细胞纯度达到(91.6±3.6)%,台盼兰染色细胞活力为(94.9±3.2)%,ConA刺激72 h后有(56.3±1.7)%的细胞增殖.结论 免疫磁珠负性分选法能够分选出高纯度的CD8 T细胞,并且不影响分选靶细胞的细胞活力和功能.  相似文献   
23.
目的:检测乙肝疫苗无应答者外周血Treg细胞的PD-1表达情况及PD-1在Treg中发挥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乙肝疫苗无应答者外周血Treg细胞的PD-1表达情况.结果:乙肝疫苗无应答者外周血Treg细胞的PD-1表达率为(48.7±2.9)%,显著高于乙肝疫苗应答者外周血Treg细胞的PD-1表达率(16.3+1.4)%.结论:乙肝疫苗无应答者外周血Treg细胞的PD-1表达率的显著上调,有可能参与了Treg的抑制机制.  相似文献   
24.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乙肝疫苗弱/无应答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剔除CD4+CD25+调节性T细胞(简称Treg)和不剔除Treg细胞后,用乙肝表面抗原(HBsAg)诱导,检测其培养上清IL-4分泌水平和抗-HBs的产生水平,来探讨Treg细胞与乙肝疫苗弱/无应答现象的关系。方法:选择25例乙肝疫苗无应答者,30例弱应答者,同时选择20例强应答者作为对照,用HBsAg在体外诱导剔除和不剔除Treg细胞的三组人外周血PBM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测定培养上清的IL-4分泌水平和抗-HBs的产生水平。结果:剔除Treg细胞的外周血PBMC经HBsAg诱导,其培养上清IL-4分泌水平强应答组、弱应答组和无应答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抗-HBs的产生水平也无显著差异(P>0.05);不剔除Treg细胞的外周血PBMC经HBsAg诱导,其培养上清IL-4分泌水平与抗-HBs的产生水平弱/无应答组与强应答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弱/无应答组的IL-4分泌水平与抗-HBs的产生水平显著低于强应答组。结论:不剔除Treg细胞的外周血PBMC经HBsAg诱导,其培养上清IL-4分泌水平和抗-HBs的产生水平弱/无应答组与强应答组相比显著低下。由于IL-4主要是由Th2细胞分泌,因此我们推测乙肝疫苗弱/无应答现象可能是由于Treg细胞抑制了Th2细胞的极化,从而影响了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5.
机体受到一定剂量核辐射后会出现多个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本综述了机体受到低剂量核辐射后出现的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变化,包括淋巴细胞总数和部分亚群数量、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以及单核细胞功能等变化。同时还综述了核辐射对内分泌及遗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制备、鉴定基于肿瘤抗原survivin的"模拟病毒"瘤苗.方法 在特定的条件下将阳离子肽和DNA制备成模拟病毒颗粒样的结构,并以扫描电镜、DNA阻滞试验、DNaseⅠ保护试验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对该疫苗进行制备鉴定.结果 在NaCl浓度为87.5 mmol/L,电荷比为2的制备条件下,该疫苗能形成颗粒,并可有效介导瘤苗所携带基因的表达.结论 该研究成功制备了基于肿瘤抗原survivin的"模拟病毒"瘤苗,为新型的肿瘤疫苗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实验课程是医学免疫学的重要部分。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对免疫学实验课程体系进行了较系统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4-1BB信号促进CD8 T细胞增殖、存活及Akt活性的变化。方法:利用小鼠CD8α T细胞磁珠负性分选试剂盒制备高纯度CD8 T细胞,并通过体外抗CD3单克隆抗体(mAb)刺激活化CD8 T细胞。再通过流式细胞术(FCM)分析3H3交联与否,四唑盐(WST-1)/ECS检测CD8 T细胞的增殖程度,Annexin V检测抗凋亡能力,免疫印迹法分析胞内Akt磷酸化水平及Akt激酶活性。结果:3H3交联可以明显促进活化的CD8 T细胞增殖和存活,并且3H3介导的4-1BB信号可明显促进CD8 T细胞内Akt磷酸化水平及Akt激酶活性。结论:Akt途径可能参与了3H3交联介导的4-1BB信号对CD8 T细胞增殖与存活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滞留信号肽(retrieval signal sequence)能否促进外源CTL表位肽进入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内MHC-Ⅰ类抗原呈递途径。方法应用多肽固相合成技术将哺乳动物内质网滞留信号——赖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Lys-Asp-Glu-Leu,KDEL)基序融合在H-2K^b限制性CTL表位OVA257-264的羧基端,同时合成该表位和氨基端自然延伸四个氨基酸(TEWT)的对照肽OVA257-268。选择巨噬细胞系Ana-1作为本研究的APC,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技术,检测各抗原肽在Ana-1内的MHC-Ⅰ类抗原呈递动力学。结果羧基端KDEL基序可明显增强与之偶联的CTL表位在APC内的MHC-Ⅰ类抗原呈递效率,并且显著延长APC表面MHC/肽复合物的呈递时间。结论羧基端KDEL基序修饰是将外源肽有效导入APC内MHC-Ⅰ类抗原呈递途径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新策略,可为肿瘤治疗性肽疫苗的分子设计与研究提供新思路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采用小片段RNA干扰(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技术,通过构建系列小鼠4-1BB(m4-1BB)基因的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体外观察对m4-1BB基因的瞬时沉默作用,筛选具有最佳干扰效果的siRNA表达载体.方法 设计并合成4条针对小鼠4-1BB全长特异性的siRNA寡核苷酸序列,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ENTRTM/U6 ),构建m4-1BB序列特异性siRNA 表达载体,根据靶位点分别命名为p336、394、498及763 siRNA,无关干扰质粒为pLacZ siRNA;通过体外m4-1BB真核表达质粒p4-1BB分别与各siRNA表达载体同时转染COS-7细胞,48h后通过RT-PCR和FACS(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er,荧光活化细胞分选仪)观测COS-7细胞4-1B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测序分析,各m4-1BB siRNA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其中p498 siRNA与p4-1BB双质粒转染COS-7 细胞,48h后可观察到细胞表面4-1BB分子明显下调,其胞内mRNA水平也显著降低,与无关干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siRNA载体,几乎无干扰效应,与无关干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所构建的p498 siRNA 真核表达载体,能明显干扰m4-1BB蛋白的瞬时表达,可望用于m4-1BB Lentivirus干扰表达系统的构建,进一步在小鼠原代T淋巴细胞内实现高效4-1BB表达沉默,以深入研究4-1BB对T淋巴细胞的生物学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