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0篇 |
免费 | 51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4篇 |
内科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综合类 | 47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1篇 |
中国医学 | 2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0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目的 了解全国针灸病房住院患者的特色病症及区域分布特点,为针灸适宜病症的确立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病房临床流调表的形式,对2008年全国27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28所医院进行调查,采用EpiInfo软件3.5.1版的EpiMap功能制作全国针灸病症分布流行病学地图,以全国各区为单位对全年针灸病症分布进行EpiMap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共获得针灸病房适宜病症252种,获得全国六行政区针灸病房最常见的针灸适宜病症有25种,从全国六区针灸病房病症种类分布来看,华南、华中地区病症种类分布最为丰富为133种,西北地区为129种,华东地区为120种,西南地区为93种,华北地区为81种,病症种类相对较少的为东北地区,仅为35种.结论 各行政区病症种类数量分布不均衡,针灸优势病症系统聚集度高,应加大推广普及针灸适宜病症的应用. 相似文献
83.
84.
杜元灏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8,(3):185-188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一个民族要站在世界的前列,就一刻也离不开思维。”是否对学科发展战略具有理性的思维将决定着事业的未来。半个世纪的求索,几多风雨,针灸学科历经几代人的艰辛和努力,以石学敏院士为杰出代表的针灸学科团队,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学科发展思想,使针灸学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85.
[目的]筛选老年性痴呆(AD)异常表达基因,探讨其在AD病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小鼠15400点基因表达谱芯片,应用AD替代研究模型SAMP8,通过10月龄SAMP8与同月龄的正常对照SAMR1比较和与同品系正常年轻2月龄时的SAMP8比较,筛选出AD基因表达谱。[结果]筛选到痴呆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242个,衰老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234个。在两组中同时出现的基因,即为筛选到既与痴呆又与衰老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共110个。以上筛选到的差异表达基因均以下调表达为主,下调表达基因的数目几乎为上调的2倍。110中的22个基因功能已知:下调涉及突触囊泡释放,信号传导,细胞骨架,能量代谢;上调涉及细胞周期,离子通道,蛋白质合成,炎症反应等病生理功能。[结论]本研究所得到的“老年性痴呆表达基因谱”能从众多研究线索中发现一些规律,为今后减少研究的盲目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6.
针灸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临床研究文献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国内对针灸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研究状况.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网,获得1994年1月-2004年8月有关针灸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文献60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描述性研究占71.7%,试验性研究占28.3%,研究病种主要为突发性聋,治疗方法主要为耳针及体针,多数文献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疗效标准多为自拟,没有详述对结果的处理方法,1篇文献报告了不良反应.结论:针灸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尚属起步阶段,其疗效有待高质量试验进一步证买. 相似文献
87.
针刺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针剌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电子检索PubMed(1950-2008)、Ovid(1950-2008)、EBSCO(1973-2008)、Cohrance图书馆(2008年第2期)、CBM(1978-2006)、CNKI(1979-2008)、VIP(1989-2008)、万方数据库(1998-2008),手工检索中文针灸杂志及有关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收集针刺与牵引治疗CSR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采用RevMan4.2.8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1546例患者.8项研究均采用有效率为主要结局指标,Meta分析显示:针刺对照牵引具有显著性差异[RR=1.24,95%CI(1.16,1.32),P<0.00001];针刺牵引综合疗法对照牵引疗法也具有显著性差异[RR=1.10,95%CI(1.02,1.18),P=0.008];3项研究采用简化MPQ量表作为次要结局指标,VAS评分[WMD=1.53,95%CI(0.85,2.21),P<0.0001]和PPI评分[WMD=0.61,95%CI(0.50,0.71),P<0.00001]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治疗CSR是有效的,在有效率和改善疼痛方面对照牵引疗法具有一定优势;牵引疗法配合针刺,能够增强牵引的疗效.但因部分纳入文献质量较低,结论尚不确定,今后尚需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明针刺治疗CSR的疗效. 相似文献
88.
关于现代针灸临床病谱研究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针灸临床病谱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临床研究、专家问卷调查等。现代针灸临床病谱的研究方法,从科学意义上讲应该通过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及盲法的循证医学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针灸疗法在中国应用了几千年,从文献和专家论证角度对针灸病谱进行归纳和总结是有临床基础的。从目前看,现代针灸临床病谱的研究需要多种方法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89.
针刺治疗急性脑缺血的微箅管机制研究(Ⅰ):针刺对急性脑缺血模型鼠?…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研究以热阻凝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造成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动态检测了脑表面缺血微血管的自律运动振幅和频率,及局部知流量、速率,单位体积内运动的血细胞数,从微血管角度深入探讨了急性脑缺血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和针刺治疗机理。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究调神益智针联合灯盏生脉胶囊治疗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损伤及认知障碍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口服灯盏生脉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针刺。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NIHSS与MoCA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4%和99.2%,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下降、MoCA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与MoC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神益智针联合灯盏生脉胶囊能改善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