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6篇
综合类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临床资料 急性高原肺水肿95例中34例为抗胆碱治疗组(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观察组中均系男性。年龄19~47岁,平均23.6岁,进入工地15天之内发病者76人次,上感后发病者22人次,过劳者9人次,受凉者3人次。对照组61例,年  相似文献   
22.
为了适应高原缺氧环境,除了心率增加、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等适应性改变外,肺血流量有哪些改变,特别是在快速进入高原时有哪些改变,这是本文探索的内容。 检测对象 1981年11月应征入伍青年52名,均系男性,年龄为18~19岁,都是第一次进入高原。由甘肃礼县(1,400M)出发,路经西宁(2,260M)休息3天后,乘汽车于第3天达青海大武地区(3,740M)全程用时1周。三处分别用阻抗法(四极法)测定右肺阻抗微分波。并对大武地区驻军178人也进行了同项目观察,以资对照。  相似文献   
23.
24.
本文对42名在海拔5170米特高海拔地区执勤一年的人员进行了17项内分泌指标的检测,发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变化是:下丘脑—垂体功能状态恢复正常;甲状腺功能部分受抑制;皮质醇和醛固酮分泌正常,肾素活性正常,血管紧张素Ⅰ增多;睾酮分泌增多,FSH、LH、PRL均分泌正常。提示在人体习服高原过程中,内分泌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利用组抗法测量及观察血流动力学状态,是近几年来国内外开展的一项新型检测项目。它有无创伤、简单方便、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对高山生理研究和某些高山病诊治颇有参考价值。作者结合运兵曾对一组青年男性做了相同项目的检  相似文献   
26.
评估 COA的临床效果和对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高原现场大人群 COA及多指标测定对照研究。结果:COA对AHAD的预防和AHAD轻型的治疗效果显著;对初入高原人具有提高血氧饱和度、血液 C及Ald含量,增强心功能,调节和改善体内氧自由基代谢以及动脉血压的改变,降低GPT、CPK、T、Ang Ⅱ及Hb的血液含量等作用。结论:COA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高原现场;对初入高原人体多种生理指标的改变产生积极影响;其机制可能与皮下“氧气库”缓慢微量供氧机制的早期效应以及“缺氧预激”适应保护机制的远期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27.
作者从1983年至1991年经近10年高原现场研究和观察,应用“高防1号”预防急性高原病收到良好效果,使5370m、4800m处急性高原病人群发病率从16.1%、3.5%分别降至2.9%和0。并收集了血流动力学,内分泌学等实验数据,使“高防1号”预防急性高原病的效果有了理论和科学依据,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8.
高海拔地区急性高原肺水肿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高原肺水肿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法和临床随访相结合的方法,对青藏高原1983-1999年期间进驻的主要流动人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急性高原肺水肿的发病受海拔高度、气候、季节、劳动强度和卫勤保障的影响较大,而上呼吸道感染和受寒是促进易感者患病的重要诱因。发病者及时采取就地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基本要求,有条件者可实施快速下送或病情稳定后阶梯治疗下送,且预后更好。结论:急性高原肺水肿的发病与进入的海拔高度,进入的时间密切相关,但及时采取就地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9.
目的:306例急性高原肺水临床结果分析。探讨高原肺水肿的分型诊断与就地治疗方法。方法:对306例高原肺水肿的临床情况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原肺水肿的发病与急进高原速度与形式,季节与时间和劳动强度密切相关,发病者有明显呼吸窘迫症状和肺水肿体征,胸片检查和肺功能检查有助于本病诊断。治疗应以就地实施分级处理为主,重症患者应待病情稳定后实施阶梯治疗下送。结论:急性高原肺水肿应在分型诊断的基础上就地实施分级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0.
血液酸碱度对急性高原病易感人群预测价值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波  周其全  杨景义 《华西医学》2006,21(2):284-285
目的探讨血液酸碱度对急性高原病易感人群的预测价值。方法对即将进入高海拔区的施工人群集中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血液pH及PaCO2,PaO2值,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三项检测指标中,血液pH与急性高原病易感者有显著地相关性,血液pH值发病组与未发病组之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PaCO2和PaO2值发病组与未发病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血液pH可以用作急进高原人群急性高原病易感者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