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199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与髓过氧化物酶(MPO)在大肠癌组织和大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肠癌组织及大肠腺瘤组织中PDGF-D与MPO的表达及其相关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88例大肠癌石蜡包埋组织、72例大肠腺瘤组织中PDGF-D与MPO的表达,并分析MPO和PDGF-D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大肠癌组织中PDGF-D与MPO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23%、63.64%,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组织(34.72%、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GF-D与MPO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9,P0.05)。结论 PDGF-D与MPO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启动及发生过程,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某大学生群体中四种类型人际关系与学生职务的相关性,为培养学生健康的人际行为、改善学生教学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某医科大学生90名,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在求助、情感和情报网络中,有职务和无职务同学的内向程度中心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在咨询网络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求助网络、咨询网络、情感网络和情报网络的内向程度中心性均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职务与大学生群体健康人际关系有显著相关,但与不同类型人际关系的相关性是不同的,正式人际关系与非正式人际关系正向相关,依据以上结论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老年大鼠内皮细胞中NF-κB活性及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24月龄的SD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实验分为3组。A组葡萄糖(5mmol/L)的对照组;B组AGEs(25mg/L,48h)处理组;C组AGEs(50mg/L.48h)处理组。采用荧光免疫化学法检测NF-κB活性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Fn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GEs呈浓度依赖性地诱导NF-κB的激活(P〈0.05)和上调Fn mRNA表达(P〈0.05)。结论:AGEs呈浓度依赖性地诱导内皮细胞NF-κB的活化、Fn的基因表达上调,这可能与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环介导恒温扩增芯片(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法快速检测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下呼吸道标本,对同一份样本先进行常规培养再进行LAMP病原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对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检出率。结果 一共收集1 612例样本,LAMP对12种病原菌和MecA均有检出,检出阳性665例,其中单一病原菌感染474例,多重感染191例。常规培养法检出阳性310例,其中单一病原菌感染281例,多重感染29例。其中228例为两种方法检出一致,通过Kappa检验分析Pae、Aba基本一致,Kpn、Eco、Sma和Sau中等一致,Spn和Hin一般一致。经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间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MP和常规培养法同时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9例,比较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和苯唑西林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一致性,显示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15,P<0....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调控嗜肺军团菌鞭毛重组蛋白A(rfla A)对小鼠巨噬细胞自噬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法提取C57BL/6J与HDAC6-/-C57BL/6J两种小鼠巨噬细胞,用小鼠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F4/80鉴定;纯化rfla A,CCK-8法检测其对小鼠巨噬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筛选最佳作用浓度用于后续实验;rfla A分别干预C57BL/6J及HDAC6-/-C57BL/6J小鼠巨噬细胞6、12和24 h,RT-q 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各组自噬相关因子自噬效应蛋白1(Beclin1)、自噬相关蛋白5(ATG5)、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SQSTM1蛋白(P62)的表达水平。结果根据CCK-8结果计算,IC50为0.41μg·μL-1,最佳作用浓度为0.041μg·μL-1用于后续实验;RT-q 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26.
背景:活血通络法是临床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治法,活血通络方促进骨坏死组织修复有确切疗效。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法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家兔模型组织形态学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方法:家兔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用糖皮质激素造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活血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服活血通络汤混悬液10.0,5.0,2.5mL/kg,模型组灌服10mL/kg蒸馏水;空白对照组不造模仅灌服10mL/kg蒸馏水,连续8周。结果与结论:组织形态学检查显示,模型组骨坏死发生严重,活血通络方各剂量组骨坏死发生轻。空骨陷窝率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活血通络方各剂量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5),活血通络方各剂量组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但活血通络方中高剂量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活血通络方可能通过升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来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与重建,但当剂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并不随剂量的增大而继续升高。  相似文献   
27.
目的克隆、真核表达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株的无鞭毛体蛋白(amastin)编码基因。方法PCR扩增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汶川人株L.d.SC10H2与四川南坪犬株L.d.SC7的无鞭毛体蛋白基因,将该基因导入pcDNA3.1( ),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牲,转染NIH3T3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重组质粒的瞬时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稳定表达,结果2株杜氏利什曼原虫均扩增出552 bp的无鞭毛体蛋白基因。同源性为86%。转染后在NIH3T3细胞膜和细胞内观察到较强的绿色荧光,表明无鞭毛体蛋白基因在NIH3T3细胞中获得短暂表达。细胞裂解产物经Western blotting,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20000处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表明无鞭毛体蛋白基因在NIH3T3细胞内获得了稳定表达。结论获得了我国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分离株L.d.SC10H2和L.d.SC7的无鞭毛体蛋白基因序列,并在NIH3T3细胞中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28.
暗娼人群STD/AIDS危险行为认知状况及求医现状分析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目的 了解影响暗娼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 (STD/AIDS)流行的行为危险因素、认知状况和防治需求 ,为建立可行的预防、治疗和关怀护理模式 ,制定相关政策和资源分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小组访谈、个人深入访谈以及流行病学问卷等方法 ,对试点省 (四川、云南省 )暗娼人群STD/AIDS相关的行为、认知状况和求医现状进行调查和访问。结果 两试点省暗娼人群对STD/AIDS相关知识认识不全面 ;性交易时预防性病的措施不正确 ,安全套使用率低 ;患性病时常到个体诊所进行不正规治疗。结论 暗娼人群对STD/AIDS高危行为的认识和预防措施有待提高 ,求医方式需加以正确的引导 ,建立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是暗娼性健康教育之关键。  相似文献   
29.
主动脉瘤是一种多因素影响、具有潜在破裂风险的主动脉病理扩张性疾病。根据发病位置主动脉瘤可分为胸主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胸主动脉瘤的发生与年龄和性别相关性不大,而与遗传因素高度相关;腹主动脉瘤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但与遗传关联性较弱。主动脉瘤一般具有发病隐匿和破裂致死等特征,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主动脉瘤动物模型是研究人主动脉瘤的重要工具,对阐释主动脉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发和评价主动脉瘤的治疗药物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关于腹主动脉瘤的动物模型有很多,也比较成熟,但是关于胸主动脉瘤的动物模型较少。实际上,多种方法诱导的腹主动脉瘤模型中,也会出现胸主动脉瘤,只不过发病率不同,胸主动脉瘤的发病率较低。本文将主动脉瘤动物模型归纳为非夹层主动脉瘤动物模型和夹层主动脉瘤动物模型,并简要综述这两类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表型,为人类动脉瘤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一、理论基础痹证初起,风寒湿热诸邪乘虚侵袭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使气血运行不畅,故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及疏经通络为其治疗大法。一些动物药,如乌梢蛇、羚羊角具有祛风通络、止痉定痛、清热除湿之功效,且作用猛烈,见效迅速,常为植物药所不及。风、寒、湿痹或热痹日久不愈,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更甚,血脉瘀阻。津液凝聚,以致瘀血痰浊阻痹经络,深入骨髓,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骨节肿大、僵硬变形、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