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0篇
神经病学   1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分析文拉法辛缓释剂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治疗无效的抑郁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从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湖南省精神病医院及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2003-01/2005-06住院且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中,选择6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双盲对照研究的方法,随机分为2组,一组在原来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剂基础上合并锂盐治疗(加用锂盐对照组),一组改用文拉法辛缓释剂单一治疗(文拉法辛缓释剂单一治疗组),每组30例,分别在治疗后第2,4,6,8周末,由对患者不知情的主治医生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进行疗效评定,其中,汉密顿抑郁量表是通过其减分率来评价疗效,汉密顿抑郁量表减分率=(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100%。采用As-berg抗抑郁剂副反应量表评定两组的药物副反应情况。结果:60例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治疗无效的抑郁症均完成治疗,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文拉法辛缓释剂单一治疗组治疗后第2,4,6,8周末的汉密顿抑郁量表的减分率与加用锂盐对照组接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文拉法辛缓释剂单一治疗组治疗后第2,4,6,8周末的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的总体改善分值与加用锂盐对照组相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文拉法辛缓释剂单一治疗组在治疗后第6,8周末的Asberg抗抑郁剂副反应量表的总分显著低于加用锂盐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12±2.72),(5.02±3.56),t=9.51,P<0.05];[(4.06±2.23),(4.77±2.81),t=8.77,P<0.05]。结论: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剂治疗无效的抑郁症加用锂盐和改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效果相当,但采用单一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副反应较轻。文拉法辛缓释剂可以作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剂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有效和安全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广东省大学生希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成人性情希望量表和牛津幸福量表修订版对505名广东省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总体希望和主观幸福感得分分别为(22.09±2.94)和(42.01±10.55)分,男生在路径思维方面的得分高于女生(t=2.270,P=0.024),城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农村学生(t=2.202,P=0.028);大学生总体希望感、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与主观幸福感均呈线性相关(r=0.503、0.391和0.445,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联合起来能够预测主观幸福感25.2%的变异量。结论:提高希望感水平有助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3.
心理症状阳性者的初始沙盘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沙盘游戏为工具探讨心理症状阳性者的内心世界,总结心理症状阳性者的初始沙盘特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筛选出心理症状阳性的73名大学生为实验组,36名非阳性大学生为对照组,采用沙盘作品编码表对初始沙盘作品进行信息编码.结果:①在沙具的使用情况方面:心理症状阳性组武器类沙具的使用显著多于对照组,人物、建筑物、交通工具、植物、生活用品类沙具的使用显著少于对照组;②在沙盘作品描述性特征方面:心理症状阳性组在对沙的态度、有无蓝色露底、是否使用桥、自我感觉是否满意、自我像是否在其中、场景类型上与对照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③在沙盘主题特征方面:阳性组显著多出现混乱、空洞、分裂、限制、忽视、受伤、威胁、妨碍8个创伤主题,显著少出现整合、流动、深入、抚育、能量5个治愈主题.结论:心理症状阳性者在沙具使用情况、描述性特征、沙盘主题特征等维度有特征表现,初始沙盘具有临床心理评估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60例预实施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治疗屈光不正患者,术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心理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分 析。结果 症状自评量表中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值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社会支 持量表各因子与症状自评量表中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的分值均呈负相关;艾森克个性问卷中神经质与焦虑、抑郁、 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呈负相关,而内外倾、精神质和掩饰性因子与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无相关性。结论 激光术治疗 屈光不正对患者心理的影响主要以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为主,并与社会支持、神经质的个性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抗抑郁剂药物辅以针对性心理治疗技术对有儿童受虐史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对60例有儿童受虐史的抑郁症患者近似随机地分成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组和单用药物组,两组各30例,在治疗后1、2、4、6个月,评定两组的HAMD减分率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中的疗效改善分值,并根据HAMD减分率和CGI的疗效改善分值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单一药物组和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组在治疗后1、2、4月时,两组的HAMD减分率及CGI的总体改善分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技术组的HAMD减分率及CGI的总体改善分值均大于单一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内,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组与单纯的药物治疗组相比,并未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但远期效果好于单一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6.
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的人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的人格因素,为进一步干预家庭暴力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56例社区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和44例社区正常对照组用社会人口学指标、艾森克人格问卷、反社会人格症状问卷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有较低的教育水平,较多的嗜烟者和较多差的夫妻关系(P<0.05);研究组内外向、反社会人格障碍症状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有较多的低教育水平者和嗜烟者和一定的人格基础。  相似文献   
27.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主观幸福感及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主观幸福感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对284名大学生采用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1.76%的大学生对手机高度依赖,47.89%的大学生对手机中等程度依赖,50.35%的大学生无手机依赖行为;不同年级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生理反应维度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大一学生生理反应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和大四(P<0.05或0.01);幸福感指数量表评分与大学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起正向预测作用,个体主观幸福感对个体手机依赖行为起负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状况并不影响其手机依赖状况.  相似文献   
28.
抑郁症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和细胞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甲状腺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SIA)检测 5 8例抑郁症和 30名健康对照的血清游离T3、T4、TSH、IL 2、sIL 2R、IL 10、IL 12水平。结果 抑郁症患者组和对照组间血清T3、T4、TSH、IL 2、sIL 2R、IL 10、IL 12水平无明显差异 (P>0 .0 5 ) ;分型比较发现 ,双相组血清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T3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P <0 .0 5 ) ;单相组IL 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IL 2水平与T3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 单、双相抑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存在免疫或内分泌方面的异质性 ,双相抑郁存在甲状腺功能低下 ,单相抑郁存在由IL 2介导的免疫激活现象。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SARS危机中大学生求助方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用自编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版(EPQ-adult)调查长沙市297名大学生.结果 (1)"自购食用醋、板蓝根等消毒药品或物品"(求助2)和"顺其自然,不用求助"(求助1)的比例分别为42.8%、39.4%.非医学生在"求助亲朋好友"和"自购食用醋、板蓝根等消毒药品或物品"方式上明显多于医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分别为0.017,0.010).男生求助1明显多于女生,差异有显著性(P=0.000),而"求助亲朋好友"和求助2明显少于女生,差异有显著性(P分别为0.000,0.011).(2)人际关系敏感因子、EPQ-P、医学专业、认为预防有效和男性是求助2的明显影响因素(OR值、95%CI分别为1.928、1.177-3.160;0.956、0.930-0.983;0.567、0.339-0.949;0.413、0.238-0.717;0.356、0.213-0.597).男性、认为预防有效、强迫因子和恐慌是求助1的明显影响因素(OR值、95%CI分别为2.812、1.678-4.711;2.095、1.244-3.528;0.520、0.316-0.855;0.489、0.273-0.877).结论求助2和求助1是大学生的主要求助方式.他们的求助方式明显两极化同时,又呈多向态势,有专业和性别差异.引导学生求助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其个性、心理因素、专业背景等.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的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为进一步干预家庭暴力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56例社区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和44例社区正常对照组用社会支持量表和家庭功能问卷进行评定。结果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他们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过分保护养育方式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有较少的社会支持和较多家庭功能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