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4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治疗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血肿周围脑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 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44只分成常温组和亚低温组,每组72只,每组又分成相应的对照组、脑出血6 h组、脑出血24 h组、脑出血48 h组、脑出血72 h组和脑出血1周组,共6个亚组,每个亚组12只。采用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备脑出血模型(常温对照组和亚低温对照组手术方法同其余10个亚组,但不注血)。亚低温各亚组造模成功后采用亚低温治疗4 h,且维持脑温在(33.0±0.5)℃;常温组保持体温在37 ℃,常规饲养。应用干湿重法检测脑水肿程度,同时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血肿周围NF-κB的表达强度。 结果脑出血后48 h,常温组和亚低温组大鼠的脑水肿程度和NF-κB表达均达高峰,其中脑水肿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组中的脑出血24 h组、脑出血48 h组、脑出血72 h组和脑出血1周组的NF-κB阳性细胞表达水平和免疫印迹的蛋白表达强度显著低于常温组相应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F-κB高表达是致脑水肿的关键物质,亚低温治疗能明显抑制血肿周围NF-κB的过度表达及脑水肿。  相似文献   
52.
分别应用硝酸酶还原法和放免分析法测定发病6 h内的脑梗死患者(CI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IA组)的血浆NO、内皮素(ET)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TIA组血浆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ET水平高于对照组;CI组血浆NO、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TIA组(P均<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梗死灶体积与血浆NO、 ET呈正相关.认为超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NO、ET水平可作为脑缺血损害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复方天麻蜜环菌糖肽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缺血灶周围区caspase-3蛋白、凋亡诱导因子(AIF)时相表达及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线栓法建立W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梗死灶的分布,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观察模型组、复方天麻蜜环菌糖肽片治疗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干预组)大脑中动脉栓塞90 min再灌注6 h、24 h、72 h时缺血灶周围脑区caspase-3蛋白、凋亡诱导因子和TUNEL阳性细胞的时相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在缺血灶周围区均出现三者的表达,且表达有几乎一致的规律性.栓塞90 min再灌注24 h、72 h,复方天麻蜜环菌糖肽片治疗组与其他两组比较,caspase-3、凋亡诱导因子阳性细胞和TUNEL染色阳性细胞的数量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 AIF、caspase-3参与了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凋亡过程,复方天麻蜜环菌糖肽片可以减少AIF、caspase-3蛋白的表达,减轻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对缺血性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4.
病历摘要 患者女,27岁。因剖宫产术后1d,头痛、恶心、视物不清5h,于2010年8月13日入院。患者于前一天上午院外行剖宫产术,顺利产出男婴、女婴各一。术后出现情绪不佳,极度烦躁,哭闹不止。血压160/90mmHg。当晚20:00出现剧烈头痛、恶心,视物模糊,并抽搐发作1次。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微创术和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18例(治疗组)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同时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与单独使用微创穿刺术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结果治疗组完全独立2例,基本独立5例,轻度依赖8例,中度依赖2例,重度依赖1例;对照组完全独立1例,基本独立2例,轻度依赖4例,中度依赖10例,重度依赖3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术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可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6.
背景:糖尿病大鼠存在学习和记忆障碍,β淀粉样前体蛋白17肽具有改善这一行为的作用。糖尿病是否通过影响海马区神经细胞的膜电位及凋亡导致学习和记忆障碍以及β淀粉样前体蛋白17肽的相关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以及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干预对其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脑老化研究实验室和河北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材料:实验中指标测定部分于2002—05/2002—08在解放军总医院仪器测试中心完成。动物造模及干预阶段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动物室完成。选用Wistar雄性大鼠18只。将大鼠按随机抽签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β淀粉样前体蛋白17肽治疗组,每组6只。方法:①糖尿病模型组和β淀粉样前体蛋白17肽治疗组大鼠禁食12h后用pH值4.4链脲佐菌素按60mg/kg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模型。3d后测尾静脉血糖〉15mmol/L为造模成功。正常对照组大鼠不造模。β淀粉样前体蛋白17肽治疗组于背部皮下注射β淀粉样前体蛋白17肽,3.4μg/只,每周3次,共10周。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相同部位注射,每周3次,共10周。②满10周时,将大鼠麻醉,断头取脑后冰浴下取海马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线粒体膜电位特异性荧光探针JC-1标记线粒体及Annexin-V-FITC&PI双染色技术,进行流式细胞仪上机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发生率。③数据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海马单细胞凋亡率比较结果。结果:进入结果分析大鼠18只,每组6只。①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糖尿病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51.91&;#177;53.36),(809.88&;#177;82.41)道,P〈0.01],β淀粉样前体蛋白17肽治疗组高于糖尿病模型组[(705.99&;#177;89.92)道,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近(P=0.146)。