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医院感染病原体的构成及耐药谱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近3年来我院医院感染病原体的构成及耐药谱的动态变化。方法 对我院2000~2002年3年发现医院感染的所有病原体及耐药谱进行调查、分析、动态比较。结果 G^ 球菌,特别是耐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例逐年增高,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且真菌的检出率逐年升高。结论 医院感染病原体的构成变化及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与抗生素的质量及使用不当有直接关系,故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耐药菌株出现,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 采用改良Allen’s法 10g× 2 5cm致伤大鼠第 12胸椎脊髓 ,经蛛网膜下腔导管分别于术后即刻、1、4、8、2 4、72h各注入神经生长因子溶液 ,并与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作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内皮素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较内皮素含量在伤后均显著升高 (P <0 0 1)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 ,在伤后 4、8、2 4、72h ,内皮素含量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神经生长因子通过抑制脊髓损伤后继发作用 ,抑制了内皮素导致的恶性循环 ,从而保护了神经组织  相似文献   
53.
肘管综合征(附40例报告)杨敏杰陕西医学杂志.-1994,23(4).-205本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6~62岁。40例中3例为双侧病损,共行43次手术。神经松解术29例,神经束间松解术11例。松解后对38例行前移术。术中发现尺神经因粘连、瘢...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索基于马尔可夫链的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并尝试将其引入中医药领域构建中医药疗效评价预测模型。方法:依据马尔可夫预测模型的数据特征与建模要点,以中医药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脏病临床症状的序列为切入点,通过对病人服用中药后各节点疗效情况数据分析拟构建中医药疗效预测模型,并测试模型精度。结果:在基于166例气阴两虚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症状数据构建的马尔可夫预测模型中,疗效预测结果与实际临床疗效相符的占72.9%,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出临床疗效。结论: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强、适应范围广和预测精度高的特点,可用于构建中医药疗效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55.
正患者女,77岁,因"右胸壁皮肤破溃6个月余"于2016年1月13日收住宜兴市人民医院烧伤科治疗。患者30多年前曾因右乳腺癌行右乳根治术,术后予放射治疗,定期复查,未见复发。6年前,因反复胸闷、心悸行心脏永久性DDD型号起搏器植入以维持心脏功能。入宜兴市人民医院前半年,无明显诱因下患者出现右胸局部皮肤红肿、瘙痒、破溃,逐渐加  相似文献   
56.
我院采用经前路切除钩椎关节的方法治疗12例颈椎病。7例为脊髓型,伴有神经根压症状;5例为椎动脉型,伴有脊髓和神经根受压表现。X线检查均提示钩椎关节增生肥大。全部施行了钩锥关节切除术。随访1-2.5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7.
<正> Mixter与Barr早在五十年前就阐述了突出的腰椎间盘可造成脊神经根受压,导致临床症状。近年来,更有不少学者注意到狭窄或较小椎管,椎间盘小的突出,即可促使产生腰椎管狭窄症。但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椎管大小的关系,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以致部分病例术时只注意到突出间盘的摘除,而忽略了狭小椎管的减压,造成术后效果不佳。本文通过术中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X线平片、腰椎管径线的测量和下腰椎椎管形状的测定,来探讨椎间盘突出症与椎管大小,特别是三叶形椎管的关系,及其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8.
椎动脉造影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30例颈性眩晕患者推动脉造影的X线观察,认为:椎动脉纤细发育不良者及椎动脉于颈椎1~2段走行异常所致血管痉挛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不属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对以椎动脉供血不全症状为主,血管造影系由于钩椎关节退变、钩突增生肥大压迫致椎动脉狭窄,或因颈椎节段性不稳刺激椎动脉痉挛者,应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目前,椎动脉造影应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9.
背景目前,人们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已经表达出人类基因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并且在常位和异位成功地诱导出新骨.但由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比天然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诱导成骨活性较低,且尚未找到十分理想的载体.目的通过构建骨形成蛋白重组腺病毒,为骨缺损的基因治疗提供可行载体.设计单一样本实验.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心.材料PACCMV-PLPA质粒,PJM17质粒,293细胞系.方法实验于2001-09/02-06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心完成.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克隆出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2全长基因,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DNA-磷酸钙共沉法将辅助质粒PJM17转染293细胞,同源重组构建出重组腺病毒.测滴度并用氯化铯梯度离心纯化备用.主要观察指标①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克隆结果.②PACCMV-BMP2穿梭质粒的鉴定结果.③重组腺病毒的构建结果.结果①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克隆结果克隆构建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GEM-T/hBMP2,大小为(3015+1213)bp.琼脂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实际值与理论值完全一致.②PACCMV-BMP2穿梭质粒的鉴定结果质粒大小约为10 Kbp,因PACCMV-PLPA质粒多克隆位点属PUC质粒系列,故用EcoRⅠ酶切,可将重组质粒线性化,大小为10 Kbp.而EcoRⅠ和BamHⅠ双酶切时,可得到8.8 Kbp和1.2 Kbp两个可见片段.③重组腺病毒的构建结果重组病毒的鉴定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利用BMP2全长特异引物扩增出目的片段1.2 Kbp,与理论值完全一致.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2重组腺病毒的构建成功为骨缺损等疾病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可行的载体基础.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小肠胶囊内镜检查未完成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胶囊内镜小肠检查282例患者资料,统计其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通过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患者未完成全小肠检查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所有282例患者中,未完成检查者有45例,未完成率为16.0%(45/282)。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OR=3.261,95%CI 1.084~9.815,P=0.035)、年龄(64.78±13.23)岁(OR=1.046,95%CI 1.007~1.086,P=0.020)、胃内时间[59.78(27.89,108.67)]min(OR=1.014,95%CI 1.005~1.024,P=0.004)、消化道出血(OR=3.017,95%CI 1.025~8.880,P=0.045)、腹部手术史(OR=4.902,95%CI 1.553~15.470,P=0.007)是检查未完成的危险因素;血红蛋白(95.20±26.16)g/L(OR=0.977,95%CI 0.957~0.998,P=0.033)、白蛋白(35.73±7.11)g/L(OR=0.871,95%CI 0.790~0.961,P=0.006)是检查未完成的保护因素。结论男性、年龄、胃内时间、消化道出血、腹部手术史是胶囊内镜小肠检查未完成的危险因素,血红蛋白、白蛋白是其保护因素。患者在行胶囊内镜检查前,除评估肠道狭窄情况外,也需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检查完成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