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呼吸衰竭合并低血容量状态患者气管插管术前进行容量实验,并进行快速补液对其出现低血压的判断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09-01~2012-06就诊于急救中心拟行气管插管术并考虑低血容量状态的呼吸衰竭患者308例,按照低血容量休克指南所定分级,2名医师根据患者血压、脉压、心率、尿量和神经系统症状情况确定是否进行容量试验和快速补液,并按照是否在气管插管前行容量试验及快速补液分为两组.组1为气管插管前未进行容量试验和快速补液组(n=161);组2为气管插管前进行容量试验并快速补液组(n=147).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值、既往疾病、气管插管术前后补液量、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乳酸浓度及呼吸频率等指标,同时观察术后是否发生低血压及发生低血压后恢复时间等参数.结果 在两组年龄、性别、BMI值均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血乳酸(Lac)、术前术后补液量、发生低血压后恢复时间、低血压发生的例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未行补液患者出现低血压风险是补液患者的12.874倍,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短的患者发生低血压风险降低.结论 容量试验可以快速判断呼吸衰竭是否合并低血容量状态,在呼吸衰竭合并低血容量状态的患者气管插管前进行适量补液可以减少插管后出现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2.
外固定架结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1例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骨折,治疗不当易出现畸形愈合,引起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自1998年~2003年对21例此类患者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了解云南省宁蒗县摩梭人的焦虑障碍患病率及其发病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永宁乡4个行政村620户中≥15岁摩梭人1 240人,应用定式检查问卷《简明国际精神病访谈(MINI)》为工具,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及《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为诊断标准,对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场所恐怖症、广泛性焦虑障碍)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1 121人完成调查,焦虑障碍的时点患病率为5. 6%(95%CI:4. 3~7. 0),标准化率为4. 7%。本次调查检出4种常见的焦虑障碍,分别为惊恐障碍9例、场所恐惧症24例、社交焦虑障碍4例及广泛性焦虑障碍26例;时点患病率分别为0. 8%(95%CI:0. 4~1. 5)、2. 14%(95%CI:1. 4~3. 1)、0. 36%(95%CI:0. 1~1. 0)、2. 32%(95%CI:1. 5~3. 4)。焦虑障碍患病率女性(6. 2%,95%CI:4. 5~7. 9)高于男性(4. 5%,95%CI:2. 4~6. 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 355)。≥15岁的摩梭人中,60~69岁者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达到14. 2%;焦虑障碍患病率随着年龄而增加(χ~2=7. 671,P 0. 01)。结论:云南省宁蒗地区摩梭人焦虑障碍患病率较高,并有随年龄而增加的趋势,应该成为被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脓毒症舒张性心功能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脓毒症舒张性心功能障碍联合诊断模型并验证。方法 纳入2015年8月—2017年8月入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急诊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及呼吸重症监护室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选取其中心功能正常177例(心功能正常组)和舒张性心功能障碍66例(舒张性心功能障碍组)。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模型构建联合诊断模型,生成联合预测因子pre1。结果 心功能正常组和舒张性心功能障碍组患者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红蛋白、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乳酸、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新发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NT-proBNP、H-FABP、新发心律失常与脓毒症舒张性心功能障碍有回归关系(P<0.05)。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logit(P)=3.231+0.046×年龄-0.344×平均动脉压+0.104×NT-proBNP+0.065×H-FABP+0.744×新发心律失常。年龄、NT-proBNP、H-FABP、新发心律失常是脓毒症舒张性心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联合预测因子pre1诊断脓毒症舒张性心功能障碍的AUC大于年龄、平均动脉压、NT-proBNP、H-FABP、新发心律失常(Z=1.798,P=0.040;Z=3.124,P=0.001;Z=1.894,P=0.032;Z=1.671,P=0.050;Z=1.901,P=0.026)。简单随机选取80例脓毒症患者,代入联合诊断模型灵敏度为78.12%,特异度为89.58%,符合率为85.00%,阳性似然比为7.49,阴性似然比为4.09。结论 年龄、NT-proBNP、H-FABP、新发心律失常是脓毒症舒张性心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联合预测因子诊断脓毒症舒张性心功能障碍优于单项指标,构建联合诊断模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 脓毒症;生物学标记;心室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对慢性肺心病的治疗不断更新,肺心病并发症也相应发生变化.本文对我院1998~2000年155例慢性肺心病并发症进行回顾性总结.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6.
尿闭症古称"癃闭",原因颇多,如气滞、血瘀、湿热、虚寒、结石、肿瘤、外科手术等都能引起;其病变虽在膀胱,而肾脏、输尿管等疾患,也是引起尿潴留的重大原因.根据祖国医学辨症治疗,效果良好,兹将治验病案五则简介于后:〔病案一〕瞿××,男性,51岁,农民,1954年7月30日下午初诊.患者体格中等,有血吸虫病史,近患暑湿症,已卧床三天,昨日起小便不利,初解时尚能排出少量,  相似文献   
107.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A质脱髓鞘性病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病,治疗上应用甲泼尼龙或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对大多数MS患者疗效肯定。近4a我们应用上述两种方法治疗MS46例,均取得良好疗效,无显著差异,但所需药费却差额较大。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多维度互动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应用于急危重症护理实习带教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重症实习的11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另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实习的89名护生作为研究组,采用多维度互动结合PBL教学。通过实习护生综合成绩(出科考核+平时表现考核)和护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情况来评估教学质量。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研究组实习护生综合成绩(出科考核+平时表现考核)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实习护生认为多维度互动结合PBL教学可提高护理知识和技能、临床整体护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护理问题的分析判断解决能力、团体协作能力、医护患之间的沟通能力、应急能力和抢救能力及职业素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多维度互动结合PBL教学可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成绩和临床实践操作水平,同时有助于培养具备优秀综合素质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09.
维生素D_3治疗1例慢性红血病取得缓解重庆市肿瘤研究所杨建中1992年3月,笔者用维生素D3治疗1例慢性红血病取得缓解,现报告如下:患者男,43岁,建筑工人,因头昏、乏力、心悸1月余于1992年1月15日入院。查体:T37℃,贫血貌,心肺无异常,肝肋?..  相似文献   
110.
钢针撬拨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采用透视下经皮钢针撬拨复位后钢针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获得较好的效果 ,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中男 2 3例 ,女 9例 ;年龄 15~ 5 9岁。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者 12例 ,钢针撬拨复位内固定者 2 0例。2 治疗方法腰麻下取仰卧位 ,常规消毒术野 ,铺无菌巾。在无菌条件下 ,用一斯氏针在跟骨外侧于跟骨结节处横行打进跟骨 ,复位时起牵引作用。再用一斯氏针 ,在跟骨外侧穿过皮肤 ,向前上进针 ,针尖可探出外侧壁的骨折线 ,拔出钢针改用此针的后侧钝端 ,沿原孔插入 ,在X线侧位透视下 ,调整进针方向和深度 ,使针前方抵达骨折线。助手一手推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