②海马单细胞凋亡率:糖尿病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β淀粉样前体蛋白17肽治疗组[(5.32&;#177;1.37)%,(1.03&;#177;0.55)%,(2.80&;#177;0.92)%,P〈0.01,0.05]。结论:海马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和细胞的凋亡可能参与糖尿病脑病的发生发展;β淀粉样前体蛋白17肽具有改善这一病理过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Aβ寡聚体(Aβo)激活小胶质细胞释放相关炎性因子的作用及海风藤提取物对该过程的影响.方法 取Wistar乳鼠的大脑皮层,进行小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分离、纯化并鉴定;采用醇提取法制备海风藤提取物,将提取物与DMSO按4:1混合后加生理盐水并用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将纯化后的小胶质细胞按相同密度种植于48孔板,分为空白对照组、Aβo组、Aβo+海风藤提取物组和Aβo+ DMSO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培养基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浓度.结果 与空白组对照相比,经Aβo处理的小胶质细胞产生的炎性因子明显增加;Aβo+海风藤提取物组的炎性因子浓度低于Aβo组(P<0.05).结论 Aβo能激活小胶质细胞并导致其释放大量炎性因子,而海风藤醇提取物能抑制该过程中炎性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因子TRB3在不同月龄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的表达情况,阐明TRB3与阿尔茨海默病(AD)病情进展的关系。 方法 将APP/PS1转基因小鼠分为3月龄WT组、3月龄APP/PS1组、7月龄WT组、7月龄APP/PS1组,每组各10只。分别以3月龄、7月龄野生型(WT)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RB3在小鼠脑内的表达。 结果 与同月龄WT组比较,3月龄APP/PS1组未出现明显行为学改变(P>0.05),而7月龄APP/PS1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B3主要在大脑皮层表达,与同月龄WT组比较,TRB3在3月龄及7月龄APP/PS1组脑内的表达均明显增多(P<0.05),且7月龄APP/PS1组脑内TRB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3月龄APP/PS1组(P<0.05)。 结论 TRB3在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表达增多,且TRB3表达水平的增多可能与AD的病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为了明确记忆相关基因KIBRA 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转基因动物模型中是否存在表达改变及及其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进而探讨KIBRA 如何参与Aβ诱导的神经元凋亡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免疫组织染色及免疫蛋白印迹的方法,观察在不同月龄APP/PS1 小鼠中是否存在KIBRA 的表达改变。其次,通过TUNEL 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在KIBRA 基因敲除小鼠中是否存在神经元凋亡。最后,我们使用CRISPR/CAS9 慢病毒及过表达慢病毒分别转染HT22 细胞,建立KIBRA 基因敲除和KIBRA 过表达细胞模型,进而探讨KIBRA 对Aβ诱导的神经元凋亡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结果:①KIBRA 在APP/PS1 转基因小鼠脑内特异性表达:选用9 月龄及12 月龄APP/PS1 小鼠作为AD 研究模型,通过KIBRA 免疫组织染色分析,无论整个海马,还是海马亚区CA1 区和CA3 区,9 月龄和12 月龄APP/PS1 小鼠KIBRA 阳性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12 月龄尤为显著(P<0.01,P<0.001)。免疫蛋白印迹结果同样证实12 月龄APP/PS1 小鼠海马区KIBRA 的表达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P<0.001)。随着月龄的增加,KIBRA在APP/PS1 转基因小鼠海马区的表达逐渐减少,提示KIBRA 在AD 小鼠海马区的特异性降低,与学习记忆障碍密切相关。②KIBRA 在神经元凋亡中的重要作用:通过TUNEL 荧光染色发现,与野生型小鼠相比,12 月龄APP/PS1 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比例明显增多(P<0.01,P<0.01)。4 月龄KIBRA 基因敲除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比例比野生型小鼠明显增加(P<0.05),提示KIBRA 在神经元凋亡的发生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③KIBRA 对Aβ诱导的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CCK8及免疫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与空病毒组相比,经1 μmol·L-1 的Aβ1-42 寡聚体处理后的KIBRA 敲除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1);凋亡相关蛋白(剪切的PARP、活化的caspase3)的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P<0.01)。KIBRA 过表达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优于空病毒组(P<0.05),凋亡相关蛋白较空病毒组显著减少(P<0.05),进一步提示KIBRA 参与抑制Aβ诱导的神经元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和存活。4. KIBRA 通过激活Akt 信号通路抑制Aβ诱导的神经元凋亡:本实验筛选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结果显示,在1 μmol·L-1 Aβ1-42 寡聚体处理1 min 后,KIBRA 敲除组Akt Ser473 位点磷酸化水平比空病毒组显著降低(P<0.05)。在Aβ1-42 寡聚体处理1 分钟后,KIBRA 过表达组Akt Ser473 位点磷酸化明显被激活,Akt Ser473 位点磷酸化水平比空病毒组显著增高(P<0.01)。此外,与Aβ1-42 寡聚体干预组相比,Akt 特异性抑制剂(MK2206)预处理组KIBRA 过表达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剪切的PARP 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KIBRA 通过激活Akt Ser473 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抑制Aβ诱导的神经元凋亡。结论:KIBRA 作为一种神经保护因子,通过激活Akt 信号通路抑制Aβ诱导的神经元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及存活,为AD 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外周血PMN与缺氧/复氧(H/R)血管内皮细胞粘附性,以及抗ICAM-1单抗对其的影响。方法:培养的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经(或不经)H/R和抗ICAM-1单抗处理后,分别加入脑梗死患者PMN并检测粘附率。结果:①ECV-304经H/R处理后与脑梗死患者PMN粘附率明显增高;②抗ICAM-1单抗可显著抑制脑梗死患者PMN与H/R ECV-304粘附。结论:①脑梗死患者PMN活化,H/R使血管内皮细胞与PMN粘附性进一步增强;②ICAM-1参与介导脑梗死后PMN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抗ICAM-1单抗可起部分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