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4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43篇 |
神经病学 | 25篇 |
特种医学 | 24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21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药学 | 7篇 |
中国医学 | 13篇 |
出版年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20%甘露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静脉血管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静推常温和37℃20%甘露醇对兔耳缘静脉的影响。对2组分别注射4次和8次时及5天后穿刺部位及距穿刺点1cm处血管组织病理损害程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病理检查显示:注射4次和8次时及5天后,常温组静脉血管损伤明显重于37℃组。主要表现为血管壁增厚、破损,纤维组织增生,周围组织水肿,腔内充满红细胞及血栓形成等。研究表明甘露醇加温至37℃对减少静脉刺激,减轻静脉损伤和提高血管的使用率有明显效果。静脉穿刺的次数对静脉的损伤也有一定影响,临床应减少同一部位连续注射次数。 相似文献
102.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检验高新技术和高新仪器的不断使用,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实验室的准确报告,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检验在医疗实践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检验医学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3个阶段。而分析前质量控制影响因素较多,影响环节较多;在与医、护、技、患者共同重视密切配合的监控过程中,分析前质量控制已经成为实验室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核心部分[1]。有实验室统计,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验结果中,有80%的报告最终可溯源到样本质量不符合要求[2]。检验过程最难以控制的是分析前质量控制,即临床医生开出的申请单、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和标本的运送。因此,检验人员除了加强分析中的质量保证,还应重视和参与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认真落实各项实验室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联检对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和RIA分析79例PHC、肝病患者血清组及30例健康对照组中VEGF、AFP和IGF-Ⅱ含量。结果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PHC患者血清中AFP、VEGF、IGF-Ⅱ水平非常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肝病患者组(P〈0.001)。各种组合检测中,AFP+IGF-Ⅱ+VEGF组合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阳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3种肿瘤标志物在PHC诊断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AFP+IGF-Ⅱ+VEGF组合后可明显提高PHC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使用抗生素对患者尿液细菌培养检出率的影响及其改进措施。方法采集病人中段尿,用细菌培养方法对176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前后的尿液进行了细菌学检验。结果176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在未使用抗生素时尿液细菌培养阳性65例,阳性率为36.9%;使用抗生素之后第1、3、5d,尿液细菌培养阳性分别为17、9、6例,其阳性率分别为9.7%、5.1%、3.4%。经统计学分析证明,使用抗生素前后尿液细菌检出率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病人使用抗生素之后可使尿液中细菌培养阳性率降低,使用时间越长检出阳性率越低。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了解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耐药表型和抗菌药物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合理用药的实验依据.方法 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Ⅱ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细菌.常规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最小抑制浓度(MIC)测定采用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结果 从临床感染的标本... 相似文献
106.
背景黄芪在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对急性颅脑损伤干预中是否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且其发挥作用的途径何在?目的观察黄芪对脑损伤后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单位兰州军区神经外科研究所.对象实验于2001-09/12在兰州军区神经外科研究所实验室完成.取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脑损伤组(n=24),黄芪组(n=24),对照组(n=6),损伤组与黄芪组均分为伤后0.5,2,6和24
h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动物.方法脑损伤组和黄芪组制备脑损伤模型,对照组仅开骨窗,不致伤.黄芪组致伤后立即腹腔注射黄芪200
mg/kg,用化学定量法检测大鼠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结果54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脑损伤组、黄芪组大鼠在伤后0.5
h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较对照组升高[46.44±13.45)(43.15±12.43),(40.46±12
85)nkat/L,P<0.05],伤后2 h达高峰[(67.49±22.45),(64.26±19.78)nkat/L,P<0.01],伤后6
h开始下降[(63.46±24.68),(52.91±21.36)nkat/L,P<0.01],伤后24 h降至基础水平[(41.23±12.57),(40.92±12.25)nkat/L,P>0.05].黄芪组在伤后2,6
h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较损伤组明显降低(P<0.01,0.05).结论颅脑损伤后,受损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呈节段性升高,黄芪可通过抑制损伤后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起到保护创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观察乌藤镇痛胶囊给予动物后产生的急性毒性及长期(慢性)毒性反应情况。方法小白鼠禁食12h后灌胃给58%的乌藤镇痛胶囊20ml.kg-1,24h内给药3次,观察急性毒反应和死亡情况;长期毒性实验用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淀粉20g.kg-1)和3个不同剂量的用药组(5、10及20g.kg-1),一天分二次灌服,共90d;实验期间,观察一般体征、体重及行为,给药90d后处死大鼠,进行血液常规、肝功能及其它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小鼠对乌藤镇痛胶囊的最大耐受量为34.8g.kg-1。给药后连续观察7d,动物未见明显异常和死亡。长期毒性试验表明,大鼠灌喂乌藤镇痛胶囊后与对照组比较,各项观察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乌藤镇痛胶囊无明显急性毒性反应。用药90d对实验动物各脏器,血液及肝肾功能无毒性损害作用,提示临床按规定疗程用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9.
资料与方法1996年 2月 - 2 0 0 2年 10月 ,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颅骨缺损合并部分新生骨形成拟行颅骨修补的患者76例 ,男 6 6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 (17 6± 13 4 )岁。纳入标准 :有开颅手术史 ,颅骨缺损直径 >3cm ,缺损部位不限 ,年龄与性别不限 ;颅骨缺损时间 >6个月 ;临床检查 :骨窗局部可触及新生骨样组织形成 ;头颅CT或X线片显示颅骨缺损伴有骨窗区不规则形略高密度影。排除标准 :患有颅骨骨瘤或其他颅骨疾病 ,儿童颅骨生长性骨折 ,头皮感染或颅骨骨髓炎 ,颅骨缺损区被新生骨封闭自愈等病例不列入本研究范畴。新生骨分型 :根据新生骨生… 相似文献
110.
睡眠剥夺对大鼠脑损害的生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睡眠剥夺(SD)的脑损害机制。方法 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睡眠SD模型,将3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睡眠剥夺1天、3天和5天组(SDld、SD3d、SD5d),大平台组(TC)和正常对照组(NC),每组6只。测定脑组织一氧化氮(N0)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皮质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结果 (1)N0含量:SD各组及TC组鼠额叶、海马和中脑的N0含量均高于NC组(F=10.97,7.96,5.23,P<0.01),且随SD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仅下丘脑N0含量差异未达显著性(F=1.64,P>0.05)。(2)SOD活性:SD各组及TC组鼠额叶、海马、中脑和下丘脑SOD活性均高于NC组(F=10.44,16.15,28.94,12.75,P<0.01);其中在海马、中脑和下丘脑SOD活性均以SD3组为最高。(3)血清皮质醇、IL-1β、IL—2和MBP含量:SD各组均高于NC组(F=8.60,3.62,3.84,2.83,P<0.01和P<0.05),且各项指标含量均随SD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TC组仅皮质醇的含量与NC组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睡眠剥夺的脑损害可能与N0、氧自由基、皮质醇及细胞因子等生化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