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96篇
综合类   3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瘢痕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于防治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药物很多,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类药物包括去炎松-A、曲尼司特、异搏定、维甲酸类、腐胺、别嘌呤醇、抗感明、透明质酸、5-氟尿嘧啶等;二是多肽生长因子类,如干扰素;三是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232.
整形美容1非洲部落家族性瘢痕疙瘩的临床特征揭示不同表型的瘢痕疙瘩这是一个对包括非洲3个乡村部落家族性瘢痕疙瘩人群有关瘢痕疙瘩特征的研究资料。作者通过观察地区分布、病变形态特征等来分析是否各部落人群瘢痕疙瘩有特殊的  相似文献   
233.
整形美容 1第一例硅凝胶假体置入隆乳者47年随诊 PRS 2010,125(6):1649报道了全球首例用硅凝胶假体进行隆乳后随诊47年的资料,并附有照片一张。这是最先用硅凝胶假体隆乳的信息,也是至今随诊年限最长的一份资料。作者只以病例报告短文显示,没有详细的相关资料。现介绍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34.
整形美容 1题目:2 398例浅层吸脂术术后并发症分析 传统吸脂术是进行深层脂肪抽吸,因为此处脂肪组织较为苏松,易于吸出,塑形较好,也可避免瘢痕发生。从1983年Illouz报道浅层吸脂术后,浅层吸脂术(superficia lliposuction)开始流行,并且应用越来越多。而且肿胀麻醉技术、超声辅助吸脂技术也在浅层吸脂术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35.
整形美容1负压技术促进兔颅骨缺损骨质增生骨质增生是在生长因子调控下经过不同的生理过程缓慢进行的,这些过程包括:骨细胞的增殖、分化、血管生成等。缩短骨愈合在矫形外科临床是十分重要的。负压吸引技术在创伤修复的应用已非  相似文献   
236.
李荟元 《中国美容医学》2013,(11):1247-1248
整形美容1游离空肠瓣重建咽喉部切除后缺损:368例报告咽喉区因发生肿瘤等原因接受切除术后的缺损,修复难度很大。利用游离空肠瓣(jejunal free flap,JFF)重建咽喉部术后缺损,是Seidenberg于1957年首先报道的。并且认为此方法比其他术式更好。现代,采用管状筋膜游离瓣  相似文献   
237.
李荟元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7):1100-1100
整形美容1脉冲染料激光(PDL)治疗瘢痕疙瘩的分子机制的实验研究临床资料显示:脉冲染料激光(PDL)有抑制瘢痕疙瘩生长的作用。不过,对其产生抑制瘢痕疙瘩的作用机制并不清楚。  相似文献   
238.
整形美容 1 用肌皮瓣、筋膜皮瓣及穿支瓣治疗褥疮的并发症及复发率文献复习 褥疮的治疗对于整形外科医师来说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挑战。治疗褥疮有许多方法,其中,采用肌皮瓣、筋膜皮瓣或采用以血管穿支为蒂的组织瓣进行修复是常用技术。但有关这些方法对褥疮治疗的效果,还没有完全一致的评价。  相似文献   
239.
目的探索开放创面肉芽组织细胞培养的可能性,比较早、晚期肉芽组织中培养细胞成分的差别.方法用酶消化法对早(7天)、晚(17天)期开放创面的肉芽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并进行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开放创面早、晚期肉芽组织中的培养细胞成分有差异.[HT5”H〗结论开放创面的肉芽组织可以进行细胞培养,早期以成纤维细胞为主,晚期肌成纤维细胞较多.  相似文献   
240.
血管抑制因子METH1基因转染对兔耳瘢痕组织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管抑制因子METH1基因转染对兔耳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复制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用微循环显微镜检、瘢痕组织AgNOR染色、苦味酸一天狼星红染色等方法,观察基因重组血管抑制剂Ad-METH1对增生性瘢痕组织血管生成、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分布的影响.结果 Ad-METH1注射后30 d瘢痕组织血管生成明显减少,成纤维细胞增殖减弱、Ⅰ/Ⅲ型胶原比明显降低.结论 上皮化后早期血管抑制基因治疗可有效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