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4篇 |
内科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外科学 | 51篇 |
综合类 | 12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1篇 |
中国医学 | 18篇 |
肿瘤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目的]分析桃仁及苦杏仁提取液的高效液相表现并比较其毒性。[方法]将桃仁提取液、苦杏仁提取液及苦杏仁苷标准液作高效液相分析,并把豚鼠作为实验对象,以过敏反应为指标,观察它们的毒性作用。[结论]桃仁提取液及苦杏仁提取液均有苦杏仁苷标准液同样的高效液相表现,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同时还测定到它们的安全使用剂量。[结论]桃仁提取液与苦杏仁提取液均具一定毒性作用,桃仁提取液较轻。安全剂量下不表现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3.
病人:男性,76岁,2010年7月24日因结肠癌于我院治疗,查胃镜示:胃窦部溃疡;病理:黏膜慢性炎伴肠化生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当时怀疑为恶性,因病人有脑梗死,且患有冠心病并植入支架,考虑胃肠同时手术风险较大,故于2010年8月2日在全身麻醉下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乙状结肠盘状型腺癌Ⅱ级,肿瘤大小3.5cm×3cm×1.3cm,浸润肠壁全层,脉管及神经未见癌浸润.标本上、下切缘及另送切缘均未见癌浸润.肿瘤周围淋巴结均未见癌转移(01/9).近瘤及远瘤息肉状物分别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肿瘤组织免疫组化结果:ERCC1(-),MLH1(-),MSH2(-),PTEN(-),Survivin(-),TIMP(-),COX-2灶性,nm23(-).术后化疗6个疗程,方案为:奥沙利铂(乐沙定)200mg(dt)+卡培他滨(希罗达)2片,2次/d口服(d1~d14).并嘱病人随访,复查胃镜.2011年10月19日复查胃镜示:胃窦巨大隆起性病变;病理:胃窦黏膜慢性活动性炎,腺体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小区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遂入院治疗,查腹部CT提示:胃窦部占位性病变,与2010年7月27日CT片比较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p53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与结、直肠癌血道转移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79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53及VEGF的表达。结果 p53和VEGF表达与结、直肠癌静脉侵犯、血道转移密切相关(P<0.05),p53及VEGF阳性表达组血道转移发生率为66.7%,明显高于p53及VEGF阴性表达组和p53阳性表达、VEGF阴性表达组(P<0.01);p53及VEGF阴性表达病例中,无同时性或异时性血道转移发生。结论 结合分析p53肽VEGF表达状态,对预测结、直肠癌血道转移的发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5.
����θ���ܰͽ�ת�ƹ��ɼ�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61例有癌病人术后进行长期随访,对24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与137例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3、5年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 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静脉侵犯有关,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8%和80.5%,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后者分别为96.1%和92.4%。结论 术前或术中正确评估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态是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6.
大承气汤对急性重型胰腺炎大鼠血中可溶性粘附分子CD11a/CD1 8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认识大承气汤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机理。方法:采用胰管内逆行注入牛磺胆酸钠方法造成大鼠急性重型胰腺炎模型,造模后用大承气汤、生理盐水进行治疗,观察造模治疗后12h、14h动物血清中CD11a/CD18、淀粉酶及胰腺组织中TNF含量的变化和胰腺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应用大承气汤治疗组的大鼠血中的可溶性CD11a/CD18表达胰腺组织中的TNF含量、胰腺组织病理损害程度、胰酶血症的水平均较生理盐水治疗组明显下降或减轻。结论:认为大承气汤治疗急性重型胰腺炎的机理可能不仅在于其能促进胰酶的排出,还与其减少粘附分子CD11a/CD18的表达,减少胰腺组织中PMNs的浸润程度,进而减轻了胰腺组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超选择动脉溶栓联合支架取栓(联合组)与支架取栓(支架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适用性。方法收集2016-01—2017-03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AIS患者,联合组25例,支架组15例,观察2组NIHSS评分、GCS评分变化情况,脑血管再通情况、并发症情况、90d内病死率、90d后改良mRs评分。结果AIS患者行支架取栓治疗再通率达100%,行穿刺到血管再通时间联合组明显长于支架组(Z=-3.670,P=0.000),支架组术后第1天病情好转情况,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49,P=0.080),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16,P=0.129),联合组术后病情好转情况,G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49,P=0.005),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63,P=0.004)。2组术后7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2),90d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3),90d预后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1.00)。结论超选择动脉溶栓联合支架取栓与支架取栓均可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取栓对于治疗大动脉血管闭塞再通率高;短期内联合治疗相比支架取栓能够更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病情,但2组治疗方案长期预后情况无差异。 相似文献
58.
白及胶对体外培养兔胆管成纤维细胞形态及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白及胶对成纤维细胞形态及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日本大耳白兔胆管成纤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白及胶进行共同培养,在光镜下观察日本大耳白兔胆管成纤维细胞形态的改变,用MTT法比色法检测日本大耳白兔胆管成纤维细胞活性.结果 白及胶组成纤维细胞胞体较小,胞突少,多呈圆形,胞核较小.白及胶组0.1、1.0、10.0 mg/mL白及胶在作用72 h时成纤维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白及胶对日本大耳白兔胆管成纤维细胞形态的影响及白及胶对日本大耳白兔胆管成纤维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白及胶防治日本大耳白兔腹腔粘连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9.
60.
攻下药物对重型急性胰腺炎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重型胰腺炎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肺泡巨噬细胞计数、活性、分泌炎性细胞因子功能变化及药物对其影响。方法:制备大鼠重型胰腺炎模型,采取肺泡巨噬细胞做各项指标检测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模型组病理表现为明显的肺损伤,大承气汤治疗效果最显著。模型组肺泡巨噬细胞计数、活性、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各治疗组显著低于模型组( P< 0-01) ,善得定抑制巨噬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作用最强,大承气汤抑制巨噬细胞数量较显著。结论:肺泡巨噬细胞过度活化,过度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是重型急性胰腺炎急性肺损伤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药能控制过度的炎性反应状态,对受损伤的肺组织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