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0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的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方法:电子检索CBM、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广泛收集相关文献,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对1979~2008年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类型及方法学、一般情况、疾病诊断及纳入和排除标准、盲法、分配隐藏、样本量估算、疗效判定标准、随访、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符合标准的文献共38篇,其中真正随机对照试验仅4篇;半随机对照试验4篇;随机字样29篇;非随机对照试验l篇;运用盲法的6篇;采用诊断标准的有20篇;有疗效判定标准的34篇;有随访记录的1篇。没有分配隐藏的描述和样本量的估算。结论: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质量有待提高,目前迫切需要正确实施随机、隐藏及盲法、安慰荆对照、有公认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进行安全性评价、合理设计随访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2.
目的:从全新的角度阐释醒脑开窍法的取穴及针刺依据。方法:通过咨询创始醒脑开窍法的相关人员,结合查阅文献及理论推论阐释醒脑开窍法的取穴及针刺机理。结果:中医治病必求与本、天人相应等理论分别是醒脑开窍法取穴、针刺的主要依据。结论:醒脑开窍法从取穴到针刺手法再到施术过程中病人需要配合的体位,每一项因果关系都紧扣中医经典理论展开,是针灸学理论和临床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53.
女性生殖内分泌调节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进垂体前叶分泌两种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 (FSH)和黄体生成素 (LH) ,它们促进卵巢生成和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而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对下丘脑及垂体有关激素、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有关激素的合成、分泌、释放又有反馈性调节作用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这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相互作用使女性生殖内分泌保持相对稳定。近来研究表明 ,针灸治疗女性生殖内分泌失调所导致疾病的关键在于它能干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调…  相似文献   
54.
针刺组方影响SAMP10脑CaN mRNA特异性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不同的针刺配穴组方对快速老化小白鼠(SAMP10)脑钙调神经磷酸酶(Ca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α-32P-dCTP标记探针,Northern杂交法进行mRNA表达水平的半定量分析,分别以取穴水沟、内关的醒脑开窍法(针刺泻实组)和取穴肝俞、肾俞的滋补肝肾法(针刺补虚组)干预8月龄SAMP10(模型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aN mRNA表达水平下降.醒脑开窍法可提高CaN mRNA表达至接近正常水平(P<0.05),滋补肝肾法有升高其表达的趋势(P>0.05),提示醒脑开窍法优于滋补肝肾法.[结论]CaN mRNA表达水平低下可能是脑老化的机制之一,针刺能提高CaN mRNA表达水平,并具有组方配穴的特异性,提示醒脑开窍法可能是干预脑老化的潜在策略.  相似文献   
55.
水沟穴急救的中医理论依据和西医作用基础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救刺水沟\"的中医理论依据和西医作用基础。方法:通过分析水沟穴的穴名、定位以及其与周围经脉的关系归纳\"急救刺水沟\"的中医理论依据;通过局部解剖所见的形态学基础和针刺水沟的量-效关系分析水沟穴在治疗脑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作用基础。结果:水沟穴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神经、血管、经络的关系是其发挥\"急救刺水沟\"功能的基础。结论:水沟穴所处的重要位置是其发挥\"急救要穴\"功能的基础,但是合理的刺激方法、刺激时间和刺激强度与腧穴之间的合理搭配应用也是水沟穴发挥最大量-效关系必不可少的辅助因素,有必要深入研究并制定科学规范的\"急救刺水沟\"的适应症和手法量-效学标准。  相似文献   
56.
失眠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的睡眠障碍,主要特征是睡眠感不满意,属于中医学\"不得眠\"\"不寐\"范畴。传统多从心、肝、胆、脾、胃、肾论治该病,杜元灏教授认为脏腑机能失调,气血不和,阳不能入阴,阴不能涵阳,神不守舍而致失眠。重视\"脑为元神之腑\"的理论,且因督脉入络脑,夹脊穴为五脏六腑之气转输、流注之处,杜教授多强调从脑、督脉以及夹脊穴论治失眠,为针刺治疗失眠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7.
目的 了解近十年间人中穴在临床应用中的现状与价值。方法 通过搜索近十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gfang)、维普(VIP)三大国内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将含有“人中穴”或“水沟穴”文献进行纳入,通过导入文献管理软件进行手工筛选分类。结果 人中穴主要应用在神经系统疾病,集中在脑梗死及其后遗症、急性腰扭伤、面瘫、促醒、呃逆、抑郁等疾病。结论 近十年人中穴应用范围较为集中,优势病较为明显,其相关作用的部分机理已经被有效证实,但是其适应病种和手法量学仍然有进一步的拓展价值和研究潜力。  相似文献   
58.
对应取穴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取穴的规律性需要进一步的认识。笔者根据“巨刺”“缪刺”古代刺法,结合前人“圆运动”理论和对应取穴思路及个人临床经验,绘制对应取穴同心圆,形成四个同心圆(对应环):手-足-头(尾);腕-踝-颈;肘-膝-剑突;肩-髋-会阴。通过基于圆理论的对应取穴法可缩小取穴范围,提高穴位选择的目的性,并能拓展身体部位的对应治疗功能,为临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运用UPLC-Q-TOF/MS技术寻找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差异性生物标志物并研究针刺治疗基底节区ACI的重要途径。方法 筛选符合要求的基底节区ACI患者30例作为疾病组,收集患者治疗前血清样本,同时收集25例健康人血清样本作为健康组。对两组样本进行UPLC-Q-TOF/MS液质分析,随后筛选出作为基底节区ACI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同时将疾病组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针刺治疗,治疗2周后再次收集患者血清样本,与患者治疗前血清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上述生物标志物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 筛选出基底节区ACI差异性生物标志物7个,包括脯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焦谷氨酸、LysoPC、肌醇、苯丙氨酸。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周治疗结束后,对照组甲硫氨酸、焦谷氨酸、苯丙氨酸含量发生回调,观察组甲硫氨酸、色氨酸、焦谷氨酸、肌醇、苯丙氨酸含量发生回调(P<0.05,P<0.01),LysoPC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 基底节区ACI发生后氨基...  相似文献   
60.
沈潇婕  杜元灏 《天津中医药》2021,38(10):1356-1360
滞针术是指毫针刺入腧穴后,将针柄向同一个方向进行捻转,使针身与肌纤维相缠绕的一种使针感保持持续且强烈的行针手法。滞针术临床多用于痛症、急症、顽症的治疗,相比于常规针刺治疗,其具有操作简便、取穴少、针感强烈等优势。对滞针术的起源、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展望,以期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