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35篇
内科学   17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203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104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小肠腔内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小肠腔内隆起性病变的例数,描述隆起性病变的特点和分析影响因素,初步判断隆起性病变的性质。结果共发现45处隆起,其中22处证实为隆起性病变,约占隆起总数的48.9%,阴性排除率51.1%;胶囊内镜对体积小的隆起性病变观察清晰,体积、位置和小肠液等因素影响观察效果。结论胶囊内镜对隆起性病变具有较高的指导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后电风暴的发生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单中心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后电风暴(ES)的发生率、发作特征和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本中心123例植入ICD的患者进行随访。Es定义为24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VA)导致ICD治疗,或ICD监测到持续30s以上的VA但未发放治疗。结果在(26.9±21.3)个月的随访期间,共有41(33.3%)例患者(ES组)发作139次ES(3.4±3.9)次/例,其中29(70.7%)例患者的首次发作在植入后1年内出现,Es发作呈现出6:00—10:00和14:00~17:00两个高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植入ICD作为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是E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4.797,P=0.044)。本组共15(12.2%)例患者死亡,Es组死亡率较无Es组(24.4%对6.1%,P=0.003)显著增高,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Es组累计生存概率明显低于无Es组(Log—rank检验P〈0.001)。结论Es发作表现为上午和下午两个高峰,可导致死亡率增高,其首次发作多在ICD植入后1年内。植入ICD作为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是E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任权  杨兵  黄涛 《临床内科杂志》2008,25(9):634-635
目的 总结缺血性结肠炎临床与内镜下特点及临床疗效,探讨其诊断方法,防止误诊误治.方法 分析42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内镜、病理特点及治疗等相关资料.结果 5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35例(83.3%),女性较易发生,男:女为1:1.8,伴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及便秘等基础疾病及诱因33例(78.6%).临床特点主要为突发性的腹部剧痛、腹泻和血便.内镜下表现为局限性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及溃疡.36例(85.7%)为一过型,经及时诊断和治疗后痊愈.结论 缺血性结肠炎患者预后良好的关键是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便携式超声在经皮肝穿刺胃食管静脉曲张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43例依据就诊时间分为2组,2007年1月—2009年8月行X线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胃食管静脉曲张栓塞术20例为X线引导组,2009年9月—2011年2月行便携式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胃食管静脉曲张栓塞术23例为超声引导组,比较2组穿刺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术中及术后7d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超声引导组穿刺时间(11.38±5.13)s,术中及术后7d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4.35%,均低于X线引导组((126.58±49.25)s、25.00%、30.00%)(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95.65%)高于X线引导组(10.00%)(P0.05)。结论与X线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胃食管静脉曲张栓塞术比较,便携式超声引导下行胃食管静脉曲张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缩短穿刺时间,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磁导航遥控导管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起源的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 RVOT-VT/PVC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体表心电图检查,诊断为RVOT-VT/PVCs的患者共16例[女12例,男4例,平均年龄(44±15)岁],结合应用非接触标测系统和起搏标测确定靶点,磁导航遥控磁导管实施消融术,消融失败者改为手控导管消融。结果10例(63%)患者使用磁导航消融成功,6例需手控导管消融,1例术后出现动静脉瘘。平均放电(3.9±1.6)次,放电时间(240±33) s,总手术时间为(190±42) min,总X线曝光时间为(4.8±2.6) min,术者X线曝光时间平均为(3.2±2.0) min,磁导航系统遥控导管X线曝光时间为(1.6±1.0) min。结论应用磁导航系统结合非接触标测系统可安全、有效地实施遥控导管消融治疗RVOT-VT/PVCs,并可减少术者和患者的X线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P19细胞诱导分化成心肌细胞过程中,桥粒芯胶蛋白-2(DSC2)基因沉默对其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合成针对DSC2基因编码区的干扰序列,构建真核细胞表达质粒并转染P19细胞。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DSC2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筛选出沉默效率最佳的细胞株。二甲基亚矾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观察其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等改变,以及对纤维化与脂肪化相关基因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了5种ShDSC2重组质粒,转染P19细胞并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筛选出对DSC2基因mRNA水平(69. 47% vs 0,P〈0. 01)和蛋白水平表达(65. 62% vs 0,P〈0. 01)的抑制效率最显著的ShDSC2鄄613组,并成功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后,电镜扫描显示后者细胞出现脂滴、空泡样变性、线粒体肿胀及嵴消失,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细胞凋亡显著增加,RT鄄PCR示纤维化相关基因(Collal、Colla2、Col3a1)与脂肪化相关基因(Adiponectin、PPAR-γ、C/EBP-α)的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结论 建立能有效抑制DSC2表达的P19细胞株并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表现出与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ARVC)患者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特点相似的表型特征,提示其可作为深入研究ARVC致病机制的前体细胞。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评价以左心房-肺静脉电联系双向阻滞作为环肺静脉消融电隔离术终点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疗效的影响.方法 在7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达到左心房-肺静脉传入阻滞后,分别于每根肺静脉内起搏评价肺静脉-左心房传导情况.据此分为双向阻滞组(传入与传出均阻滞)和传入阻滞组,随访观察房颤导管消融的临床疗效.结果 76例均完成导管消融术,306根肺静脉(2例患者存在右中肺静脉)均达到左心房-肺静脉电学传入阻滞之传统终点.18例消融术后左心房-肺静脉传导呈双向阻滞,58例仅传入阻滞.平均随访(6.85±1.08)个月,1次消融成功率为77.63%.其中,双向阻滞组为83.33%,传入阻滞组为75.8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房性心动过速发生率5.26%(4/76),无心脏压塞、脑栓塞、左心房食管瘘等并发症以及死亡发生.结论 以左心房-肺静脉传导双向阻滞为房颤导管消融终点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策略似乎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真空负压引流瓶在跟骨骨折术后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选取跟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患者43例,术后放置真空负压引流瓶的20例为观察组,放置普通引流瓶的23 例为对照组.观察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引流时间、术后肤坏死、皮下积液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引流总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真空负压引流瓶应用于跟骨骨折后术后引流效果优于负压引流球,可减少术后伤口积血的发生,有利于预防术后伤口感染和伤口延迟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发性髌骨脱位(RDP)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自体半腱肌腱重建髌股韧带(MPFL)与髌外侧支持带分层松解术治疗RDP 37例。结果 37例均获5~38个月随访,无复发患者,倾斜试验及恐惧试验阴性,膝部疼痛消失或缓解,活动功能改善;术后Lysholm评分明显增加,手术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半腱肌腱重建MPFL与髌外侧支持带分层松解术治疗RDP简便有效,适应证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