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 研究钢板螺钉固定中的钻孔类型对钉道微观结构和螺钉固定强度的影响。 方法 取8根防腐尸体股骨,每根股骨均布10个钻孔标记并随机分通孔、半通孔两组,钻取通孔、半通孔两种孔型并置入螺钉测试拔出力。两组螺钉置入深度一致,截取骨段量取两组孔型孔位的骨皮质厚度,最后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比较孔道骨组织微观结构。 结果 通孔、半通孔组的骨皮质厚度分别为(0.687±0.046)cm、(0.706±0.014)cm,两组间骨皮质厚度无统计学差异;通孔、半通孔组的螺钉拔出力分别为(3.495±0.345)kN、(4.008±0.548)kN,两组间的螺钉拔出力存在统计学差异;通孔、半通孔组钻孔出口侧外环骨板表面撕裂区的平均高度分别为(0.256±0.045)cm、(0.078±0.035)cm,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钢板螺钉固定钻取孔道时采用半通孔,螺钉置入深度不变,在满足与通孔同样的骨-螺钉接触面积的同时,因出口侧外环骨板破坏较轻,可提供更强的螺钉固定强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桃红四妙汤"干预血栓前状态指标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栓前体蛋白(TpP)、同型半胱氨酸(tHcy),降低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下肢血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患者60例,试验组(桃红四妙汤配合低分子肝素钙组)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组)各30例。检测术前1天、术后1天、7天及14天两组患者vWF、TpP、tHcy的数值变化。结果:术前1天、术后1天,两组患者vWF、TpP、t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两组患者的vWF、TpP、tHcy水平均较术前1天显著升高(P0.05)。术后7天,两组患者的vWF、Tp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vWF、Tp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4天,两组患者的vWF、TpP、tHcy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vWF、TpP、t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创伤可应激性升高vWF、TpP、tHcy;口服桃红四妙汤可有效降低患者vWF、TpP、tHcy指标,降低膝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锁定钢板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中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09年1月~2011年6月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Neer 3、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为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内固定组,n =35)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组(置换组,n =26).其中内固定组含Neer 3部分骨折23例,4部分骨折12例;置换组含Neer 3部分骨折5例,4部分骨折21例.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一次性住院费用,同时采用Neer评分标准从关节疼痛、活动、功能等方面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随访时间相仿,平均随访时间为20.5个月(12 ~36个月).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平均为(60±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00±10) ml,一次性住院费用平均为(37 940±3 500)元,Neer评分优良率为86.2%;置换组手术时间平均为(50 ±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50±20) ml,一次性住院费用平均为(38 850±4 800)元,Neer评分优良率为90.0%.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性住院费用以及术后随访Ne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费用相仿,术后均能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2种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筛选正确的适应证,对于年龄较轻同时可争取术中复位的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最佳选择;而对于骨折严重粉碎无法重建的肱骨近端骨折,尤其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人工肱骨头置换则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背景: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出现感染、假体松动、假体磨损断裂、骨溶解、复发性脱位等并发症的数量逐渐增多,最终导致行全髋关节翻修。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进行翻修的原因和治疗措施。 方法:对33例患者全髋关节翻修的原因、假体选择、骨缺损处理及康复进行分析研究。其中髋臼有21例行普通金属杯加内衬置换、8例行大头臼杯置换、4例行聚乙烯臼杯置换。股骨柄有15例行普通柄(11例应用骨水泥固定)置换、18例行加长柄置换(9例应用骨水泥、6例为组合型柄)。 结果与结论:33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翻修后随访24-60个月,平均随访36.5个月;翻修后伤口愈合良好,假体固定可靠,未再次出现感染脱位患者;髋关节功能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Harris评分:翻修前平均为37.1分,翻修后平均为91.3分。中短期临床随访结果示,若翻修手术指征正确,骨缺损处理得当,翻修假体选择正确,行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翻修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背景: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出现感染、假体松动、假体磨损断裂、骨溶解、复发性脱位等并发症的数量逐渐增多,最终导致行全髋关节翻修。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进行翻修的原因和治疗措施。 方法:对33例患者全髋关节翻修的原因、假体选择、骨缺损处理及康复进行分析研究。其中髋臼有21例行普通金属杯加内衬置换、8例行大头臼杯置换、4例行聚乙烯臼杯置换。股骨柄有15例行普通柄(11例应用骨水泥固定)置换、18例行加长柄置换(9例应用骨水泥、6例为组合型柄)。 结果与结论:33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翻修后随访24-60个月,平均随访36.5个月;翻修后伤口愈合良好,假体固定可靠,未再次出现感染脱位患者;髋关节功能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Harris评分:翻修前平均为37.1分,翻修后平均为91.3分。中短期临床随访结果示,若翻修手术指征正确,骨缺损处理得当,翻修假体选择正确,行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翻修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缝合固定并肱二头肌长头腱锚钉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60例,按照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0例,行单纯肩袖缝合固定;观察组30例,行肩袖缝合固定并肱二头肌长头腱锚钉固定。观察并分析两组术后临床疗效、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VAS、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VAS评分更低,Constant-Murley评分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袖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下肩袖缝合固定并肱二头肌长头腱锚钉固定可有效纠正关节损伤,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应激,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数控机床加工技术为下颈椎椎弓根螺钉个体化导向模板提供一种新的加工方法。 方法 取1具下颈椎标本(C3~7)进行CT扫描,在Mimics14.11中重建颈椎三维数字椎骨模型,依据三维椎骨模型在Geomagic studio12软件设计椎弓根导向模板,采用数控机床技术制造出金属材质的个体化导向模板,使用个体化导向模板辅助在下颈椎标本上置入椎弓根钉,根据术后CT数据评价椎弓根钉道位置。 结果 使用5个导向模板辅助钻削10个椎弓根钉道,术后CT扫描示所有钉道均位于椎弓根内。计算水平面绝对偏差值为(0.44±0.23)mm,矢状面为(0.37±0.20)mm,计算机模拟置入3.5 mm椎弓根螺钉置入椎弓根内,1级螺钉9枚,2级螺钉1枚。 结论 应用现代数字化技术,利用逆向工程原理设计并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制作椎弓根螺钉导向模板,操作简单,准确性高,为下颈椎椎弓根导向模板提供了一种全新、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红曲复方制剂对血脂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脂代谢紊乱法—预防性给受试样品,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受试物高剂量(0.47g/kg)、中剂量(0.23g/kg)、低剂量(0.12g/kg)3个剂量组,另设一个高脂模型对照组和一个基础饲料对照组。给大鼠连续灌胃30d后进行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各项指标测定,观察红曲复方制剂对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调节作用。结果红曲复方制剂各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低于高脂模型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脂模型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曲复方制剂有辅助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