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Wegener肉芽肿眼部伴有低灌注视网膜病变极为少见,我们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2.
目的分析2004-2009年武汉市甲、戊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9年武汉市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Pearson列联系数、集中度M值。结果 2004-2009年武汉市报告甲肝1 376例、戊肝4 044例,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2.81/10万和8.25/10万。甲肝发病率较低,呈逐年下降趋势;戊肝发病率较高,有下降趋势。甲肝和戊肝呈常年散发,无明显季节性分布。年平均发病率方面,甲肝中心城区低于远城区,戊肝中心城区高于远城区(均有P<0.001);甲肝、戊肝发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甲肝:χ2=282.85,P<0.001,r=0.28,P<0.001;戊肝:χ2=320.37,P<0.001,r=0.30,P<0.001),50~79岁较高,男性高于女性(P<0.001)。职业分布上,甲肝以农民为主,占31.32%;戊肝以离退休人员为主,占29.35%。结论武汉市近年来甲肝发病率较低,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远城区是高发区;戊肝发病率较高,中心城区是高发区。男性、50岁以上老年人是甲、戊肝发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报告体外肺辅助循环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体会。方法:入院时本组5例碳氧血红蛋白的比率均超过75%。病人血压13~8/11~4kPa(97~60/82~30mmHg),呼吸不规则,深浅不一、呼吸道分泌物多。因不能立即进入高压氧舱治疗,而采用体外肺辅助循环治疗(静脉─静脉转流)。结果:血液中一氧化碳半排出期为15分钟,转流30~40分钟后完全清醒;60分钟后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在10%以下。体外肺辅助循环时间的延长与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的下降呈明显相关性(r=-0.83,P<0.05)。全组病人无死亡及后遗症发生。结论:体外肺辅助循环技术可作为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另一途径,尤其对不能立即进入高压氧舱者。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患者不同病期及不同临床型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8浓度的变化,分析其与疾病的相关性,为研究HFRS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唐都医院2011年10月—2014年1月81例不同临床型HFRS住院患者不同病期血样145份,同时选取1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浆中IL-18浓度,分析研究IL-18与其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FRS患者血浆IL-18水平在发热期开始升高,少尿期达高峰,多尿期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值;血浆IL-18水平在HFRS不同临床型之间都具有类似的变化趋势,急性期高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值,恢复期高于正常对照值,且重型/危重型的变化更为明显。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血浆IL-18水平与WBC和BUN水平呈中等程度正相关,与PLT呈中等程度负相关。结论 HFRS患者血浆IL-18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疾病进程密切相关,抑制IL-18的分泌可能会减轻机体的免疫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45.
青少年Coats病的诊治和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青少年Coats病的眼底表现、治疗效果及随诊情况.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1962至2006年,经眼底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为Coats病的24例(26只眼)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初诊年龄1~18岁,平均7岁;男件18例,女性6例;双眼2例(均为女性),单眼22例;10只右眼,16只左眼.根据患者眼底病情给予激光光凝、冷凝或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随访时间1~44年,平均5年.结果 在26只患眼中,眼底有毛细血管扩张、视网膜动脉瘤、无灌注区及黄斑渗出者7只眼;合并有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者15只眼;晚期病变已无光感或濒于失明者4只眼.共有21只眼行激光治疗,10只眼眼底渗出和出血吸收,视网膜复位,视力增进,其中6只眼视力在0.8以上;共计10只眼行玻璃体切除术,其中6只眼曾行激光治疗,2只眼外加冷凝治疗,术后视力最佳为0.1.在治疗后的随诊中,有5例眼底又出现新的病变,及时补充激光治疗,保持了较好视力.24只眼中,有10只眼(42%)视力增加,12只眼(50%)视力未改变,2只眼(8%)视力减退.结论 青少年Coats病的病灶在周边,渗出性病变多累及黄斑部.若早期发现并及时予以激光治疗,患者预后视力较好,但需长期随诊,随访中如发现新病变需补充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146.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三种眼底良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三种眼内良性肿瘤的疗效。 方法 通过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视野、眼前节和眼底检查以及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钠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B型超声、光相干断层扫描(OCT)、CT等检查确诊的眼内良性肿瘤患者17例20只眼。男12例,女5例,右眼8只,左眼12只。其中,视盘血管瘤3例3只眼,平均视力为0.17,2只眼曾行手术放液;脉络膜血管瘤9例9只眼,平均视力为0.39,其中4例为首诊病例,5只眼曾做过激光光凝治疗,肿瘤未全平复,尚有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脉络膜骨瘤5例8只眼,平均视力为0.20,其中3只眼合并黄斑出血。TTT用810 nm半导体红外激光,光斑3.0 mm,按肿物大小连接照射1~5个光斑。功率360~1200 mW,时间60~80 s。1~3次为1疗程,2次治疗之间间隔时间1个月;需要时再作1疗程治疗。治疗后定期随访观察,时间为3~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4.5个月。 结果 随访结束时平均视力,视盘血管瘤患者为0.27,脉络膜血管瘤患者为0.46,脉络膜骨瘤患者为0.31。视盘血管瘤3只眼瘤体的红色部位缩小,表面纡曲扩张的血管变平直,视盘周围出现脉络膜萎缩弧,视网膜下浆液性渗出消失。脉络膜血管瘤9只眼瘤体透红光区消失,视网膜下积液消退,治疗区色素增生。脉络膜骨瘤8只眼中视网膜下积液吸收,肿瘤颜色由黄红变为黄白,并出现色素和薄的瘢痕,合并黄斑出血者出血消失。所有患眼治疗后未出现严重并发征。 结论 TTT治疗视盘血管瘤、脉络膜血管瘤和脉络膜骨瘤,无论首次接受治疗或补充以前治疗均获一定效果。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181-184)  相似文献   
147.
恢复期患者机体的部分功能受到损伤,给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带来很大的限制。器质性精神障碍,围绕丧偶、自主和依存的纠葛,呈现出了家庭动力变化等各种各样心理社会问题,而且一方康复医疗对每一个患者因需要多种职业(医生、护士、患者、职业疗法医生施行语言治疗的人、医疗社会服务人员等),治疗时间也长,在治疗目标,患者与工作人员关系,治疗小组的集团动力等常常成为问题,在此意义上的康复医疗、(CL)作为精神医学领域咨询的需要已被公认。美国,康复心理学是根据分科来处理这些问题的,在日本康复治疗小组中联系精神科医和临床心理医的设施正在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48.
血浆置换多采用进口或国产HF血液成分分离机进行置换,我们采用单采血浆回输器,少量多次进行血浆置换,以新鲜冰冻血浆作置换液,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1例,取得较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149.
作者为了尽可能掌握护理工作的客观实际,提供探讨护理工作的基本资料,明确病房护士的主观主诉及与身体的精神的疲劳有关的因素,对护士业务内容的不同姿式进行分析,并分别对白班、前夜班、后夜班的能量消耗量做了测定。其结果,日本的一般倾向是由于机械化和劳动时间的缩短,工作时的能量消耗量本应有所减少,但病房护士的能量消耗量仍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150.
败血症,特别是腹腔内感染及肠腔内感染时,由于肠腔壁的抵抗力减弱,常在肠腔内的革兰氏阳性杆菌的细胞壁成分的内毒素,大量流入门脉血造成肝损害或肝功能的改变。因此,认为按临床标准在血中内毒素的浓度对肝细胞几乎没有影响。当然被单核细胞吞噬之后由于免疫学的机制,认为对肝实质细胞有影响。肝脏,作为来自肠管病原的第一站的同时是防御脏器的主要场所。当这个平衡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